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國寶級導彈總師突遇空難,用身體保重要數據,放棄生的機會


為祖國奉獻的人不容遺忘。那些付出了汗水、青春和鮮血生命的英雄們為國之利器傾盡全力。但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卻十分低調。比如為我國強大武器而立下功勞的前輩科學家們,他們從不以自己的知識和學識而驕傲,而自居,而要求特殊待遇。他們認為自己和普通的士兵、工人一樣,要戰鬥在第一線,最需要自己的第一線,而當危險來臨之際,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生命高人一等,而是和英雄士兵一樣選擇犧牲自己。

我們都知道,在飛機技術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飛機的機械可靠性都沒有今天的高:所以過去這就出現了一個威脅,快捷的飛機可能要冒著很大的風險搭乘,而一旦發生問題,很難逃生。不少著名人物就栽在了空難上。但對於爭分奪秒的科研來講——比如導彈和核武器的研發,從荒無人煙的戈壁試驗場到大城市,只能選飛機才能快速及時地完成溝通和技術交流。

郭永懷在導彈武器和原子彈氫彈起爆裝置的研發中立下了巨大功勞,甚至還主持研發過投擲海底的核武器載具。哪怕在充滿奉獻精神的科研集體中,他工作起來那種不要命的戰鬥精神也是令年輕人驚訝的。因為工作和科研需要,他必須在試驗場、前進基地、工廠和大城市之間多頭跑,飛機成為了必須搭乘的交通工具。


60年代末,他因為科研需要帶著一批導彈的資料和數據從西北連夜趕回北京,夜間飛行在那個時代是很有危險的——以今天完備的導航設備和先進的飛機性能看很難理解那個時代的航空——但為了工作他把這一切都拋諸腦後。

飛機在機場附近降落時,距離地面500米高度時突然失控墜毀,機上人員大部分都未能生還。但在飛機殘骸中,人們驚訝的發現,郭老和副手雖然已經犧牲,但他們用身體緊緊抱住了攜帶的導彈資料,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遮擋保住了這些珍貴的數據資料,從而保證了科研進度!

如果他們當時選擇用緊急避險的姿勢保護自己,起碼有一線生機,但他們的這種選擇,相當於在危險到來時——距離生離死別可能就數秒鐘10幾秒鐘的時間——毫不猶豫地達成共識,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資料!

當時的情況下還能完成這些動作,說明他們在鎮靜之餘——瞬間知道了面臨的險境,但沒有選擇躲避——選擇是沒有任何耽誤的。他們的腦海中,或許就沒出現第二種選擇。他們才是我國最應該可歌可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