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為何大力推廣“煤改電”,這樣做會給它帶來什麼?

山西,在人們印象中是煤的代名詞,山西中國第一產煤、輸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其煤炭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儲量佔全國三分之一,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全國70%以上的外運煤都來自於山西,而且山西的煤品種全、質量優、易開採。

山西為何大力推廣“煤改電”,這樣做會給它帶來什麼?

雖然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山西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在大力發展煤炭開採的同時也給山西帶來了許多問題,主要的問題是煤炭挖掘對山西環境的汙染。而且作為一個山西人你可能會知道這樣一件趣事,在過去,如果天空哪天是藍天,他們的朋友圈就會被刷屏;但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不會再發生了,這是為何呢?

隨著人們對環保的意識越來越強,人們也開始注重生態發展建設;山西也逐漸意識到煤炭採掘對環境汙染的問題。開展“煤改電”和“氣代電”的工作,一步步落實,現在空氣質量明顯提高。

現在,山西的“煤改電”和“氣改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比如中德管技術有限公司改變了電窯爐,工人在更清潔、舒適的環境中工作;對太谷馬鋼、平遙鑄造、祁縣玻璃器皿等高耗能企業進行了新的能源革命,並關閉沖天爐。在環保生產的同時,也遇到了許多問題,讓我們看看這段環保改革道路。

山西為何大力推廣“煤改電”,這樣做會給它帶來什麼?

沖天爐的窮途末路

沖天爐,因投資小、成本低被山西鑄造企業所廣泛使用,但沖天爐的弊端也非常大,它生產的廢氣幾乎未經處理就被直接排放出去,而且一臺一年燃放二氧化碳7000噸,對環境的汙染非常嚴重。

其中最為嚴重的就屬太谷縣,被稱為“中國瑪鋼基地”,但當地的企業卻聲名狼藉,因為太古縣最多時擁有200多家鑄造企業,平均每家至少安裝2臺沖天爐,當地人民苦不言堪,到最後廠裡找人都沒人來;所以,我省出臺環境整治強硬措施,要求對太谷瑪鋼、平遙鑄造、祁縣玻璃器皿製造等多個汙染嚴重的區域規模化產業進行一次新的能源革命,大力推行“煤改電”“氣改電”工作。因此,沖天爐走到盡頭。

山西為何大力推廣“煤改電”,這樣做會給它帶來什麼?

“煤改電”“氣改電”的快速興起

山西全面推廣“煤改電”“氣改電”改革,全面推廣使用電窯爐,較之前燒焦炭、燒煤氣的爐子,它不僅乾淨環保、易控制,而且吹杯成功率也大大提高;據祁縣紅海玻璃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公司有兩臺電窯爐,在日夜不停工作生產下,年用電量在960萬千瓦時,年產值過億。不僅僅是紅海,在山西省的大刀闊斧的改革下 ,旗下有將近60家玻璃行業都改用了電窯爐,其它行業在改造中。

雖然全面落實“煤改電”“氣改電”之後效果斐然,但電窯爐的推行,對電的需求十分旺盛,為了保證工業用電和人民生活用電得到保障,山西省電力公司面臨著巨大挑戰。

山西為何大力推廣“煤改電”,這樣做會給它帶來什麼?

全面提高效率 再現“碧水青天”

為保障工業和生活用電的需求,再現碧水青天,山西省電力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再電氣化”戰略要求,推出一系列服務措施,增加變電站,為變電站增容,瞭解市場及客戶需求,深入基層,徵取人民意見,創造開展工作,開闢綠色通道,開展電網規劃,努力縮短工期,全面滿足客戶需求,受到廣大群眾一致好評,

山西電力公司努力做好排頭兵和先行官作用,全力做好“煤改電”“氣改電”項目的電力保障工作,為落實“綠水青山”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