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幫扶站」第152期:近期問題解答

【問題1】英特爾散片漲價了怎麼辦?

最近一週,英特爾第八代散片處理器價格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漲幅普遍在5%~10%。不少用戶為此慌了神,再這樣漲下去,是不是再過一段時間裝機成本會變得更高?

只能說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硬件產品主要的四大件包括CPU、內存、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常常都是一天一個價,漲漲跌跌非常正常,其中CPU價格的變動幅度往往最為明顯,一天跌幾十塊、漲幾十塊都是很正常、很常見的事情,過段時間價格就下來了。

【問題2】i3-8100打遊戲如何?

最近發現不少用戶潛意識裡面都覺得i3因為數字小,所以性能很弱。要知道,第八代i3已經是一顆四核心處理器,在基準性能上已經完全持平i5-7500,所以i5-7500能做的事情,i3-8100也可以完成,應對市面上所有的大型單機遊戲而言,i3-8100的性能也是夠用的。對於大部分家庭用戶來說,沒有必要強迫自己上i5-8400等處理器。

【問題3】性能強大、性價比又高的固態推薦啥?

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硬件價格的變動,我們也會一直改變我們的推薦方案。

眾所周知,這兩個月以來,固態硬盤的價格大幅下跌,原因很明顯,現在顆粒製造商3D NAND製造技術趨近於成熟,產量也有顯著提升。正是因為供應量的上漲,所以價格也就會相應下跌。

之前256GB的固態我們一般都喜歡推薦PM961(TLC/OEM店保),因為它便宜又好用。但是自從PM981(TLC/OEM店保)也推出256GB容量版本後,我們的推薦重點又轉移到了PM981的身上。現在,零售版的三星960EVO京東促銷價常常只要649元,本質上又是PM961的零售型號,帶三年保修,所以只要有促銷,我一般就會選擇它。PM981的零售版970EVO也已經開始銷售,價格是769元250GB,相對來說更貴,所以不推薦。

還有一款就是MLC顆粒的建興T10,240GB容量的官方報價也不過是639元,所以一通比較下來,還是建興T10最划算。但是單純論性能,PM961/960EVO/PM981/970EVO還是會略強一些,不過也感受不出來。同時,英特爾760P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問題4】MLC和TLC顆粒選擇哪個?

以前買固態,錢稍微多一點的或者有強迫症、對TLC認知有缺陷的用戶都會優先選擇MLC顆粒固態。總的說來,MLC顆粒成本高,但是具備壽命長的有點。但是話說回來,早年的TLC也不會像很多“假大神”瞎宣傳的那樣經不起多久的讀寫就會掛掉。早年的TLC固態日常家用8~10年也沒啥問題,更何況現在全都已經換成3D TLC技術。

現在市面上在售的TLC顆粒固態基本都是3D TLC產品,這類產品技術成熟、壽命較長、成本較低,所以深受廠商歡迎。現在廠商們只願意象徵性地推出幾款MLC顆粒的固態來滿足強迫症患者的需求。說實話,現在絕大部分的企業級固態都是用3D TLC顆粒的。

建興T10是MLC時代遺留的經典產品,也是目前市面上一線品牌中價位最低的MLC顆粒固態。T10的MLC顆粒來自東芝,但不是原廠,由群聯封裝,所以也是價格較低的原因所在。

未來的主流可以是TLC,所以除非你買T10,否則就變糾結什麼TLC\MLC的問題了。

【問題5】電源功率怎麼選擇?

關於電源功率的選擇一直以來也是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現在不僅僅“假大神”在瞎帶節奏,很多淘寶店家也在瞎帶節奏。

之前有個網友私聊我問,淘寶賣家告訴他,i5-8400+GTX1066用450W帶不了,需要550W電源,這就搞得我一臉懵逼。

常規的顯卡功耗希望大家自己心裡有點B數,像GTX1050/1050Ti這種節能顯卡,公版設計連外接供電都不需要,也就是說他們的極限功耗連75W都達不到,再加上CPU的幾十瓦需求(i3-8100大約50W,i5-8400大約60W,i7-8700大約70~80W)、其他硬盤(一般都是2W~8W一個)、風扇(一般3瓦一個),整臺機子總功耗差不多也就150W~180W的樣子,這種機子一般用250W的電源是剛剛好的,我一般推薦300W,其實已經預留了不少餘量,有些人非要在那裡喊不夠不夠不夠,要往上加加加加加。

GTX1060的功耗是120W,所以一般都需要一個單6PIN的額外供電接口,非公版可能在150W左右(需要單8PIN供電),所以七七八八一算,整臺機子功耗在200~250W左右,這時候用300~350W是非常合適的,我一般給1066的機子推薦電源不會小於400W,這也是已經預留了很多空間的,推薦450W電源的話,帶個GTX1070也沒有問題。沒必要還要加加加,非要加到500W以上才開心。除非錢多的花不完,那你隨便加。

GTX1070的TDP一般是150W,所以本質上用400~450W電源是肯定夠用的。GTX1070Ti/GTX1080的公版TDP是180W,超頻版的功耗可能會到220W以上,這類機子我們會推薦用500W左右的電源,但其實已經預留了很大的餘量空間。

因為會選擇高端顯卡的用戶一般也不會差什麼錢,所以我們都會“象徵性”地為這些人多加一些供電餘量,比如說明明550W就已經很足夠的8700K+GTX1080,給他加到650W以上他可能就會很開心,因為至少不會遇到那個傻子告訴他550W不夠,說我騙了他。像這一代的硅脂8700K處理器,我覺得選購價值真的奇低,想超頻本身也沒啥超頻潛力,一拉5GHZ發熱直接爆炸,散熱器要求也要提升好幾個層級,成本真的是幾何式的增長,真的不如買個8700,然後多出來的錢加到顯卡上划算。

【問題6】i5-8400/i7-8700裝到B360上不能睿頻?

NMSL,這樣欺騙消費者的店家你的良心不會痛嗎?只有上Z370主板才能穩定睿頻?這種SB建議看到一個打死一個。

除非是那種CPU供電縮水得不得了的幾個型號,才有可能遇到睿頻不穩的情況。一般的華擎、微星、技嘉、華碩等主板都不存在這種異常。

絕大部分H310主板也可以穩定最大睿頻,除了極少數供電很縮水的型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在下面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