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學歷都月入百萬了,讀書還有什麼用?

低學歷都月入百萬了,讀書還有什麼用?

01

鄰居家有個孩子叫小A,初中沒讀完便說自己無心學習,輟學混社會。

A本來是個憨厚老實的孩子,幾年的打拼之後,也帶上了些許世故的圓滑。

在同齡人還在高三的課堂為了一道函數題抓耳撓腮的時候,A已經穿著一身西裝梳著油頭四處談生意了。

出世打拼的A並沒有完全捨棄自己樸實誠懇的個性,他知道樸實是他的優勢,他把自己看上去油滑的一面隱藏起來,知道人前打交道什麼時候該顯現自己的憨厚,人後如何能保全自己的利益——這是幾年的“社會大學”教會他的寶貴經驗。

所以同齡人將將高考完,享受著青春離別傷痛的時候,A的生意已經小有所成。

那時的那些同齡人與A相比,顯得稚嫩無比,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樣子,卻在為自己考上大學而欣喜若狂。大多數孩子從沒有穿過皮鞋,從沒有為生意侃侃而談。

這個時候A已經開著剛剛提的車穿過街道,氣派的轎車引得鄰里伸長了脖子從窗戶向外看,家長們嘖嘖咋舌,嘴上嘟嘟囔囔唸叨著小小年紀都能自己買車,回頭往屋裡瞥一眼,自己剛剛高考完的孩子還看著閒書吸溜著麵條,一臉天真的傻笑著。

在一個平凡的小鎮子裡,那時的A活成了同齡人中的傳奇。

“讀書有什麼用,將來那些大學畢業的大學生,都是給A這種人打工的。”

低學歷都月入百萬了,讀書還有什麼用?

低學歷都月入百萬了,讀書還有什麼用?

02

大學四年,研究生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讀過一些書,見過一些人,從天真浮躁中漸漸沉澱下來。

讀的書越多,就越多的知道這個世界的秘密。會知道中外古今的故事和一些事物的運作機制,會思考哲學與人性,人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意義。雖然對社會沒有多麼透徹的瞭解,書本和知識卻構建了一個瑰麗的精神世界。

再回家,容貌也許沒有太大改變,但幾年的閱讀和學習已經讓一個人脫胎換骨,如果說幾年前那個吸溜著麵條的孩子精神是一片貧瘠待耕的土地,那麼現在雖沒有蒼松勁竹,也至少是繁花滿地。

A的生意做得更大了,幾輛小車,兩層的小別墅,家中大紅大紫裝修得富麗堂皇。他很早就娶了妻子,老婆年輕又漂亮,十幾歲便嫁給了他,生了兩個孩子。

同學聚會的時候,A帶著穿金戴銀濃妝豔抹的老婆前來參加,在素雅的餐廳裡顯得格格不入。兩人侃侃而談,最近又做了多大的生意,最近又買了什麼奢侈品。那麼多品牌的外文名稱,竟沒念對一個。

接下來的很多話都讓人很難接,只得含笑看著他。

“你學的是什麼?英語是嗎?英語有什麼難的,英語我也會,蘋果不就是apple嘛!”

“不知道你們這些高學歷的能不能找到工作,不然過來找我呀來我的廠子幹,工資一個月能給你開好幾千!”

這句話耳熟極了,時隔多年再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忽然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幾年前聽到這句話是贊同甚至有些許的羨豔。

如今再聽,心中只有莊子的那句話: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低學歷都月入百萬了,讀書還有什麼用?

有人常說,讀書有什麼用?

書讀得多也不一定能賺大錢,沒讀過書也能發大財。

如果你認為讀書只是為了賺錢,那麼你的書就真的白讀了。把讀書功利化,本身就是一種膚淺的理解,讀書當然跟發財不能劃上等號。說得情懷一些,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淨化靈魂,找回自己。

楊瀾說過的一段話: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

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在於哪裡?一個不讀書的女孩子,她也許就會把“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她的認知中這也許就是最好日子。並不是指責平凡的生活,平凡自有平凡的美,但是生活平凡,思想可以不平凡。

讀過書的女孩子,知道世界不僅僅有家長裡短,柴米油鹽。

世界平淡又綺麗,書本和知識就是其精粹之所在。

《基督山伯爵》告訴我們世界上並無所謂的快樂,也無所謂的痛苦。唯有兩種處境的比較罷了。唯有經歷過最大厄運磨難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所在。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

《1984》讓我們看見了,人不到覺悟的時候,就不會造反;他們不造反,他們就不會覺悟;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提醒著每一個人類,生物學上講我們也都是智人而已,比遠古智人從進化角度講沒有強到哪裡去,思維和思考才是我們從其他動物中脫穎而出的制勝關鍵;

《紅樓夢》是悲劇也不是悲劇,逝水東流無法避免,人心易變亦然,但總有人開始為自由去掙扎努力,就像賈寶玉一樣,總有人開始熱忱地對待這個世界,鄙夷薛寶釵冷面冷心,也總有人在失去一切的時候找到新的寄託;

小王子用執著與守護訴說著,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一個人可以很天真簡單的活下去,必是身邊無數人用更大的代價守護而來的。

這個世界的知識和道理有很多,社會可以教給你的,書本也可以,但是書本可以教給你的,社會不一定行。

低學歷都月入百萬了,讀書還有什麼用?

低學歷都月入百萬了,讀書還有什麼用?

04

所以讀書的好處究竟是什麼呢?

當我看到某個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時,我覺得應該是最貼切不過的解讀了。

他說:

“我在秦兵馬俑感嘆壯觀的時候,我聯想到史記之中對秦皇陵的記載:‘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當我在甲府參觀之時,想到的是武田信玄採用我國《孫子兵法》中'風林火山':‘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當我惆悵的坐在海邊的小船上,看到滿天繁星的時候,忽然感受到了:‘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當我到達馬賽的時候,我想起了《基督山伯爵》裡其被關押的的地方就是不遠的伊福島,遂登島參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裡看到東西,存在於我的心中;在現實中看到的,在我的眼睛裡;二者結合在一起,存在於我的腦海中,有一種奇妙的感動。”

至此對於讀書的意義相信已經不用再過多點破。

讀書的意義就在於:

當你看到金黃色落日將天水盡數然紅,幾隻水鳥略過留下黑色的剪影,

你的腦海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而不是:“臥槽,這麼多鳥,真好看,真他媽太好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