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中國三代核電不能再等!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三代核电不能再等!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三代核电不能再等!

日前,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在北京舉辦“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並在論壇期間發佈了《我國三代核電發展戰略價值研究》。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三代核电不能再等!

三代核電走向世界

“現階段核電發展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核電發展的重心從傳統的核電大國轉向以中國為主要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二是核電技術升級改造的步伐加快,三代核電機組已成為全球在建核電的主要機型。”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政策研究組組長、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黃峰解讀上述研究成果時表示。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三代核电不能再等!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在運核電機組448臺,總裝機容量3.91億千瓦,分佈在3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擁有在運機組前三位的分別是美國(99臺)、法國(58臺),日本(42臺)。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在運核電機組37臺,總裝機容量3581萬千瓦,位列世界第四,在建規模位列世界第一。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預測顯示,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可能達到8.71億千瓦。世界核協會預計,到2050年世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千瓦。經合組織核能署和國際能源署預測,2030年世界核電裝機容量5.43億千瓦,2050年將達到9.3億千瓦。

“雖然不同的機構預測數據有所不同,但均認為未來全球核電的裝機容量會有顯著增長。” 黃峰指出。

在國際核電市場需求增長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核能發展的熱點地區。

“目前世界上79個國家有核電發展計劃或規劃,計劃新建核電機組157臺,容量162.1GW;規劃新建核電機組351臺,容量401.9GW。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電發展占上述新增規模的70%以上。” 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在論壇發言時指出。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我國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一期工程4臺機組已全面建成,採用華龍一號的卡拉奇K2、K3項目已開工、恰希瑪核電5號機組商務合同也已簽訂。而且,華龍一號已進入英國通用設計審查第二階段,採用華龍一號技術的英國BRB項目已開啟地質勘查。此外,我國還與阿根廷、沙特、土耳其、埃及、美國、捷克等國分別簽署有關協議,開展了核電和相關領域合作。

目前,我國大陸在運的37臺核電機組在技術層面都屬於“二代”或“二代加”,在建20臺機組中,一半屬於第三代技術,包括4臺華龍一號、4臺AP1000以及2臺EPR機組,“十三五”甚至“十四五”期間新建機組的主力堆型也將是三代堆型。

“我國核電已經實現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術跨越。” 黃峰介紹,“目前,三代核電具備了批量化建設的條件。預計今後一個時期每年將開工6-8臺三代核電機組。”

競爭激烈補齊短板

迎來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中國三代核電出海之路仍面臨挑戰。

“世界核電正在回暖,核電市場有發展空間,俄羅斯、美國、法國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王壽君在分析當前我國核電發展形勢時指出,“我們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核電為龍頭,推動核全產業鏈走出去,帶動核燃料、工程管理、技術服務、裝備製造走向世界,不斷提升中國核工業在世界舞臺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我國三代核電發展戰略價值研究》也指出,一些傳統核電大國的國內市場空間有限,而國際核電市場的總需求也不旺,海外核電市場競爭激烈。

除國際競爭外,我國三代核電發展自身也存在諸多挑戰。

上述研究報告指出,我國自2016年以來未核准新核電機組開工建設,國家“十三五”電力規劃確定的“裝機5800萬千瓦,在建3000千瓦”裝機容量目標完成存在較大的困難。其次,我國是國際核電市場的後來者,在三代核電“走出去”的初期階段,需要有建設週期和運行驗證,而且目前在建的三代核電首批項目都承擔了技術驗證和工程示範的任務,需要後續項目分攤相關研發收入。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