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土地迴歸中國花了將近130年,曾經左宗棠出兵也沒拿回來


2010年4月27日,中國和塔吉克斯坦簽訂《關於中塔國界線的勘界議定書》,塔方實際控制下的薩彥闊嶺以西1158平方公里土地劃歸中方,確定兩國國界24個界點,豎立界標93個、界樁101個。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為了這一塊領土能夠重新回到中國的版圖中,花費了128年。這一片領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所稱的“不周山”。在《山海經》中就有過“西北海之外,大荒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而且在唐朝的時候,這裡就被定為安西都護府的轄區。稱為“帕米爾”而到了清朝的時候,這裡的準格爾蒙古族逐漸變得強大,而且不僅附近的部落都臣服於準格爾蒙古族,準格爾蒙古族還和塔吉克人有著聯繫。

後來又發生大小和卓之戰,到了乾隆時期,雅爾哈善率領一萬大軍平叛大小和卓,在成功平叛後,乾隆親筆題書《聖武記》,將其刻成石碑後立於帕米爾高原。

到了近代,清朝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國力衰弱,而此時,沙俄乘火打劫佔領了我國巴彥卡什東南的地區。但是就算沙俄乘火打劫,此時的帕米爾還是屬於中國的領土,還在中國的版圖中。

到了1884年,沙俄又動起了歪心思,把中俄的分界線做了手腳,在烏孜別裡山口處畫出了一個三角形區域,人為了形成了一塊充滿爭議的地區。然而還沒有等清政府和沙俄簽訂相關條約,沙俄便迫不及待的出兵佔領了帕米爾高原。而且英國也蠢蠢欲動,從殖民地印度開始向中國的新疆西藏地區滲透,而後沙俄和英國徹底的強佔了帕米爾地區。


而且就算當時的左宗棠出兵新疆也沒能從沙俄和英國手中把帕米爾奪回來。但是清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帕米爾地區已經不再歸屬中國。直到2010年,中國才是把這塊已經脫離祖國母親近130年的領土收了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