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發展分佈式需構建誠信體系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发展分布式需构建诚信体系

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2018年資質管理工作要點》,明確將“深入推進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列為重點工作。

面對分佈式光伏、家庭光伏的迅速增長,以此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分佈式發展日益迅猛。在這一過程中,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使用壽命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

文丨姚金楠

中國能源報:目前分佈式光伏迅速發展,您覺得這一過程中,智能化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徐錠明:分佈式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然方向。第一次工業革命形成的能源體系是集中生產、集中分配。而新的工業生產所形成的能源體系屬於分散生產、聯網共享。

未來,分佈式能源的發展也必然走向智能化。特別是在電力行業,未來發展必然是信息化、數字化、聯網化、共享化。這也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創造了條件。

當前,我們的電力生產是“即發即送即用”,未來將會變成“即用即送即發”。此前澳大利亞南部一個電廠發生事故,在140毫秒內1000公里以外的電便送過來了,操作人員甚至還不知情。

在傳統電力生產的情況下,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電廠停電啟動新的電機,至少需要10-15分鐘。所以光伏領域,分佈式趨勢是必然的,智能化更是必然的,整個能源工業都要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中國能源報:目前分佈式能源在扶貧領域應用廣泛,許多農戶也會做屋頂光伏,我們應該怎樣保證這類光伏產品的質量?

徐錠明:應該說目前國內大部分農戶家中的分佈式光伏發電做得還不錯,但確實也存在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

趕工問題大量存在造成了部分電站質量不佳,很難保證20-25年的正常使用。此外,許多農戶缺乏專業知識,無法進行及時的維護。

針對扶貧電站,政府要在其中發揮監督作用,完善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管流程。

此外,政府還應與地方電力主管部門聯合起來對扶貧項目涉及的分佈式電站加強監管,確保電站在正常的壽命期內充分發揮作用

中國能源報:屋頂結構各異、安裝水平不一,如何保證戶用光伏市場的良性發展?

徐錠明:這個問題其實涉及能源發展的新格局。未來,數以千百萬的建築物都將變成能源生產單位

這時,相關的建築標準也將面臨重新修改。要讓更多的建築物能夠安裝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形式。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建築還不符合這個條件。

以此為基礎,在保證組件、支架等產品質量的同時,未來還需要不斷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延長使用壽命

例如現在我國家庭光伏電站要求和承諾的壽命在20-25年,但建築的壽命可能是50年、70年甚至更長,如果越來越多的建築物成為發電單元,產品的壽命也應該最大限度地與之匹配。

此外,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安裝施工水平,其中還存在一個根本性問題,即能源生產的誠信體系建立。

例如很多時候最低價中標就不夠科學

特別是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分佈式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就更加需要一個誠信的產業鏈。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目前我國能源生產在建立誠信體系的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環節需要加強呢?

徐錠明:我認為首先必須要有公正、獨立的第三方認證體系。無論是組件、逆變器,還是安裝、運維的操作工人,產品和服務要有公信力和吸引力,必須有客觀公正的第三方進行認證檢測。

坦白地講,這個體系在我國還不夠健全,有些檢測認證受到企業利益、地方保護甚至強勢個人等多方因素的左右,這是很大的隱患和問題,我們已經在很多項目上吃過虧

檢測認證體系要想得到行業的認可、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必須要是獨立公正、公開透明的

,這也是我國能源革命等應有之義。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