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書記”真的被查了!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廣安市委副書記嚴春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嚴春風簡歷

嚴春風,男,漢族,1968年4月生,江西瑞昌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991年4月參加工作,198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1年4月至1995年2月,在昆明工學院工作;

1995年2月至1999年1月,在重慶建築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1997年11月起,任重慶市建築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

1999年1月至1999年8月,任重慶市建築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

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任宜賓市建委黨委委員、副主任;

2001年8月至2005年3月,任宜賓市城市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

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任宜賓市翠屏區委副書記、區長;

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任成都市規劃管理局總工程師;

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任成都市規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任阿壩州副州長;

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任阿壩州委常委、統戰部長;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任住房與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任廣安市委常委;

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任廣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2016年11月至今,任廣安市委副書記。

“嚴書記女兒事件”:三大疑問待解

從上週末開始,一組來自於四川成都金蘋果幼兒園家長群裡的聊天截圖,迅速演變成了一出連續劇。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網上一組群聊截圖

據5月11日的截圖顯示,四川成都金蘋果幼兒園老師“陳某”在群內發言稱,“以後嚴某某放學那會單獨坐,或者周圍的人給她清空,她單獨坐一邊,真的是夠了。”不久後,群內署名為“嚴某某媽媽”的人士發言稱,“陳老師,你馬上在全班當著所有師生給嚴某某道歉,否則,我通知你們集團領導來給我解釋你對嚴書記的女兒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隨後,李某在家長群裡宣稱:老師已經被開除。

此消息在網上流傳之後引發網友強烈關注,“嚴書記”到底是誰?不少網友很快將此人指向了一名四川省地級市的市委副書記,並直指該副書記名叫嚴春風。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5月12日,網上出現一封“嚴書記”寫給四川省委組織部的情況說明。他在情況說明裡表示:自己已和李某離婚五年,孩子歸李某帶,因此嚴春風本人對一切問題都不知情。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四川省紀委監委網站截圖

面對網友關切,四川省紀委監委14日表示,已關注到網上“嚴春風輿情”相關情況,已及時介入調查核實。對於這樣一個因網絡群聊而引發的“嚴春風輿情”,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還有那些疑問有待解答?

三大疑問

疑問一:嚴副書記是否“毫不知情”?

截圖中,有家長質疑嚴春風“毫不知情”的說法。這位家長說,嚴副書記上週還來班上給孩子們講過課,平時偶爾還接送孩子。更有家長直指嚴春風涉嫌欺騙組織,因為“他們還有個三歲多的小兒子”。證據是,他上週才看到過嚴書記的全家福,而“三歲小兒子”長得“一看就是書記的兒子”。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疑問二:涉事教師是否被開除?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在採訪中金蘋果幼兒園的保安說,涉事老師正常上班。

疑問三:嚴副書記能負擔起貴族幼兒園的學費嗎?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严书记”真的被查了!

更有網友搜索發現,一家叫做四川中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企業,股東名單中既有“疑似”副書記前妻名字的李某,又有一個叫“嚴春清”的男子,二人共計持股50%。此外,李某名下還有四家公司。

嚴春清、嚴春風,兩人有沒有關係?四川中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一位股東王衛東否認了公司股東里有“嚴春清”的說法。

王衛東:我哪裡有這麼個股東啊?不知道。

王衛東:那個,稍後有什麼事在我的微博上發。

王衛東:沒時間跟你聊。

苑堅:網上一出現相關輿情,我們就關注到了,並且持續和相關部門在進行溝通。目前省紀委監委已經介入了調查核實,調查結果一出來我們會適時公佈。

對於網絡輿情,黨紀政紀部門介入,應該給予肯定。然而,在“嚴書記輿情”這個個案裡,幾個回合下來,總給人一種“輿論總是領先調查一個身位”的感覺。確實,就算涉及“特權”的問題屬於自己不說別人不知道;但涉及“廉政”的部分,不能只靠輿情來緊盯。就算網友不“問”,相關部門能不能也做到“搶答”,不讓本來不算嚴重的輿情,發酵至今天這個地步呢?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認為,從目前一些網絡輿情發酵的案例中看,一些政府部門還是習慣於被動回答問題,而不是主動發現問題。這個流程機制還有欠缺。

楊偉東: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個案,讓主管部門總結經驗,梳理形成一套比較有效的回應,或者說內部糾偏,或者內部調查事實的固定流程方法。關鍵是在流程制度上構建起一系列的調查機制,而不至於說網民提出左有問題,我就左邊應對;右有問題,我就右邊應對,人家說一我就查一,說二我就查二,出現這種首尾不能銜接的情形。

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嚴書記女兒這幼兒園都快畢業了,至少上了三年;那麼三年中,網友們能發現的問題,有關部門能不能發現?楊偉東認為,網絡輿情和政府部門的調查,應該既是隊友,又是對手,兩種監督之間有必要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和有效合作。

楊偉東:網上輿情和政府調查,不是截然對立的。網民、媒體和輿情,反映了公眾對問題的關注。管理部門和媒體網民的有效銜接,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就不至於在這樣的調查中讓相關部門顯得被動,讓人覺得牽著鼻子走。能夠解決問題,又建立起通暢的機制,才是更為重要的。

評論:權威部門理應及時發聲

在互聯網時代,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是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的職責所繫。早在兩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就強調:“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麼聯繫群眾呢?”“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瞭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

沉默未必是金。被捲入輿論漩渦,作為當事人,不僅有責任向組織部門報告情況,也有責任向公眾掏掏心、交交底,這是法治時代官員擁有互聯網思維的一種體現。

與此同時,職能部門也應該像總書記所要求的,“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主動發聲,接受人民監督,我們有這個自覺,有這種能力,也有這個自信。

面對輿情,相關部門及時用事實說話,不僅可滿足公眾的基本知情權,更能提升部門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提出,對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重要政務輿情、媒體關切、突發事件等熱點問題,要按程序及時發佈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政策措施以及處置結果等,認真回應關切。

從這個角度講,四川省紀委監委介入調查只是回應的開始,我們期待也堅信紀委監委部門能夠給出一個讓大家滿意、有說服力的調查結果,廓清網民質疑的焦點。也唯有此,一起輿情事件才能圓滿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