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金庸頭號粉絲,還娶了小龍女?卻成了最懂古龍精髓的導演!

據說,在導演界有這樣一句話:拍金庸大富大貴,拍古龍無家可歸。

他是金庸頭號粉絲,還娶了小龍女?卻成了最懂古龍精髓的導演!

這句話也許有誇張的成分,但話糙理不糙。

這麼多年來,我們看到了很多由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其中亦不乏經典之作,比如我很喜歡的李連杰版倚天屠龍記。

但古龍的小說,似乎甚少有搬上熒幕的作品。偶爾有那麼一兩部,也往往慘淡收場,也正因如此,才讓導演們有了“拍古龍拍一部死一部”的經驗之談。

其實也不能怪導演,相較於金庸,古龍的作品確實更考驗導演。

金庸的小說趨於寫實,情節完整,結構清晰。又加上金庸自身做過編劇,原著舞臺感就極強,作品拿過來就可以拍。

可古龍截然相反,他的作品更注重意境。吸引讀者的,也正是那些簡短有力的語言風格,詭異又充滿懸疑的情節,可這東西怎麼可視化?

古龍筆下的打鬥,都是跳幀式的,什麼陸小鳳白光一閃夾住了葉孤城的劍,李尋歡白光一閃就把上官金虹秒了。看書的時候覺得酷炫,你讓武術指導怎麼拍?

意境和留白是古龍的特點,而這兩樣最是難拍。

古龍的小說,正像一部沒有和絃的古琴譜,導演必須要重新編配,還得襯得上他的味道。

幸好,曾經有這麼一個導演,無限接近古龍精髓。

他是金庸頭號粉絲,還娶了小龍女?卻成了最懂古龍精髓的導演!

他叫楚原。

楚原最早是拍粵語片,1973年他交出一部《七十二家房客》,用包租婆又禁水引發的小市民喜劇,擊敗了當時如日中天的李小龍和《猛龍過江》。

之後粵語片式微,楚原拍了一段時間文藝片,票房不甚理想,便想拍《天龍八部》。

結果開鏡當天,公司高層到片場撕爛通告不讓他拍。一句“誰讓你拍?虧本你賠得起嗎?”,讓楚原至今提起仍難以平靜。

可是有一句話說得好,每個人的命運都有各自的時區。沒有拍成天龍八部,卻意外得到了接拍《流星蝴蝶劍》的機會。

後來楚原回憶說,你看我娶老婆都娶小龍女(南紅是第一任小龍女)就知道啦,我一直是金庸的擁躉,被倪匡推薦古龍的小說時,其實當時根本沒看過那故事,但九個月來劇本都不通過,別說《流星蝴蝶劍》,就是《老鼠田雞蛇》,有戲拍,我都拍。

機會得來不易,更要精益求精,當時流行兩大派,一派是拳拳到肉的李小龍,一派是張徹《獨臂刀》這種兄弟情義黑白分明的武俠世界。

而楚原,為古龍小說尋求了第三條路。古龍寫作時受《教父》等西方作品影響不小,楚原抓住這一點,淡化當時主流的暴力美學和血漿殘肢,突出人心難測,加強劇中敵我難辨,利益背叛的戲劇性,營造出另一個處處都是險境的武林。

另外方面,當時的武俠片都是主打兄弟情義,而楚原加入了不少愛情線索,為故事紅袖添香。

他是金庸頭號粉絲,還娶了小龍女?卻成了最懂古龍精髓的導演!

他的作品,開篇通常採用畫外音或劇中人以說書人介紹式開場,聞聲而不見人,營造出神秘感,主角方才登場。

這一點,恰合了古龍小說的氛圍意境,其優點後來也被布袋戲發揚光大。

就這樣,由楚原執導、古龍原著、倪匡編劇,這三位桀驁不拘的才子的黃金組合,拍出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之作,捧紅了狄龍爾冬升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希望之星。

直到85年古龍驟然逝世,楚原從那年起,再也不拍武俠電影。

直到多年以後,因他執導的《三少爺的劍》走紅的爾冬升,又重拍了這部古龍的經典致敬前輩。

今年的金像獎把終身成就獎頒給了楚原,他的得獎感言說“管他天下千萬事,閒來輕笑兩三聲”,恍惚間讓我看到了笑傲江湖裡“王圖霸業談笑中, 不勝人間一場”那種讓人神往的名士風采。

八十五年人生煙雲過眼,且看楚師父一臉飄逸的長髯長鬚,又何妨?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