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2017年3月Lonely Planet举办了第二届 UYOUNG 年轻人旅行基金计划。希望藉由这项计划鼓励更多年轻人踏上旅途,探索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旅行体验。

经过激烈的现场PK角逐,北京、上海2位赛区冠军脱颖而出,并获得了由Lonely Planet 提供的万元旅行基金。现在,两位冠军都已完成了自己的旅行计划。

今天,就让我们先跟随上海赛区冠军陈锐一睹他的山西古建筑探访之旅吧!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带着Lonely Planet指南出发(摄影:陈锐)

行程基本信息

时间:2017年10月,共13天

目的地:山西(运城、临汾、长治、晋城)

预算:5834元

实际花费:6150元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LP《山西》指南上标注出的行程示意图

近一个世纪前,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乘坐火车进入山西,开始他们的古建筑调查之旅。现在,进入山西依旧可以选择火车,只是窄轨变成了高铁。山西安安静静享受千年太平,这富饶的温床也孕育了大量的木质古构

即便许多被梁氏记录在案的殿阁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波折之中,幸运的是,我们仍然有幸能够一睹剩下的往日荣光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芮城永乐宫(摄影:陈锐)

从上海出发,从河南三门峡过黄河,进入山西,可能是现在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芮城是我进入山西的第一站,路边的黄土台垣地之中隐藏的遗迹暗示这片土地有着太长太长的历史,似乎也已经黄土掩埋了太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永乐宫三清殿(摄影:盛洋)

因水库修筑而被整体迁移的永乐宫是此次旅行的第一座殿阁,它就如同珍珠一般璀璨夺目。在看似平庸的县城旁竟然有这样一组惊人的道教宫殿,三清殿里的朝元图会让人久久不愿意离开。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永乐宫壁画(山西旅游政务网 www.shanxichina.gov.cn)

那些堪称登峰造极的笔法,可能是千年前无名的某位工匠仰头所画。线条,定是无数日夜的执笔,研磨,描绘。千年前,宫殿外,黄河水常流,谷稻熟了收,一切静止,走向永恒。只是千年后,桑田沧海,人、城镇、乡村、记忆……都锁在寺院的院墙之内。幸运的是永乐宫还留了下来,我们得以相见。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东岳庙飞云楼(摄影:陈锐)

同处运城的后土祠东岳庙飞云楼这几座建筑都不是佛教寺庙,但是却展现了更加完整的中国宗教体系,特别是宗教如何和本土原始信仰相融合。只是位置相对偏远一些,通过公共交通很难到达。

但是我此行,即便在山西的小城市也可以轻松地使用滴滴

顺风车,也算是更新了独行背包客的旅行方式。这是本次旅行非常让我惊讶的地方,因为山西的古建虽多,但都比较偏远,除非自驾很难尽兴方便地游览。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飞云楼斗拱(摄影:陈锐)

似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开始改变旅行的方式。我此行的多个偏远的山野小庙都是通过打车软件到达的,甚至可以做到无缝接驳,寺庙游览的途中就可以预约下一程。这将直接改变背包客的出行方式,也将改变山西散落遗珍的命运。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山水中的山西(摄影:陈锐)

这时开始遇到接二连三的雨天,雨天并不完美,但我相信那是另外一种舒适,就是安静的古城,老老的遗迹,永恒的生活。我们也在朦胧的雨天中到达新绛,它是一个美好的城镇,即便晚到依旧感受到隍庙的热闹。城中的戏楼、钟楼、鼓楼还依旧矗立,正在举办的庙会让我钦羡相信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我相信他们将会有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龙兴寺(摄影:陈锐)

从新绛离开前往洪洞的路上,我临时决定去一处LonelyPlanet《山西》中推荐的古寺——福胜寺。借助顺风车到达门口,却发现主殿大门紧锁。未进入就已经感觉到十分强烈的古韵,寺庙伴随着村庄而生,元代的大殿留到了现在。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福胜寺(摄影:盛洋)

只是司机还在门口等待,我原本已经打算留下遗憾离开,但寺庙门边的公示了管理员的联系方式,最终还是决定一试。可能因为自己还算有点关系的专业背景,几番劝说下求得一见精美彩塑的机会。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福胜寺佛像(摄影:盛洋)

管理员拿着钥匙打开门的瞬间,真的

如同穿越了时间,几尊圆润的元代彩塑,以及悬塑南海观音,都是建殿的原物。塑像能够保存至今,还得靠当地百姓在动乱年代之中,在殿内堆满稻草,才得以保留。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福胜寺彩塑(摄影:盛洋)

福胜寺的彩塑精致而完整

,造型体态浑圆,尽是唐风宋韵。真希望这些彩塑能够在他们所被塑造的地方永存。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汾城城隍庙(摄影:陈锐)

半途路过汾城是一块宝藏,让我无法停止地惊叹。文庙、城隍庙保存极为完好,门楼雕花让人穿越千年。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汾城城隍庙(摄影:陈锐)

曾经繁华,现在却是衰落,这个在历史中起起伏伏的小镇似乎反映出了新时代,城镇发展的不同命运。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汾城文庙(摄影:陈锐)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汾城文庙(摄影:陈锐)

好在留下如此幽深和长远的遗存,似乎除了时间,没有看到人为毁灭的痕迹,当然这背后又是好几个“馆长糊墙锁门保古建”的故事。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汾城城隍庙(摄影:陈锐)

我们当代的建筑,绝大多数不过使用五十年,真正永恒的,是这些历史遗留的建筑艺术珍宝。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广胜寺(山西旅游政务网 www.shanxichina.gov.cn)

接着的洪洞广胜寺,下寺药师经变图早已被盗走现在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空空的壁影却成为最想看的东西。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药师经变图(大都会博物馆www.metmuseum.org)

上世纪二十年代,恰逢军阀乱世,寺里的和尚为了筹措资金修葺寺庙,将下寺的药师经变壁画以1600大洋卖给了两个美国人。后来,这壁画辗转来到美国,最后又被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成为博物馆中最重要的中国藏品。可惜,现在我们只能想象其本来之荣光。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广胜寺琉璃塔(摄影:陈锐)

琉璃塔在阳光下定应该璀璨夺目,但是雨天之中可能稍显逊色。上寺寺庙、造像、壁画相得益彰,完整而完满,这才是其真正给予的艺术体验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天台庵(摄影:陈锐)

转入晋西南,长治的一天完整而仓促。很可惜的是在山野中遗留的殿宇太过孤单。我们所见也只能是千年前的一瞥。浊漳河流域的珍贵遗留星罗棋布,龙门寺、佛头寺、大云院、天台庵…这一天一路按图索骥,一眼千年。

隐藏在嘈杂热闹小村中的天台庵是全中国现存第三古老的大木构遗存,这座孤独的小庙就像看庙人一样,看过历史却又那样平静。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法兴寺(摄影:陈锐)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法兴寺(摄影:陈锐)

法兴寺的十二圆觉让我想起家乡的石窟,藏匿在最偏远的山中,却是最让人惊讶的精美。还有十八罗汉、二十八星宿,塑像本身必须和建筑一起才会是完整的美学体验。

很幸运,在旅行的后半程遇到不少可以

同行的伙伴,包括独行的小鱼,北京的夫妇俩,以及南京的读书会友。虽然爱看古建、壁画、彩塑的朋友还算小众,但是相信真正的精品艺术会吸引更多人关注,去发现散落四处的遗珍。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龙门寺(摄影:陈锐)

或许只是此生的唯一一次,却是轮回中的第无数次。我记得很久前,曾有法师说,我们此时此刻有缘在此一起欣赏同一尊彩塑,应该是曾经某时某刻某道轮回之中,也是我们曾一起注视过,只是那时你还不是你,我不还是我。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晋城青莲寺(摄影:陈锐)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晋城青莲寺(摄影:陈锐)

晋城是最后一站。青莲寺、观音阁、布村玉皇庙、崇庆寺、北娄底村。要怎么形容这些古建筑带给我的震撼呢?高贵吧,高贵却淡泊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崇庆寺彩塑(摄影:陈锐)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崇庆寺外的白皮松(摄影:陈锐)

深山中的古寺,藏匿其中的精美彩塑,保管员生锈的钥匙,打开一扇门就是穿越千年,你们的对视和相逢,其实只是时光中千万的相逢中的一次。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刀削面(摄影:陈锐)

晋城的最后,还是以一碗刀削面结束了,像之前的每一天一样。山西的面食大约也是行程的惊喜之一吧,忍不住在文章的结尾特别一书。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 火烧配汆汤(摄影:陈锐)

接连的阴雨天,一碗热汤,让人的心情稍微平复下来,重新出发。或是鼓励,或是安慰,一路陪伴,从未厌倦。

舌尖的面食,亦如眼前的山西,厚重深远,却也淳朴踏实。

— 结 语 —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建筑,其实只是历史的遗存,

但是我们没有别的方式去直面历史的样子。

于是,古建筑成了一扇宝贵之窗。

可惜,我们往往最易忽视自己生活的土地。

我的旅行源于梁林的古建调查,

但是却又必须走出新路。

有了新路才会走得更实,

才会让我真正了解脚下土地的流转,

时光的钩沉。

— 一 个 小 广 告 —

时岁钩沉,余因绕梁:山西古建筑探寻之旅

山西还有太多值得一看,

却不为人知的地上文物。

这是一个越深挖越觉得有趣的地方。

沉淀下来的历史,保留下来的

石窟、古建、祠堂、旧城,会让你应接不暇。

《山西》的更新调研刚刚结束,

新版指南预计今年9月面世。

Lonely Planet将一如既往带着

最及时最权威的信息陪着这些年轻人,

陪伴你探索山西,发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