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軟件財務現金流量表附表編制要點

現金流量表附表編制要點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報告期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的各項目可以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結合管理需要進行不同形式的劃分。

現金流量表分為主表和附表(即補充資料)兩大部分。主表的各項目金額實際上就是每筆現金流入、流出的歸屬,而附表的各項目金額則是相應會計賬戶的當期發生額或期末與期初餘額的差額。附表是現金流量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筆者對現金流量表附表填列所進行的總結。

一般情況下,附表項目可以直接取相應會計賬戶的發生額或餘額,分述如下:

1.淨利潤,取利潤分配表“淨利潤”項目。

2.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3.固定資產折舊,取“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賬戶所屬的“折舊費”明細賬戶借方發生額。

4.無形資產攤銷,取“管理費用”等賬戶所屬“無形資產攤銷”明細賬戶借方發生額。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取“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賬戶所屬“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明細賬戶借方發生額。

6.待攤費用減少,取“待攤費用”賬戶的期初、期末餘額的差額。

7.預提費用增加,取“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期初餘額的差額。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取“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等賬戶所屬“處置固定資產淨收益”、“處置固定資產淨損失”、“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等明細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與貸方發生額的差額。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取“營業外支出”賬戶所屬“固定資產盤虧”明細賬戶借方發生額與“營業外收入”賬戶所屬“固定資產盤盈”貸方發生額的差額。

10.財務費用,取“財務費用”賬戶所屬“利息支出”明細賬戶借方發生額,不包括“利息收入”等其他明細賬戶發生額。

11.投資損失,取“投資收益”賬戶借方發生額,

12.遞延稅貸項,取“遞延稅款”賬戶期末、期初餘額的差額。

13.存貨的減少,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原材料”、“庫存商品”、“生產成本”等所有存貨賬戶的期初、期末餘額的差額。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等賬戶的期初、期末餘額的差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付款”等賬戶的期末、期初餘額的差額。

淨利潤:取利潤表淨利潤數(表間取數)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投資損失(減:收益)=投資收益

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餘額

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匯兌損益

一)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收帳款期初數-應收帳款期末數)

+(應收票據期初數應收票據期末數)

+(預收帳款期末數-預收帳款期初數)

-當期計提的壞帳準備

-支付的應收票據貼現利息

-庫存商品改變用途應支付的銷項額

±特殊調整事項

特殊調整事項的處理(不含三個帳戶內部轉帳業務),如果借: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貸方不是“收入及銷項稅額”則加上,如果:貸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借方不是“現金類”科目,則減去。

※①與收回壞帳無關

②客戶用商品抵債的進項稅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稅費返還=返還的(增值稅+消費費+營業稅+關稅+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等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除上述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

+存貨期末價值-存貨期初價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付帳款期初數-應付帳款期末數)

+(應付票據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

+(預付帳款期末數-預付帳款期初數)

+庫存商品改變用途價值(如工程領用)

+庫存商品盤虧損失

-當期列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的工資及福利費

-當期列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的折舊費和攤銷的大修理費

-庫存商品增加額中包含的分配進入的製造費用、生產工人工資

±特殊調整事項

特殊調整事項的處理,如果借:應付帳款、應付票據、預付帳款等(存貸類),貸方不是“現金類”科目,則減去,如果貸:應付帳款數、應付票據、預付帳款等,借方不是“銷售成本或進項稅”科目,則加上。

5、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的工資,福利費

+(應付工資期初數-期末數)+(應付福利費期初數-期末數)

附:當存在“在建工程”人員的工資、福利費時,注意期初、期末及計提數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況,按下式計算考慮計算關係。

本期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工資

=(期初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數)

+(計提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計提數)

-(期末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數)

當題目只給出本期列入生產成本的工資及福利,期初無在建工程的工資及福利時,公式為: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的工資、福利費

+(應付工資、應福利費期初數-期末數)

-(應付工資及福利費在建工程期初數-應付工資及福利費中在建工程期末數)

※6、支付的各項稅費(不包括耕地佔用稅及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

=所得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應交稅金(增值稅-已交稅金)

+消費費+營業稅

+關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

+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剔除各項因素後的費用+罰款支出+保險費等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8、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不包括長期債權投資收回的利息)

=短期投資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廣告內容,已被刪除)、到期收回)

+長期股權投資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廣告內容,已被刪除)、到期收回)

+長期債券投資收到的本金

※9、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

=長期股權投資及長期債券投資收到的現金股利及利息

※10、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到的現金

=收到的現金-相關費用的淨額

(包括災害造成固定資產及長期資產損失收到的保險賠償)

(如為負數,在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

11、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收到購買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及上述投資活動項目以外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

※12、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按實際辦理該項事項支付的現金

(不包括固定資產借款利息資本化及融資租賃租賃費,其在籌資活動中反映)

※13、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本期(短期股票投資+短期債券投資+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券投資)及手續費、佣金

14、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購買時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

+購買時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及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5、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發行股票債券收到的現金

-支付的佣金等發行費用

不能減去支付的審計、諮詢費用,其在“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中反映。

※16、借款所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收到的現金

※17、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除上述各項籌資活動以外的其他與籌資活動相關的現

(如現金捐贈)

※18、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償還借款本金+債券本金

※19、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支付的(現金股利+利潤+借款利息+債券利息)

20、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現金

=除上述籌資活動支付的現金以外的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流出(如捐贈現金支出、融資租賃租賃費)

一、現金流量表主表項目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收帳款期初數-應收帳款期末數) +(應收票據期初數應收票據期末數) +(預收帳款期末數-預收帳款期初數) -當期計提的壞帳準備 -支付的應收票據貼現利息 -庫存商品改變用途應支付的銷項額 ±特殊調整事項特殊調整事項的處理(不含三個帳戶內部轉帳業務),如果借: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貸方不是“收入及銷項稅額”則加上,如果:貸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收帳款等,借方不是“現金類”科目,則減去。

※①與收回壞帳無關 ②客戶用商品抵債的進項稅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稅費返還=返還的(增值稅+消費費+營業稅+關稅+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等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除上述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 +存貨期末價值-存貨期初價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付帳款期初數-應付帳款期末數) +(應付票據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 +(預付帳款期末數-預付帳款期初數) +庫存商品改變用途價值(如工程領用) +庫存商品盤虧損失 -當期列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的工資及福利費 -當期列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的折舊費和攤銷的大修理費 -庫存商品增加額中包含的分配進入的製造費用、生產工人工資 ±特殊調整事項特殊調整事項的處理,如果借:應付帳款、應付票據、預付帳款等(存貸類),貸方不是“現金類”科目,則減去,如果貸:應付帳款數、應付票據、預付帳款等,借方不是“銷售成本或進項稅”科目,則加上。

5、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的工資,福利費 +(應付工資期初數-期末數)+(應付福利費期初數-期末數)附:當存在“在建工程”人員的工資、福利費時,注意期初、期末及計提數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況,按下式計算考慮計算關係。本期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工資 =(期初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數) +(計提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計提數) -(期末總額-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數)當題目只給出本期列入生產成本的工資及福利,期初無在建工程的工資及福利時,公式為: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的工資、福利費 +(應付工資、應福利費期初數-期末數) -(應付工資及福利費在建工程期初數-應付工資及福利費中在建工程期末數)

6、支付的各項稅費(不包括耕地佔用稅及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 =所得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應交稅金(增值稅-已交稅金) +消費費+營業稅 +關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 +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剔除各項因素後的費用+罰款支出+保險費等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8、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不包括長期債權投資收回的利息) =短期投資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廣告內容,已被刪除)、到期收回) +長期股權投資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廣告內容,已被刪除)、到期收回) +長期債券投資收到的本金

現金流量表編制(經典總結)(二)2006-10-11 11:8

頁面功能 【字體:大 中 小】【打印】【關閉】

9、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 =長期股權投資及長期債券投資收到的現金股利及利息 10、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到的現金 =收到的現金-相關費用的淨額(包括災害造成固定資產及長期資產損失收到的保險賠償)(如為負數,在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 11、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收到購買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及上述投資活動項目以外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 12、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按實際辦理該項事項支付的現金(不包括固定資產借款利息資本化及融資租賃租賃費,其在籌資活動中反映) 13、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本期(短期股票投資+短期債券投資+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券投資)及手續費、佣金 14、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購買時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 +購買時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及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5、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發行股票債券收到的現金 -支付的佣金等發行費用不能減去支付的審計、諮詢費用,其在“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中反映。 16、借款所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收到的現金 17、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除上述各項籌資活動以外的其他與籌資活動相關的現(如現金捐贈) 18、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償還借款本金+債券本金 19、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支付的(現金股利+利潤+借款利息+債券利息) 20、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現金 =除上述籌資活動支付的現金以外的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如捐贈現金支出、融資租賃租賃費)

二、實例解析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的編制

(一)基本原理 或許你不知道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加加減減是基於何種理由,這使得你不得不花很多時間去死背,但苦於項目太多,增減複雜,結果是越背越糊塗,仔細看看這篇解析,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將有助於你在短時間內掌握補充資料的編制方法。這印證那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1、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假設企業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他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借:管理費用1000、貸:存貨跌價準備1000 顯然,企業的淨利潤=0-1000=-1000元。由於上述分錄並未涉及任何現金資產,所以企業並未發生任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即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0元。 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及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之間的關係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0)=淨利潤(-1000)+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1000)企業也可能因資產價值回升而相應地結轉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而結轉資產減值準備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淨利潤的影響相反,所以,對於轉銷的資產減值準備,應作為減項調整,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轉銷的資產減值準備

2、固定資產折舊假設企業行政部門計提固定資產折舊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他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1000 貸:累計折舊1000 顯然,企業的淨利潤=-1000元,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及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之間的關係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0)=淨利潤(-1000)+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1000)由於期初的累計折舊不影響當期的淨利潤,所以在編制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時,固定資產折舊項目應按當期實際計提數填列。

3、無形資產攤銷假設企業攤銷無形資產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他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1000 貸:無形資產1000 顯然,企業的淨利潤=-1000元,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0元。由此可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及無形資產攤銷之間的關係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0)=淨利潤(-1000)+無形資產攤銷(1000)同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及長期待攤費用攤銷之間的關係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4、待攤費用減少(減:增加)假設企業新增一筆待攤費用5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他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待攤費用5000 貸:銀行存款5000 顯然,企業的淨利潤=0,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5000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及待攤費用的增加的關係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5000)=淨利潤(0)-待攤費用的增加(5000)又假設企業僅攤銷待攤費用1000元,此外未發生任何其他經濟業務。則企業應做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1000 貸:待攤費用1000 顯然,企業的淨利潤=-1000,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0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及待攤費用的減少的關係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0)=淨利潤(-1000)+待攤費用的減少(1000)若上述兩種情形同時存在,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淨利潤、待攤費用減少及待攤費用增加間的關係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5000)=淨利潤(-1000)+待攤費用減少(1000)-待攤費用增加(5000)=淨利潤(-1000)-待攤費用淨增加(4000)由此可見,待攤費用減少(減:增加)是指待攤費用淨減少(減:淨增加),一般情況可以通過該項目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數與期初數相抵減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