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我梦中的“东方巴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在我心目中,哈尔滨是一个好地方。

看革命回忆录和民国时代书籍,哈尔滨可以说是北方最洋气的城市,那时“南有上海,北有哈尔滨”;那时哈尔滨外国人云集,不是游客,而是生活在那里,俄罗斯人、犹太人、乌克兰人……各国货物云集,各种生活方式绽放。一个国际型都会城市赫然远东,东北亚的“九省通衢”。

哈尔滨,我梦中的“东方巴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那时一些地下党人或者文化学者,想去莫斯科或者巴黎,就要先到哈尔滨,与俄国人和犹太人有各种交集,然后疏通国际关系,再乘火车去往世界各地。

可是近几十年,哈尔滨的影响力好像慢慢减弱。近年来大家一直讨论东北经济为什么上不去,哈尔滨也在其中。但哈尔滨跟东北其他的地方不完全一样,哈尔滨有自己的特点,东北是经济衰退,而哈尔滨是文化上的黯淡。

说说哈尔滨的黯淡吧。气候等原因就不说了,这在东北有共性影响,肯定不是东北及哈尔滨各方面衰退的决定性因素,同纬度的北欧,以及加拿大、美国北部等都是世界经济的高点和文化上的亮点,这点成不了哈市的托词。

周边国家经济不咋地,或许能成为原因。外蒙古、北朝鲜就不说它了,俄罗斯经济也不怎么样,远起不到激励和榜样的作用……但要看怎么利用俄罗斯的文化影响力了,后面要说。

大家反映最多的是东北文化的一些弱点带给哈尔滨的拖累,如窝冬习俗、较懒散、规则意识较缺乏、爱搞关系、一些人爱忽悠、民风较彪悍、不顺从、耐性不足等,这些肯定都是哈市逃不掉的“硬原因”。但人们没有看到哈尔滨人的一些优点: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一般外形较周正、表达能力强、义气盛(敢见义勇为)、有服从权威的意识……这些优点如果加以引导和利用,应该能够发展出独特的哈尔滨经济文化。

哈尔滨,我梦中的“东方巴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前面说了,哈尔滨是我等许多人梦中的“洋气”,那时她是北方第一城。在俄国人(白俄)眼中,她是旖旎的远东故乡,在犹太人眼中,她是东方迦南地。甚至日本侵略者眼里,哈尔滨也是他们本土没有一个城市赶得上的远东珍珠——虽然关东军司令部设在了长春,只因是满洲国在那里,其实看重的还是哈尔滨。

哈尔滨,我梦中的“东方巴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30年前哈尔滨在中国绝对是前五的大城市; 80年前哈尔滨在远东的影响力就不用说了。那时的俄国(苏联)对哈尔滨不是起促退作用,而是大大携促,助力有加。为什么那时候能,而现在却不见其有利影响呢?

那时候的哈尔滨虚怀若谷,敞开臂膀欢迎各国优秀文化: 俄罗斯文化、犹太文化,还有一点德国文化。俄国侨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就大量进入哈尔滨,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和人文理念,奠定了哈尔滨城市风格的基础,再加上后来犹太人的大量涌入,使哈尔滨成为一个非常洋化的城市,甚至在中国是最洋化的,被冠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侨民往来,繁忙之地,有点瑞士苏黎世那种国际意味。

哈尔滨,我梦中的“东方巴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可惜好时光有点短暂! 后来没有发扬这种文化上优势,却反其道而行之,弄什么乡屯文化(黑土地文化)、大炕文化(雪乡之类),二人转文化……跟哈尔滨的基调一点不搭,东北有那么多地方可以继承这类东西,哈尔滨就算了吧,腾出哈尔滨干大事,干洋文化多好!

小孩子时我心目中,哈尔滨是一个挺高大上的洋味城市,现在国人眼里,哈尔滨蛮土的,甚至有人说碴子味儿,这反差够大的。

所以斗胆给哈尔滨出一个点子:哈尔滨如果想重振声威,现在要做的是,发扬“洋化”传统,重塑高尚品牌,恢复国际地位……

哈尔滨,我梦中的“东方巴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