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我從來沒學過如何當CEO,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當CEO

馬雲:我從來沒學過如何當CEO,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當CEO

馬雲:我從來沒學過如何當CEO,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當CEO

“我從來沒學過如何當CEO,

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去當CEO。”


“我一輩子都記得,自己是一個師範生,

能夠成為老師是我最大的榮幸。”


“老師,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

老師是每個人生命中除了父母之外

影響力最大的人。”

5月13日,馬雲以杭州師範大學校友的身份出席慶祝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大會,並做了10餘分鐘的演講。


在演講中,馬雲談到了他的教育情結以及對未來教育的理解和認識。演講過程中金句頻出,現場響起多次掌聲。

他都說了什麼?一起來看看!


戳視頻

01

請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十多年過去了,杭州變得越來越大,我自己也沒想到,我離母校的距離卻越來越近。我現在的辦公室離杭師大隻有一兩公里,所以有時候回過頭一看,就知道自己從哪裡出來,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

我前幾天晚上還到了杭師大校園裡,母校的晚上特別寧靜,讀書氛圍很好。很高興我們學校的校風很好。


我認為杭師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去其他高校演講的時候,我都是這麼說。我也會跟他們講,如果你畢業於北大清華,請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那些看起來一般的學校,比如杭州師範大學。如果你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請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其實我們還是很有機會的,我們的機會很大,我們所創造的獨特價值還遠遠沒有發揮。


我在杭師大度過了非常快樂的四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芳華四年,我不會忘記這四年。大家知道,我高考考了三次,失敗了兩次才考進杭師大,我感謝杭師大給了我這麼一個機會。所以在進入杭師大之前,杭師大已經教給了我一堂課——什麼叫失敗、什麼叫挫折。這使我一直爭取做一個成功的失敗者。

能夠成為老師是我一輩子最大的榮幸,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當CEO!

杭師大給了我第二個了不起的東西,就是把我培養成了一名老師。我經常說,我從來沒當過、沒學過如何當CEO,我是用做教師的方法去當CEO。在我看來,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首席教育官。所以我把在杭師大學習的所有經歷,把自己當老師的經驗帶到了創業中。因為教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職業,也是最偉大的職業。


做老師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讓你的學生比自己更強、比你更好。沒有哪個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破產和出事。CEO如果不能像老師一樣用成就他人的思想來做,不是去幫助員工、客戶、合作伙伴成功,就很難領導

公司走向成功。


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老師出身。老師身上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成就了阿里巴巴,能夠讓它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四年的師範,六年的老師,這十年的經歷讓我成為了今天的我。我一輩子都記得,自己是一個師範生,能夠成為老師是我一輩子最大的榮幸。


其實,我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當老師,我現在越來越忙,但是隻要有時間,我就會去大學,期望去分享。別人可能覺得我講得很多,但這是我當過教師的職業病,我也為這職業病感到驕傲。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回到學校,不是為當老師而去當老師,而是為了未來而當一個老師,因為我越來越意識到,教育一定會發生鉅變。

未來的教育該是什麼樣?

我們正處在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時代,很多人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尤其是擔心就業。我認為,今天我們最需要擔心的,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教育變革。教育的變革是未來30年技術變革會演變成社會變革的關鍵,今天就算是世界一流大學也要思考未來的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

每一個學校都需要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是體驗驅動;過去是以製造為中心,未來是以創造為中心;過去追求的是標準化、規模化,未來講究的是個性化、特色化。


過去我們把人變成機器,未來我們把機器變成人。機器永遠會比人聰明、比人力氣大,機器不需要休息、不怕累、不會生氣,而人類擁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無法比的。


數據時代,是我們能夠讓機器更像機器,讓人更加懂得生活,人更像人。人不應該跟機器去爭,誰厲害,誰跑得快,誰智慧。所以,我覺得,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想象力的競爭,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是領導力、擔當力、責任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


未來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識,“教”和“育”一樣,“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學”和“習”是兩個概念,“學”的是知識,“習”是嘗試知識、體驗挫折,是一種想象力,是一種文化。


機器只有芯片,而人類有偉大的心和愛。

面對未來的孩子,除了智商、情商以外,我們更需要培養愛商。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才不會在變革中被淘汰。未來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養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養學習機器,更不是在流水線上培養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真正的人。

藝術和體育能夠讓孩子成為完整而幸福的人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不會差,但我們的“育”是存在問題的,至少,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我們到全世界各個大學去看,中國的大學生、初中生在全世界各個學校都是學習非常好的學生。但是,這些孩子體育、音樂、美術往往很差,而往往藝術和體育才是真正能夠讓孩子成為完整而幸福的人的重要因素。

要從藝術中體驗到創意和想象力,要從運動中學會包容,學會團隊精神,學會負責任,學會面對失敗、面對挫折,學會在衝突中解決問題。

未來的孩子,一定要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問題,要用樂觀的心態面對挑戰,要用豐富的想象力去創造未來。


同時,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擁有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擔當力、領導力以及獨特的思考能力。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適應未來新的工作,才能永遠不會因為工作被機器取代而沮喪,才能不會在未來的變革中被殘酷淘汰。

教育的關鍵在於什麼?老師!

馬雲:我從來沒學過如何當CEO,我是用當教師的方法當CEO

未來的關鍵在於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於老師。教師應該真正成為一個受尊敬的職業,應該讓最優秀的人去做老師。中國每年有2000萬左右的新生兒,這是中國最獨特的資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富礦。這是最值得投資的資源,就像杭州每年也有十萬名小學生,誰來教他們,怎麼教他們,把他們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決定了我們杭州的未來。


這些孩子是我們今天最大的財富,我們要思考如何把這些財富變成真正的競爭力。過去四十年,中國的資源並沒有豐富,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了,最重要的是,教育開放了人腦的跨度,是啟動了十三億人的腦袋才充實了我們十三億人的口袋。


我覺得,今天2000萬的新生兒,他們每個人素質不一樣,有會學習的,有不會學習的,有運動好的,有藝術好的,我們不能像流水線一樣教育,這樣對我國資源是巨大的浪費。未來國與國之間的核心競爭點就是教育,而教育的重點和基礎就是師範學校和師範生。

應該鼓勵最優秀的人去當老師

老師,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老師,是每個人生命中除了父母之外影響力最大的人,一旦老師走進課堂,面對四五十個學生,他們的生命和未來掌握在老師的手裡。


一個國家應該鼓勵最優秀的學生進入師範學校,讓熱愛當老師、當得好老師的學生去做老師,讓教師成為社會上最受尊敬、待遇最好的職業,讓“尊師重教”這四個字真正寫在每一個人心裡。



02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馬雲傾訴教師情結

老師們,馬雲的演講有沒有戳中你的內心?




03

我們唯一做對的,就是“Never give up”


5月3日晚,特拉維夫大學授予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榮譽博士學位,馬雲在演講中強調,阿里一路走來,唯一做對的事就是 NEVER GIVE UP。

演講金句分享


想要分享的一件事情是永不放棄。如果你在學校做的不好,不要擔心,等20年吧。你可能會去一個更好的大學,比如特拉維夫大學。如果你沒法成功找到工作,不用擔心,你可以考慮成立一家公司。

許多年前,當我第一次創業時,我的一個朋友對我說:

如果你想變得更強,就去以色列吧

這裡沒有一顆鑽石,但是又全球最大的鑽石交易所;沒有製造汽車,但是有最好的汽車技術;這裡沒有石油,沒有淡水,沒有資源,但是可以這麼強大。

阿里巴巴成立的時候,我們沒有錢,沒有技術,沒有資源,沒有關係。沒人相信我們可以成功。19年我們犯了無數錯誤,有過無數失敗和挫折,我們唯一做對的,就是不要放棄。

我問他們為什麼猶太人這麼聰明?他們告訴我,因為猶太人多年流離失所,他們什麼也帶不走,除了自己的頭腦。所以猶太人關注教育,關注頭腦,而不是關注財富。所以我可以感受到,生活可以非常艱難,但是我們的智慧、勇氣和愛,都源自艱難的生活。


04

馬雲的教育觀


校長觀:你就是當地的“教育家”


一個真正優秀的校長,永遠把耳朵天線打開,老師的高興不高興,他能感覺出來。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情商要極高,能感受到別人的喜怒哀樂,並且能溝通,智商要高,校長應該有的知識結構要有,愛商要高,真正希望別人好。


老師永遠希望學生比他好,這個善心是天下幾乎沒有一個別的行業有的,學生越成功,老師是說不出的高興。我也是老師出身,希望別人更好。


我最怕這句話,孩子,我都是為了你好,其實也未必,為你好,和真把它做好是兩碼事,這中間要去學習,你要真正瞭解別人要什麼。


學校觀:學校不能千篇一律

每個學校不一樣,我們國家才會不一樣,孩子才會不一樣,才有可能性。


要讓家長選擇,不因為是它是重點學校,這個孩子喜歡文學,這個孩子喜歡理工科,家長會把孩子送到相對合適的學校去,因人而教。學校有各種不同的特色,因為校長有不同的思考,會找老師,教學的方法與方向就會不一樣。

兒童觀:好奇心、學習力、不怕失敗


我堅定希望未來孩子要保持非常強大的好奇心。第二讓孩子有學習的能力。不管學了多少知識,永遠不夠。有好奇心,有學習的能力,然後才可能出現創新。要有創新力,有胡思亂想。小孩子的胡思亂想和年紀大的人胡思亂想不一樣,要去引導他。

在人生途徑上,孩子會碰上很多機遇,會碰上很多有意思的人,他要懂得什麼東西該選擇,什麼東西該放棄,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人是學校裡最佳的產品,老師是真正的工程師,把這些人能夠變出來,校長就是整個制度體系的設計者。你的責任非常大。


教學觀:幼兒園到博士應該學什麼

如果我設計一個教學模式,幼兒園小學首先要讓孩子學跳舞、唱歌、熱愛運動、畫畫。文化是樹的種子,要種下去。前段時間我唱過樣板戲,我幼兒園看過樣板戲,這麼多年沒有唱,突然音樂一起,我就被激發起來了。如果孩子懂舞蹈懂音樂,就懂得節奏。懂運動,會保持身體的感覺,會熱愛,要讓他熱愛。


小學要做價值觀的培訓。中學活動力強,要有約束,紀律性要做好。高中要培養興趣。大學要學習知識結構,研究生要學習研究的方法,博士生要真正懂得人生的哲學道理,要用哲學思考問題。

人生的軌跡基本上是這樣。幼兒園的時候埋下熱愛的基因,小學有價值觀,中學有紀律性,大學有知識結構,然後把追求知識的好奇心加起來,你會像海綿一樣。這是我想做的教育。


文 青果君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