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瑪滑鐵盧:連年虧損 在華錯過最佳發展期

安德玛滑铁卢:连年亏损 在华错过最佳发展期

曾在市值上名列美國第二大運動品牌的安德瑪,近年來不斷遭遇業績滑鐵盧。根據安德瑪日前發佈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9%至11.9億美元,而淨虧損較去年同期的230萬美元擴大至3020萬美元。業內人士認為,國際市場是未來安德瑪的新增長點,特別是中國市場。但也有分析提出,由於安德瑪進入中國市場較晚,已錯過最佳發展時期,未來安德瑪需要加速線下門店的佈局,擴展電商業務,才可能在中國站穩腳跟。

業績連年下滑

據瞭解,安德瑪淨虧損的擴大是由於公司重整費用花費了3750萬美元所致。從市場角度看,安德瑪北美銷售下滑0.4%至8.68億美元。但國際市場銷售上漲27%,主要由亞太地區營收增長所帶動,目前國際市場佔安德瑪總銷售額的24%。

這並不是安德瑪首次在一季度出現虧損。根據此前財報顯示,2017年安德瑪一季度營收增速跌至個位數,並首次出現淨虧損。且不只是在一季度利潤方面的虧損表現,安德瑪去年全年的業績也處於低迷狀態。數據顯示,2017年安德瑪總收入為49.77億美元,同比增長3.13%,虧損達4826萬美元,淨利潤同比下滑75.6%。相比2013-2016年業績的快速增長,2017年可以說是安德瑪較為動盪的時期。

安德瑪業績大幅下滑的主因是由於北美市場業績的收窄,北美市場是安德瑪發展的核心市場,業績最佳時期曾一度超越阿迪達斯成為美國第二大運動品牌,但安德瑪沒有及時捕捉消費者喜好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安德瑪在2017年年度業績報告中表示,“由於消費者對不同類型、不同品牌運動產品需求的變化,導致可能無法接受我們的新產品,我們未來的成功部分有賴於對這些變化的把握”。

在華門店有限

北美市場的失利或將讓安德瑪更加重視起中國市場。安德瑪創始人兼CEO凱文·普蘭克在2015年時曾提出,未來5-10年內,中國將成為重點進軍的市場,將力爭把中國發展成為安德瑪第二大自營市場。但根據安德瑪官網“UA線下門店”板塊顯示,截至2018年5月2日,安德瑪在華市場的線下專賣店僅為223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迪達斯官網上顯示的在華門店數量超過1萬家,國產品牌安踏也有超過1萬家線下店。

實際上,在中國市場的賽道上,安德瑪已經落後一程。耐克、阿迪達斯為安德瑪長期以來的競爭對手,但前兩者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均較為出色。其中,最大競爭對手耐克早在1980年就進入中國市場,而阿迪達斯也於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此外,阿迪達斯2017年在中國區創下29%銷售增長紀錄,中國區成為該集團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並在2018年將上海設為亞太區總部。

不僅如此,國產運動品牌近兩年發展也很迅速,安踏的市值已超過1200億港元,約968.2億元人民幣,遠超安德瑪68億美元的市值,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這也意味著,在國際品牌夾擊、國產品牌崛起的雙重因素下,安德瑪要在華打好翻身仗並不容易。

需強化中國設計

安德瑪在中國市場發力,還需要做更多功課。“面對連年下滑的業績,企業也需不斷做出調整。”服裝行業專家、獨立服裝師馬崗表示,不只是安德瑪,近兩年來運動品牌業績都有所下滑,例如耐克2018財年三季度北美收入下滑了5.6%至35.71億美元。但相比之下,耐克和阿迪達斯早已拓展中國市場,彌補了部分虧損的業績。馬崗認為,安德瑪已經錯過在中國市場的最佳發展時期,但現在挽救也來得及。

對於運動品牌而言,中國市場擁有較大潛力,安德瑪更注重專業運動領域的群體,但品牌的市場份額比較小,相對已經發展20多年的老牌運動企業,名氣較弱,在店鋪數量和市場營銷認知度上都需要調整。

馬崗表示,未來安德瑪如果想發力中國市場,要從自身設計著手,除了外形設計,還要調整舒適度甚至尺碼,精細到鞋體腳背的寬度、弓背的高度和彈力等,使專業性的標籤更深入人心,讓更多非專業消費群體瞭解這個品牌。

·END·

安德玛滑铁卢:连年亏损 在华错过最佳发展期

新消費

由《中國經營報》快消連鎖版組打造

挖掘消費行業新趨勢、新機會與新模式

打造快消業與連鎖業上下游良性聯動的新型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