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17世紀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向“地球”上所有數學家提出一個挑戰性的數學問題

那麼這問題是這的:有兩個不同高度的點,A點在B點上方,並且A不在B的正上方。有一小球要從A點滾落到B點,不計一切阻力,僅受重力作用,問:哪種滾落路徑耗時最短?

這就是“最速曲線”問題!

可能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從A到B的直線路徑,因為兩點間直線是最短嘛!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然事實卻不是這樣,當時歐洲的數學家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去求解但依舊沒有收穫,只有伯努利兄弟本人知道答案,後來在英國的牛頓聽一朋友說(作為物理學家,數學家消息速度有些落後啊),才知道有這麼回事,於是當天忙完造幣廠的工作,晚上回家,想了一夜,第二天答案就解出來了!(可見當時牛頓雖然在做廠長,但是數學能力依舊強悍!)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然後下面就提供一個“粗糙簡陋”的數學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看下)

①我們以下落的位移方向建個直角座標系,向右是x正軸,向下是y正軸,A點與原點重合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②在整個過程中,能量守恆,勢能化為動能,那麼瞬時速度易得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③對於小球的路徑,設為r,那麼每段極短的路徑就為dr,容易知道,dr可以分為dx和dy兩段分位移,得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④將時間積分後,得到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⑤對上面的泛函式,進行一系列解算,就能將軌跡方程得出,如下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發現這個耗時最短的軌跡正是擺線的一部分,而擺線就是下面圖片裡的紅色軌跡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這個最速曲線還有一個稱呼:等時曲線,這一點就很牛了,意味著:意思咱們把小球放在曲線的任意一點上,它最終到達B點的時間都是一樣的!

困擾歐洲數學家半年之久的難題,牛頓只花一夜秒殺!(科普)

將數學用於物理研究,天生一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