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時代政府“管”什麼?市長今天這樣解讀

新經濟時代,無論是城市經濟還是市場投資領域,獨角獸都是熱點。

發展新經濟需要哪些營商環境?培育獨角獸如何增強技術創新?

今日,2018全球獨角獸企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作為會議的重要環節,“市長會客廳”今日下午持續了約50分鐘。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與4位獨角獸企業家,就成都新經濟基因、營商環境、獨角獸培育等話題同臺暢談。

新经济时代政府“管”什么?市长今天这样解读

5月19日,2018全球獨角獸企業高峰論壇“市長會客廳”現場。

01

談新經濟基因:

獨角獸必須要有“一體兩翼”

羅強解讀了成都發展新經濟的優勢——

從都江堰水利工程到文翁石室,再到中國第一張紙幣交子和第一張股票都誕生於成都,這說明“成都有創新基因”。


成都去年實現GDP1.39萬億,增長8.1%,電子信息、汽車、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基礎良好,這些構成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


成都在全國最早成立了新經濟委,出臺支持新經濟發展政策,還打造了系列支撐平臺。在生活性服務業上,成都也有非常強的優勢。

新经济时代政府“管”什么?市长今天这样解读

幾天前,成都市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暨雙百工程正式啟動。

“互聯網上有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這個我覺得說對了一半,飛起來後,沒有翅膀要栽下來。”在羅強看來,有人才基礎,才使發展新經濟、培育獨角獸成為可能。

我理解獨角獸必須要有‘一體兩翼’。”羅強說,“一體”是指領軍人才;“兩翼”一是要有領先的科技應用能力,二是要有適合市場的獨創的商業模式。“只有這樣具有兩個翅膀才能夠展翅飛翔,否則光簡單的飛起來是遠遠不夠的。”

企業家們則從自身角度,談到了成都的吸引力。

“為什麼ETCP一定要到成都來?一年半以前,我們到成都小試牛刀了一下。”ETCP集團董事長譚龍說,成都是機動車保有量第二的城市,加上成都招商引資、人才吸引的政策,“我相信成都的人口、汽車數量會持續攀升,我們必須要在成都。”

醫渡雲聯合創始人張實表示,成都是天府之國,醫療資源豐富,希望能通過對醫療數據的集成、挖掘、利用,把成都人的幸福生活帶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今日頭條智庫執行院長袁祥表示,今日頭條將內容質量中心放在成都,已經開始建設,“現在1000人左右。我們把這個重要佈局放在這邊,也是基於對成都的流量經濟和新經濟發展的充分認識。”

在嘉楠耘智董事長孔劍平看來,成都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眾多,他建議成都深耕這兩個板塊,“成都有能力對標全球領先城市。”

02

談營商環境:

根據新經濟特點“放管服”

第二個話題是成都的營商環境。

培育和發展新經濟有兩個渠道,一是培育自己的企業,二是從外面招引。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做什麼?羅強表示,政府最重要的是營造環境,“放管服,放什麼?能夠放的儘量放,節省綜合成本。”

羅強特別對新經濟時代的“管”做出解讀——

要根據新經濟特點,不能簡單按照過去“管”,要出臺審慎和包容性的監管,變事前劃線到事中提醒和事後監管。

他以網約車進入成都舉例,“不能拿原來的條法管理,為什麼?新經濟在成長過程中,實實在在整合了全社會資源,同時鼓勵綠色低碳出行。因此成都率先出臺了網約車管理意見和共享單車鼓勵支持意見。”

新经济时代政府“管”什么?市长今天这样解读

2017年3月3日,成都市交委正式發佈《成都市關於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

除此之外,成都還有科技專利先確權後轉讓、知識產權法庭、網絡理政等領先舉措。“總之就是通過放管服,實實在在地改革,來為整個新經濟企業的成長和發育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城市營商環境的優劣,企業家的感受最為真切。

譚龍就提到了自己到成都辦事的感受。“我第一次到成都來,一個上午時間見了四個相關部門負責人,我很驚訝政府效率這麼高。我們在成都金牛區有兩個管理的集團公司,註冊落戶的過程中一路綠燈。新能源公司業務開拓期間,有一次月底了,我說能不能特事特辦,趕緊註冊完,結果真的辦到了,過程合法合規。”

聽了譚龍的話,祝華新笑著透露了一個細節,“羅強是市長,也是‘群主’。羅市長建了兩個群,一個叫‘蓉城縴夫’,一個叫‘蓉城挑夫’,企業有什麼訴求,他會立即截屏,發給相關部門的領導幹部,通過網絡督促很快落實,所以成都有一個非常好的企業營商環境。”

03

談獨角獸培育:

成都待獨角獸如熊貓

“商業模式創新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根本,成都在技術創新、源頭供給、科研體制改革、知識產權保障等領域,還有什麼新思路來增強經濟增長的技術含量?”第三個話題,是關於獨角獸培育裡的技術創新。

羅強介紹,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成都儘可能給企業提供最高效、最便宜的應用場景和模式,“成都待獨角獸如熊貓,不斷供給‘竹子’,前不久我們開放了政府數據平臺,現在已經開放了29個部門的數據,有1560萬條數據,大家都可以用。這些都是我們互聯網企業最需要的東西。”

新经济时代政府“管”什么?市长今天这样解读

成都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

羅強說,通過這些舉措,來進一步營造優良的環境,支持新經濟發展,培育獨角獸企業壯大。

羅強表示,新經濟發展、獨角獸成長中,除了商業模式創新,更應該注重另一個翅膀——一定要有科技含量,“如果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沒有引領性科技項目,一些商業模式很快會被別人複製。”而成都正是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排行榜、與高校共建經濟圈、幫扶科技企業等模式,引導科技成果轉化,幫助企業擁有核心技術。

“創新其實是兩類,一種是微創新,一種是顛覆式創新。”在孔劍平看來,企業創新需要三個方面,除了團隊深入產品和市場競爭,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包容的市場環境,“即使第一批大部分企業都創業失敗,只要人和團隊在,還是能夠創造出很多新的優秀項目,成為新的獨角獸。”

“聽了市長的話,我特別激動,政府能想到這些,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包括確權管理,創新就沒有後顧之憂,企業沒有道理不創新。”張實以數據安全舉例,說明了政府引導和監管的重要性,“數據企業犯錯成本很高,我們投入了近8億,一旦出了問題,所有的投入都會打水漂,所以每天不但要保持創新心態,還必須注重市場管理和管束。”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