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系統性完成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調研

為貫徹落實省委“把治蜀興川各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把四川法治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重要指示,歷經20多天實地調研和各市(州)共同參與,由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編寫的《四川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調研報告》,於5月17日定稿結題。報告系統總結四川基層治理5方面顯著成效,提煉10條經驗啟示,分析當前面臨的6個挑戰和9個突出問題,梳理8個方面對策建議,提出開展“法治頭雁”等7個專項行動。這是我省首次系統性完成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專題調研。

開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調研,是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今年初確定的一項年度重大任務。從3月下旬開始,省依法治省辦組織4個組分赴11個市(州)、20個縣(市、區)、32個鄉鎮(街道)、34個村(社區)開展調研。在4月全省“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啟動後,隨即安排11個市(州)以問答清單方式總結經驗、找準問題、理清思路、完善舉措。在“下上聯動”“縱橫結合”基礎上,形成這份1.6萬字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指出,四川省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牽住基層黨組織建設“牛鼻子”、種好基層群眾自治“責任田”、築牢基層依法治理“壓艙石”、用好基層以德治理“潤化劑”、打好基層多元共治“組合拳”。省依法治省辦出臺《關於統籌開展依法治理示範創建工作的意見》,四川法治示範縣創建數居全國第一,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數居全國第二;2017年全省群眾法治滿意感達94%。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梳理出9方面的突出問題。”課題調研組負責人舉例說,有的基層關係沒有理順,有的基層資源沒有整合到位,一些治理主體發揮作用不充分,有的治理要素保障不夠,加上基層治理基礎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造成個別地方或基層部門存在“吊腳樓”“燈下黑”“大呼隆”“兩張皮”現象。

“推動法治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落地見效為終極目標,調研組經過反覆論證研究,從建立機制、提高能力、補齊短板等8方面提出具體對策建議,集中開展“法治頭雁”“法治破難”“法治浸潤”“法治護航”“法治創新”“法治堡壘”“法治保障”7個專項行動28項具體工作。省依法治省辦課題組負責人說,我們紮實開展專項行動,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