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 舒婷 《致橡樹》

《致橡樹》是舒婷創作於1977年3月的愛情詩,字裡行間呼喚了平等獨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觀。

如其所言,婚姻最堅韌的紐帶,是靈魂上的相依相偎,共同成長。只有價值觀契合,才讓兩個人天長地久。

有那麼一代人,他們的愛情稱不上美好,因為生活過於動盪,物資過於匱乏;但是他們的婚姻一定堅韌,而究其原因,同樣是因為生活的動盪與物資的匱乏。

1、陳寅恪 唐篔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1945年,陳寅恪視網膜嚴重剝離,不幸失明。這一年,唐篔四十七歲。陳寅恪感覺生不如死,唐篔盡心撫慰丈夫。

在中山大學,凡是接觸過唐篔的人,無不為她的氣質、談吐以及對丈夫的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女兒們眼中,母親的儀容舉止和衣著打扮,端莊淡雅。唐篔教導女兒們要注意行、坐、立的姿勢,她一直到晚年仍然體型勻稱、背脊挺拔,行走保持良好姿態。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1951年,助教程曦不辭而別,陳寅恪從此有一年時間沒有專任助教協助教學與著述。唐篔毅然擔負起為丈夫備課、抄寫文稿、讀材料的工作。

這位全職主婦,第一次以能幹、堅強的形象出現在師生面前,贏得了師生的熱愛。

唐篔對女兒們說:

“爹爹的學問造詣非比一般,應讓他寫出保存下來。”

直到中年以後,女兒們才逐漸理解,母親晚年忘我地為父親付出一切 ,成為自己生活的目的,是希望父親有生之年,在傳承中華文化上留下更多著作。

來到家中的客人也對唐篔的幹練,印象至深。據說,只要丈夫有所示意,唐篔便能領會,配合非常默契。

1956年6月,陳寅恪在他六十六歲生日時,對妻子作了一生中最高的評價:

“織素心情還置酒,然脂功狀可封侯”。

不知這能不能算上最深情的告白。

2、梁實秋 程季淑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梁實秋最為感動的有兩件事——

一是在慶祝會上,謝冰瑩女士致詞:

“莎氏全集的翻譯之完成,應該一半歸功於梁夫人!”

二是《世界畫刊》的社長張自英先生在梁家書房壁上看見程季淑的照片,取去,刊載並加註明:

“這是梁夫人程季淑女士——在四十二年前年輕時的玉照,大家認為梁先生的成就,一半應該歸功於他的夫人。”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梁實秋曾言。

我沒有忘記翻譯莎氏戲劇,我伏在案頭輒不知時刻,季淑又不時地喊我:“起來!起來!陪我到院裡走走。”她是要我休息,於是相偕出門賞她手栽的一草一木。

我翻譯莎氏,沒有什麼報酬可言,窮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間也很少得到鼓勵,漫漫長途中陪伴我體貼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季淑容忍我這麼多年做這樣沒有急功近利可釁的工作,而且給我製造身心愉快的環境,使我能安心的專於其事,一個妻子對於她的丈夫之如此重要。

妻子程季淑離世後,一次,梁實秋在與小女文薔閒談中,論及“廉”字,他說:

一個男人能不能抵抗得住金錢的誘惑,很大一部分要看他妻子的德行。你母親比我強,她支持我,鼓勵我,使我向上。我感激她。”

3、他 們

當然,提到堅韌的婚姻,還有大家熟知的梁思成與林徽因,為共同理想而奮鬥;

錢鍾書與楊絳是夫妻更是朋友,相濡以沫;

蕭乾與文潔若是彼此的軟肋,也是彼此的鎧甲;

林語堂與廖翠鳳共同患難,將老式婚姻變成美好愛情。

這一雙雙一對對,讓我們看見,堅貞就在這裡。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 舒婷 《致橡樹》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懂你的人,今生今世都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