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在《昆池巖》和《寂靜之地》的兩連擊之後,我們還能相信恐怖片的“爆款”嗎?最近熱度極高的《負重前行》,讓我一個月內第三次問自己這個問題。

五年前《負重前行》7分鐘的短片的確足夠驚豔,但是改成105分鐘的長片,就是另一回事了。

父愛這個概念依然做得很足,但是如果要說這片是能夠比肩《釜山行》的喪屍片,對不起,死活我都不能同意。在我看來,它可能連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喪屍片都算不上。

但是這已經是一個月裡的第3次,又一“爆款”的誕生。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五年前,有一部澳洲短片出人意料地在網上爆紅,它叫《負重前行》(Cargo)。

僅用時7分鐘,《負重前行》便將各路觀眾感動得稀里嘩啦。更厲害的是,它甚至連對白都沒有。

豆瓣評分高達8.7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它的另一個譯名《父愛無僵》更能體現它動人的特點。

影片利用沒有對白的特色很好地貼合了父愛的深沉無言。

這個短片為什麼能爆紅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精彩的小故事。

某次車禍現場,父親從昏迷中清醒,身邊是變成喪屍的妻子,後排車座傳來嬰兒的啼哭。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一組高效的鏡頭交代了故事背景和全部人物,接下來就看這個奶爸如何帶娃求生了。

然而這還沒完,另一個鏡頭的出現讓影片悲壯度上升到絕望——

父親也感染了不治的喪屍病毒,生命進入倒計時的他必須與時間和喪屍賽跑(還好這裡的喪屍不會跑)將孩子託付給他人收養。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父親的求生之路更加緊張刺激,他要牢記感染時間推算何時屍變,又要查看地圖尋求援助,還要隱藏起來不變成喪屍的盤中餐。

以上展現的喪屍世界生存技能並不是最大挑戰。

最艱鉅最殘酷又最危險的挑戰當然就是

......

哄孩子開心。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一邊是父親略顯笨拙地關愛孩子,另一邊時間無情地消逝。

接下來觀眾見到全片最感人的一幕:

即使父親變成沒有思考的行屍走肉,愛子心切的他死後依舊揹負著孩子尋找生存的希望。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隨著一聲槍響,父親從肉體到靈魂都離開了世界,同時,孩子也找到繼續活下去的依靠。

雖然父親沒有母親的細膩溫柔,但笨拙努力的他依舊是每個人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可以說,

溫情和催淚,是這部短片的核心要素

這麼動人的電影,不拍成長片豈不是可惜?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主演換成了大眾更熟悉的馬丁·弗瑞曼,弗瑞曼身上的小男人氣質,極其適合演繹一個平凡而偉大的父親角色。

影片仍然存在難點,105分鐘的片長相比短片版多出了近100分鐘,幾乎就是一部全新的電影。除了保留短片的精髓外還需要擴充許多內容。

好在《負重前行》所屬的喪屍片這個類型是個豐富的礦藏,有足夠的概念使得影片變得更長更好看。

首先長片版將短片故事的前因講了出來。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喪屍病毒爆發後,主角一家三口劫後餘生享受著清苦的生活。

片中還加入不少細節,比如河中會漂流著政府發放的救濟空投急救包。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補充了短片中沒有介紹的喪屍病毒的症狀和發病期,也從一方面給這個物資匱乏的社會增添的荒涼感。

即便如此,生活還是要苦中作樂的。

結婚紀念那天,父親進入一艘廢棄的帆船中搜刮到三個月的口糧,與瑞秋·麥克亞當斯&麥當娜合體臉的母親秀了一波恩愛。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看電影的經驗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在類型片中做出其他類型片的騷操作。

愛情固然美好,可喪屍片不吃這套。

《活死人之夜》全滅崩壞結局;《活死人黎明》男主為女主擋咬;《恐怖星球》的美好結局也只是給女主留下一個遺腹子......

於是,當母親投桃報李為父親尋找愛的小禮物時,帆船中竟(guo)然出現了喪屍(雖然連個正臉都沒給)。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就這樣,“瑞秋·麥克麥當娜”的故事線與短片完美銜接了。

然而這些情節依舊不足以承載一部長片的時長,為此導演又加入的其他故事線,像《行屍走肉》一樣開始在末世中探索人性的光明與黑暗。

其中包括毒雞湯鄰里線。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天然氣公司屌絲逆襲女神線。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還有很政治正確的澳洲土著神棍線。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有句老話,一寸長則一寸強。

《負重前行》長片版增加那麼多的內容效果會不會也更好呢?

評分顯示,並不是這樣。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豆瓣評分7.2,IMDb評分6.4,都不及短片優秀。

顯然,增加的內容沒有轉化成《負重前行》的優勢,反而成為負擔。

首先僅代表個人觀點吐槽一下馬丁·弗瑞曼和片名。

《負重前行》英文名是Cargo,馬丁·弗瑞曼出演的神劇《冰血暴》叫Fargo。同樣的小男人,同樣的死老婆......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我總擔心他會在Cargo中重演Fargo的錘爆老婆腦袋。

橫看成嶺側成峰,或許,是否,maybe,馬丁·弗瑞曼的戲路有點太侷限了?

另外《負重前行》的喪屍題材也侷限了長片的發揮。

現代喪屍片源自1968年喬治·A·羅梅羅執導的《活死人之夜》,當時的行屍走肉和喪心病狂的全滅結局影射的是大時代背景下對冷戰的核恐懼。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喪屍片教父在1978年的《活死人黎明》將這個恐怖片亞類型電影推向巔峰,活死人三部曲都沒完結,雄心勃勃的《喪屍出籠》就已經被市場拋棄,因為這個類型基本大同小異。

時代天翻地覆,老爺子重拾新活死人三部曲已是2005年,他為喪屍片加入的情感和人文關懷。

此時的喪屍片是《驚變28天》裡喪屍以劉翔110米欄一樣的速度衝刺;是《殭屍肖恩》對其類型的解構和緬懷;是《行屍走肉》的人性陰暗面挖掘。

喪屍片早就不是那個喪屍片,因為喪屍只是一種情感的載體,而情感都是會變的。

短片結局父親偊偊而步背上扶著無助的孩子,《負重前行》裝載的是父愛。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而長片中卻裝載太多的東西使得內容不純粹,後背上多了一個人不說,感覺導演就差把自己的澳洲夢也放上去了。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太多的內容只會變成負擔

關於父愛的感動被其他冗長的內容消磨掉了,唯有看到爛番茄的評價有些感慨。

又一個“爆款”,你看了嗎?

“也許我能給出的最高評價就是,我認為喬治·A·羅梅羅也會喜歡這部電影吧。”

羅梅羅已經仙逝,他溫柔的個性或許會為這部新穎的喪屍片搖旗吶喊,但這些讚美背後必定是類型片的一種悲哀。

如今喪屍片的地位略顯尷尬,數量不多,質量也難以持久。

扎克·施奈德只是對《活死人黎明》現代化的復刻,《釜山行》的成功充滿太多不確定性,《行屍走肉》最後口碑也走向跳崖。

《負重前行》雖然極力試圖打造不一樣的喪屍題材,無奈它更像是一部講述父愛無疆的溫情片,而不是恐怖片亞類型中我們熟悉的那個喪屍片。

想起很久之前的一個夜晚,小姐姐趴在我身邊細語,“你雖然不是我見過最長的,但你讓我最開心。”她有所不知,我多想不讓她開心而驚歎我的長度啊!

同理,《負重前行》短片已經足夠精彩,但片商卻只想做最長的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