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青海的敦煌,这里孕育了古代的文明,是神秘东方的开始之地。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莫高窟内壁上的笔画,飞天的造型就是源于此。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莫高窟在石壁上开凿的工艺和水平,就是技术先进的今天也是难以企及的。

古丝绸之路——敦煌

【鸣沙山】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

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银肯塔拉响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月牙泉】

月牙泉(英文:Crescent Lake)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沙漠中的一汪清泉,千年不枯。

古丝绸之路——敦煌

月牙泉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黑城】

黑城(Heicheng),埋于流沙中的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嘉峪关】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嘉峪关外一片荒凉,怎一首王之涣的《出塞》可以形容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敦煌


古丝绸之路孕育了中国与外域的通商之路,也同样孕育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广漠的塞外风格犹如一首史诗一般,呈现在我们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