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玉石主要流行於華人地區。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喜歡玉石的人。

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如果單說國家,新加坡是國外最大的翡翠消費市場。

為什麼玉石至今受眾人群仍是華人呢?

我們中華文明有幾千年的傳承,玉文化是流淌在華夏子孫的血液中的。

想要追溯玉文化的起源,我們要從甲骨文開始說起。“王”字是甲骨文中的一個象形字,,古人用“王”字來稱呼最高統治者。“王”字看起來像一種戰斧,上面是斧柄,下面是斧刃。

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然鵝,當文字進化到小篆體的時候,大家發現“王”和“玉”長得非常相似,後面為了徹底區分這兩個字,就在“玉”中間加上了一點,這樣就有了我們今天的“玉”字。

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勤勞偉大的華夏人民趁機抓住了“玉”和“王”兩個字在字形上的微妙關係。首先,“王”這個字的三橫並不是普通的三條槓,它代表著天地人三界,一貫三則為王。既然王需要統領三界,就需要有些象徵物要顯示出他的與眾不同,這個剪不斷理還亂的“玉”就順理成章地接下這個任務,從此,“玉”就成了匯聚天地萬物的結晶,從裝飾物搖身一變成為古代王權手裡的象徵。君王手舉傳國玉璽,昭示天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此時,玉石的身價地位確實被提升了,但還沒有上升到文化層面,直到孔子講出這句曠世名言:“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仁也;縝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自始,玉石和“玉文化”貫穿整個中華文化。 
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王字旁的字大都是跟玉有關的,傳國玉璽是玉石的,連形容君子都是用玉做比喻,“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還有數不盡的與玉石有關的歷史典故,西王母獻玉,藺相如完璧歸趙,鴻門宴范增三次舉玉牌等等不勝枚舉。

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外國人當然看不懂玉,首先沒有華夏文明的浸潤,其次,外國人很喜歡條框分明,級別明確,玉石的級別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尺,比如鑽石的4C,彩寶的色卡,他們當然摸不清門路啦。就好像做飯一樣,鬼佬可以照著配料表用砝碼秤做出口味一模一樣的麥當勞,但是對我們菜譜上的“酌情”“少許”完全不理解。

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喜歡玉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