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用一種“被選擇”的姿態壓抑著自己?

有多少人用一種“被選擇”的姿態壓抑著自己?

有多少人用一種“被選擇”的姿態壓抑著自己?

說起人生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

我們選擇什麼樣的學校讀書,畢業後選擇什麼樣的工作,選擇什麼人結婚,選擇什麼樣的時間生兒育女,似乎我們一生都在主動做著選擇。

但其實我們往往被各種現實條件制約著,表面上是我們做出的選擇,其實一直都在“被選擇”。

要讀一所好學校你必須得達到分數線;

選擇一個好工作你得出自名校、有才華和能力;

選擇人生伴侶時,最後發現自己和喜歡的人總是隔著一座山,最後陪在你身邊的,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普通人;

就連生兒育女,也會受到各種意外,往往不能按照原計劃進行。

有多少人用一種“被選擇”的姿態壓抑著自己?


我們的一生都在被選擇中倉惶度日,所有看似忙碌、看似擁有選擇權的自我奮鬥背後,都讓我們陷入了一次次被選擇的圈套。


有個朋友說:“人到中年,才真正感受到各種生活的壓力,發現今天的自己,可能沒有辦法再去選擇新的開始。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老行業裡跌爬滾打了。”

他曾經也是名校的高材生,如今也是承擔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和這個社會上的普羅大眾一樣。

他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了自己年輕時那份事業心,甘於平凡。

我們一直都在說,努力工作拼命賺錢,希望能夠給家人和自己一個美好的生活。但很多人都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上,用一種“被選擇”的姿態壓抑著內在。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其實正在過著這樣的生活。但是我相信,當一個人的人生真正能有多種選擇的時候,也許會真的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人沒有選擇權,只能等待被選擇,但總有一些人有主動選擇的能力,還能增加選項。

人都是在逆境中一步步走出來的。只有當自己的實力一天天變強時,才是為自己重新設立人生選項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