大快人心!這個侮辱慰安婦的網紅教主今天被封了

“你們覺得慰安婦可憐嗎?那你們想沒想過同時期的男人更慘,都被打死了,女人至少還能留下一條命。”

“女生只要你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各種好處就會源源不斷。”

大快人心!這個侮辱慰安婦的網紅教主今天被封了

如此大喇喇地談論“戰爭犧牲者”,已然令人大跌眼鏡,更讓人震碎三觀的是,這位所謂的情感教主ayawawa竟然將之作為論據,強化並兜售“女生具有性別優勢”的價值觀。5月22日,@微博管理員 發佈公告稱,對該賬號禁言禁被關注6個月。

Ayawawa是誰?一個號稱擁有300萬粉絲的情感教主,一位出版過《完美關係的秘密》、《聰明愛:別拿男人不拿動物》等多本愛情“實用指南”的初代網紅。或許你不知道她的“名號”,但一定或多或少聽過她的“理論”。

大快人心!這個侮辱慰安婦的網紅教主今天被封了

每一個女生都有自己的MV(mate value),分別是年齡、長相、身高、罩杯、體重、學歷、性格和家庭環境;與此同時,每個女生也有自己的PU(Paternity uncertainty),親子不確定性。

男人大致分三類:“剪刀”,是花心蘿蔔,泡妞達人,容易出軌,魅力大;“石頭”,是老實人,沒什麼錢,一輩子只對一個女人好;“布”,是擁有一定財富和社會地位的男人,喜歡同時養多個女人。

MV可以看做女孩的質量,PU可以看做女孩的價格,最受男人歡迎的組合是“高MV低PU”,“物美價廉人人喜”。


雲山霧罩的英文名詞,咋咋呼呼的學術術語,儼然一副愛情專家的即視感,但定睛一瞧,種種言論莫不是粗製濫造、似是而非、荒誕至極!

先來看看她的理論依據“進化心理學”。 這確是西方心理學的一個學派,主要觀點是兩性之所以存在差異是因為人們在過去面臨不同的繁殖困境。比如為了讓基因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男性會盡可能和多的女性交配,同時為了確保基因是自己的,會要求伴侶忠貞,等等諸如此類。但是它並沒有說,女性就應該偽裝自己的PU,降低自己的“親子不確定”啊?當然,更沒有如這位博主這般,將男女關係定為女性必須依附男性存在,女性在感情裡作不作、聽不聽話,決定了男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孩子為親生,是否能獲得幸福。

大快人心!這個侮辱慰安婦的網紅教主今天被封了

再來琢磨琢磨她所謂的“愛情方法論”。她將男男女女的外形優劣、財富多寡打分,而婚姻的終極目的是相互匹配、相互利用。作為女性的“人生導師”,她煞費苦心指導同胞善用“性別優勢”,掌握技巧,必要時可以犧牲獨立的事業與理想追求,然後取悅和滿足男性,從而得到異性艱難奮鬥的一切成果,成為“人生贏家”。那些所謂的“攻略”和“技巧”,實質就是教女性如何操縱男人、掌控男人。

顯然,這些價值觀的基礎,就如她這句“不把女性當商品,難道當贈品”,是將女人當成了物質。那麼男人就是“造物主”嗎?也不是。在她的理論中,他們更像等待女性捕獲的獵物。

一股子陳腐的糟粕味兒!儘管披上了現代西方社會科學的學術術語,好像在教導女性爭取自己的權益和地位,但與那些所謂的“女德大師”有什麼兩樣?

大快人心!這個侮辱慰安婦的網紅教主今天被封了

這些套路,與其他的“毒雞湯”也並無二致。這些年來,隔不多時就會出現一波犀利的“洞見者”或者“導師”。他們生造許多的概念和新詞,“假裝在生活”“隱形貧困人口”等等不一而足,熱衷炒作各種“鄙視鏈”,渲染社會“三六九等”,“辦公室厚黑學”“宮心計”等更是手上的香餑餑。

這些“垃圾價值觀”壞就壞在,看似是在指導迷途的人們,其實只是一門門生意。比如Ayawawa,到處告訴女性,為了男人可以犧牲自己的事業,揶揄“男貌女財”的配搭,但這麼多年來,自己倒是出書開講座忙得不亦樂乎,賺得盆滿缽滿。她沒有興趣討論什麼男權女權,不是要引導女性更好發展自我,而是讓女性“認清現實”,如某網友評判“如果規則是裹腳,那就裹得一雙好金蓮;如果規則是奴隸制,那就找個跟著他有肉吃的奴隸”。

大快人心!這個侮辱慰安婦的網紅教主今天被封了

當然,最壞的還是這些垃圾言論的炮製者。他們挑撥人們的焦慮或者挫敗感,同時利用普通大眾的知識漏洞,將一些觀點和概念“偷樑換柱”,將本來渴望解決問題、找尋出路的人們引向了更加無解的深淵。這些“歪嘴和尚”,滿腦子都想著變現,不僅挑戰著社會倫理的底線,更可能讓真正的科學無法抵達社會大眾。

著名的哲學家、女權主義者波伏娃曾寫過一段話: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不論在成年還是小時候,他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通常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現在我們輿論圈不正是這樣嗎?某些所謂的人生導師,不僅鼓勵女人“滑下去”耗盡力量,也試圖營造一個海市蜃樓愚弄社會的認知。

大快人心!這個侮辱慰安婦的網紅教主今天被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