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2017年8月30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坑口鄉人民政府在黃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方網站發佈了一則《歙縣坑口鄉陽坑村王氏宗祠部分舊材料及構件資產產權轉讓交易公告》。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此公告一發,引起頗多關注。9月8日,該網站發佈《關於終止歙縣坑口鄉陽坑村王氏宗祠部分舊材料及構件資產產權轉讓的公告》,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王氏宗祠拍賣一事被終止。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王氏宗祠座落在坑口鄉陽坑村四安村民組內,該祠堂建造於明清,徽派磚木結構,三進五開間,面闊10.5米,進深36米。由於年久失修,現中、後進全部倒塌,前進五鳳樓後簷局部倒塌,整個祠堂大部分牆體倒塌,剩餘的前進牆體也岌岌可危。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據知情人解釋,由於祠堂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故想通過資產產權轉讓的方式進行保護。只是沒想到它是國有資產,因此暫停了拍賣。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家譜國際認為徽州古祠堂是不可再生的珍貴古建,在風雨中倒塌或人為拆除十分可惜,歙縣官方及時“叫停”了這次競賣,值得肯定。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據統計,全黃山市現存的古祠堂共有448座,其中歙縣最多,208多座,但完好無損的不足三分之一。實地走訪發現,陽坑村還有一座姜氏祠堂。這些祠堂座落在新安江山水畫廊最美的一段,因此保護的價值巨大。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家譜國際認為,祠堂是家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徽州古祠堂在徽州文化中的重要性、稀缺性不言而喻。一方面,需要政府高度重視;另一方面,通過民間組織、企業和個人籌資的方式,保護越來越少的珍貴遺蹟。即便因為倒塌嚴重不能保全,也要把局部、遺址、遺蹟、構件珍藏下來,這才是對歷史和文化負責的態度。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家譜國際呼籲,人人搭把手,托起一座座莊嚴而古老的聖殿。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家譜國際」人人搭把手,托起古祠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