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軍迷,不光有軍隊現役及退役官兵,更多的是從沒進過軍隊但是對軍隊有特殊情節的軍事愛好者,軍迷不僅僅是一個人群的特稱,更是一種情懷。

軍迷不分地域,不分種族,只要你熱愛,單純的熱愛,可以是國外的軍迷,也可以是祖國軍事的軍迷,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單純的熱愛,接觸過很多朋友,其中不缺乏真材實料的兵者,也有軍事愛好者,都是單純的熱愛。

熱愛軍事,交流,即便有些限制,但是依然阻擋不了我們對待軍事的熱愛,但是有些時候,會經常遇到一些比較無奈的問題,例如:“你身上穿的迷彩,和那些民工差不多啊...”

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而且不只是一次,先不說別的,就算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兄弟,那又怎麼了?在什麼樣的工作環境就要穿著什麼樣的服裝,這是人之常情,沒必要什麼都特定的指某個群體,你說是不是?而且都是靠本事吃飯!

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被對方說成“民工迷彩”的時候,內心毫無波瀾,畢竟他們還太年輕。

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情後,會無奈笑一笑,簡單的解釋兩句後,便不再說什麼,因為和對方說一些專業知識,他聽不懂;說了,他又會覺得你是在裝逼,穿著迷彩,既然這麼喜歡為什麼不去當兵呢?

對於這種情況,我相信不僅僅是軍迷的這個圈子,無論是哪一個領域,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但是你還有不好去說什麼,畢竟是熟悉的人,不好說什麼,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你,你該如何回應對方呢?

一:軍迷們對小鮮肉嗤之以鼻?

奇怪的是,在如今的文化市場上,如果有哪位演員被人稱作“小鮮肉”,被稱呼者不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非但演藝人員如此,一些影視製作方居然也把選角“小鮮肉”當作打拼市場的必要一環。……如此推波助瀾,於是,一大批有顏值無價值、有市場無思想、有意思無意義、養眼不養心的作品,便成為市場追逐的可悲時尚。(引自《解放軍報》)

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本來是想讓男性題材的作品吸引一些女性群體來觀看。沒想到卻適得其反,連原本的男性用戶都不買賬了:“沒個男子漢樣、這是在侮辱軍人形象”等評論層出不窮!

更讓人蛋疼的是這些鮮肉們的演技實在是沒幾個能讓滿意的,作為演員,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做的一塌糊塗,也沒有那些老戲骨們敬業精神,卻拿著天價的片酬。

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任何一部文藝作品,都潛移默化地在滋養著社會大眾的精神世界。一部張揚英雄主義的軍事題材作品,就應該像大鵬展翅那樣振作,像鐵馬奔騰那樣昂揚。

真正的軍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金戈鐵馬的硝煙中薰陶出來的。軍裝不是演出服,如果你不擔責任、不彰顯勇氣,你就不是合格軍人。從這個意義上說,透著一臉脂粉氣的“小鮮肉”,無論顏值多麼高,都無法掩蓋媚俗的空虛,它不應該成為時尚,更不應該為影視領域所競相追逐。(引自《解放軍報》)

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如果說影視劇讓軍迷對小鮮肉產生不滿的既有情緒,文化市場上普天蓋地的小鮮肉宣傳更則如同上澆油一般,大大加重了這種情緒,軍迷群體的“硬漢需求”如同失聲一般。

二:軍迷群體熱愛和追崇的又是什麼呢?

影視劇中什麼樣的形象才是軍迷群體的需求?《戰狼2》的成功也能印證了一個結論:在這個男人越來越娘,“小鮮肉”霸屏,陽剛之氣成為稀有之物的時代,充滿陽剛之氣的硬漢形象才真正值得男人們信服!

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你終於打敗了娘炮男

《戰狼2》中吳京飾演的冷鋒就是典型的硬漢

硬漢和軍事都鐫刻在軍人的血液裡!

陽剛的外表,硬朗的線條,強硬的手腕,剛烈的性格……硬漢總是不服輸,硬漢永遠不會滅亡!硬漢形象總是充滿獨特的個人魅力!

其實很大程度上,男性對硬漢的嚮往是出於本能的,這種原始的對強者的崇拜,事實上鐫刻在每一個男性的DNA之中。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內在的邏輯,便是一種對強者的追求。這種情緒鞭策每個士兵奮勇殺敵、建功立業,最終成為能駕馭強大力量的強者。領導軍隊打敗另一支軍隊,更是從實踐上證明了軍隊和統帥本身的強大力量。

穿上迷彩就是軍迷?你們真的瞭解什麼是軍迷嗎?

圖: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

軍迷是男性群體中最為熱血的一群人。

在現代社會,軍迷更是力量崇拜的急先鋒。

他們崇拜並渴望擁有強大的力量,內心充滿熱血,熱衷挑戰、突破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