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用了八個營,那麼他是怎麼養活這八個營的?

說起《亮劍》這部抗日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很多人都會想起故事中的主人公李雲龍,其敢愛敢恨,血性十足的性格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李雲龍在攻打平安縣城中的表現,也是讓很多人為之唏噓不已,衝冠一怒為紅顏不過如此。但是話說回來,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的時候,動用了上萬人的武裝力量,除了各種民兵組織和敵方武裝之外,李雲龍其本身還有八個營的部隊,李雲龍區區一個獨立團團長,怎麼手底下會有八個營?他這八個營是怎麼養活的?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用了八個營,那麼他是怎麼養活這八個營的?都知道老李愛吹牛,可是八個營也不是他瞎說的。從趙家峪一戰後,李雲龍召集部隊,各個連隊迴歸建制,回到團部的時候,那場面和趕集一樣。李雲龍合計怎麼打平安縣城的時候,小小的房間裡面竟然站滿了十幾個人。所以說李雲龍的這八個營也不是吹牛皮,畢竟在當時八路軍隊伍的發展模式在那兒擱著。在抗日戰爭進入到後期的時候,由於抗日根據地的日漸穩固,日軍已經無力再進行大規模的正面作戰,但是為了維護自身在敵佔區的統治,所以進行了無情的大掃蕩。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用了八個營,那麼他是怎麼養活這八個營的?對此,八路軍立馬轉變了作戰模式,將部隊分散下去,以連排為單位自行發展。像李雲龍的獨立團開始就三個營,部隊分散到地方之後,那就是各幹各的了。李雲龍曾經說過一句話,有本事的吃肉,沒本事的你就看著。所以獨立團的戰士們整天沒事就琢磨著該怎麼打鬼子,今天拔一個據點,明兒個幹一個炮樓,哪天看偽軍不爽了,再去胖揍一頓。這下的話,輜重,武器和一些補給用品就有了。用張大彪的話來說,每天日本的牛肉罐頭伺候著,過著地主老財般的生活。李雲龍見了直接就說:你小子都走不動道了。所以,李雲龍八個營的裝備輜重,很多都是從日軍和偽軍那兒繳獲的。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用了八個營,那麼他是怎麼養活這八個營的?既然有了東西,那也總的有人啊。那李雲龍這八個營的人都從那兒來。在抗戰期間,八路軍一般都是紮根於偏遠山區的農村,然後再這裡發展群眾基礎,貧苦出身的人被日軍壓迫了那麼長時間,八路軍一來就加入到了隊伍。慢慢的隨著抗日根據地的逐漸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也會選擇加入八路軍。此外,像一些山賊土匪,或者是老蔣的逃兵,其實都是迫不得已的,一提打鬼子,二話不說直接就改編了。像當初孔捷收編的黑雲寨謝寶慶一夥,還有當初魏和尚也都曾是國軍的人。​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用了八個營,那麼他是怎麼養活這八個營的?此外,八路軍由於本身後勤補給就比較困難,委員長自己都纏不住腳,更別說八路軍了。所以呢?八路軍就自力更生,在沒有戰鬥的時間裡種種地,喂喂牛,這樣下來很多的糧食都能解決。另一方面,因為很多戰士都來自當地,當地的村民都會將自己的口糧提供給部隊。在《亮劍》裡,李雲龍他們不就住在老百姓的家裡麼?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用了八個營,那麼他是怎麼養活這八個營的?老李給孔捷吹自己有八個營,其實也不為過,就算他說是十八個營,這也是有可能的。其他的不說,咱就說一個實例,當初彭老總想給日軍一點教訓,靠著三個師硬是打了個百團大戰。其實當時的很多團長,要是按正常編制的話,早都成師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