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密度那麼大,那麼它是由什麼構成的?

恆星看似永恆,但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最終會演變成白矮星,這其中包括我們的太陽。

白矮星,因其顏色呈現為白色,體積又很小,故稱之為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溫度、高密度的恆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恆星。

白矮星密度那麼大,那麼它是由什麼構成的?

白矮星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密度,這是由於在白矮星的形成過程中,引力迅速坍縮,原子被壓碎,從而形成了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簡併物質。這些自由電子產生很強的簡併壓力,能夠抵擋自身的引力坍縮,使星體處於穩定的狀態。由於白矮星不再進行核聚變,它的溫度將會逐漸降低,直至最終變暗消失在宇宙之中。

那麼白矮星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呢?其實白矮星的物質組成也不是隻有一種形式但通常是以碳和氧為主,這是由於能形成白矮星的恆星質量通常較小,在形成白矮星之前,它內部的核聚變合成反應不足以達倒鐵元素的階段.

通常在達到碳的階段的時候就停止了,白矮星剛形成的時候,其實恆星還處於紅巨星的階段,其外層會有一層包含各種雜質的氫元素層,下面則會是氦元素,然後往裡就是碳元素了,所以大多數白矮星內部會有一個主要由碳元素構成的幾千公里大的碳球,所以常有人說白星內部有一個鑽石芯。

白矮星密度那麼大,那麼它是由什麼構成的?

白矮星說白了就是能量耗盡了的恆星,當質量不很大的時候,它可能會慢慢冷卻下去最終形成一個巨大的晶體,但是也有可能它會塌縮成密度更高的中子星或者是黑洞,如果它的質量比太陽的1.4倍還要大的時候,它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炸。

但是白矮星內部的物質並非處於固態,而更似一種高溫下的液態,並且是處於簡併態,這是由於白矮星強大的壓力,把自身物質的原子層面的尺度改變了,其所有物質原子之間的距離被大大縮小,以至於到達了原子的電子由於距離太近而互相排斥的程度上,其內部溫度可高達一億度,雖然溫度很高,但還不至於把碳元素的核聚變點燃,所以如果這時候它不再吸收物質的話。

白矮星密度那麼大,那麼它是由什麼構成的?

那麼它的溫度會逐漸冷卻下來,經過200億年左右的時間,變成一顆黑矮星。但是由於宇宙至今才不過137億年左右,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並沒有白矮星成的黑矮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