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典型案例】

2018年4月15日,是黨的十九大後第一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2018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典型案例】

根據中央國安委和中央網信辦組織開展2018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廣西公安機關網安部門認真組織開展網絡安全相關宣傳活動,現將十八大以來廣西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打擊網絡犯罪的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案例一南寧市公安局重拳打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

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不僅嚴重危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而且與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存在密切關聯,甚至與綁架、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相結合,社會危害日益突出。

2016年8月,南寧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經過縝密偵查,成功偵破一起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歐某軍、梁某、歐某勝、陸某平、馬某斌等5人,繳獲電腦、無線上網卡、銀行卡一批。

經瞭解,該團伙作案分工明確,從2016年5月份開始就長期聚集在一起進行銀行卡盜刷犯罪行為。歐某軍、梁某、

歐某勝三人主要進行銀行卡盜刷,陸某平主要負責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馬某斌負責取款提現。犯罪嫌疑人多次利用QQ在群搜索中搜關鍵字,以商業合作為由,騙走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號、持卡人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預留手機號碼五類信息後,對銀行卡進行盜刷。馬某斌還供述,其在6月開始幫盜刷銀行卡作案團伙取錢,前後一共取過大概8萬元,從中獲得百分之十的佣金。目前,歐某軍等5人已被賓陽檢察院批准逮捕。

【2018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典型案例】

案例二:南寧市公安局千里追擊偵破新型軟件詐騙案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生出各類應用軟件,網上購物、移動支付等在給群眾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也為犯罪分子提供了違法犯罪的溫床,他們利用新型軟件的漏洞,對群眾進行詐騙。

2017年2月以來,南寧市江南區各派出所陸續接到多名貨運司機報案稱在一個貨運信息的“貨車幫”APP軟件中,被人假借提供貨運信息而被騙取支付信息中介費用。短短一個多月裡,頻頻發案30多起。

短期內發生同類型手法的詐騙案件,引起南寧市公安局江南分局網安民警的注意。為儘快偵破此案,挽回貨運司機的損失,防止更多的人上當受騙,江南分局網安大隊匯同分局刑偵一大隊組成專案組對案件進行偵查。專案組經過對案件受害人的詳細回訪,以及多日的前期摸排,掌握了這夥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規律、藏匿地點。6月7日,專案組連夜趕赴嫌疑人藏匿地點廣東東莞,並與當地兄弟單位取得聯繫請求協助開展工作。經過多日的偵查分析,以及外圍的走訪調查,終於鎖定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在東莞市寮步鎮。

2017年6月13日,專案組經過前期的偵查摸排工作,在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後展開抓捕,最終在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某出租屋抓獲黃某清、黃某欽,在虎門龍眼路附近抓獲另外兩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黃某國、蔡某紅。

至此,這一利用新型軟件詐騙貨運司機的系列詐騙案終於告破,犯罪嫌疑人黃某國等人也已被送往南寧市第一看守所羈押。

例四:柳州市公安局破獲部督“4·18”特大網絡販槍案

2017年4月,柳州市公安局專案組在公安部、區公安廳統一指揮下,經過11個月的縝密偵查,輾轉全國十多個省(市),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的“4·18”涉槍專案,摧毀了一個由境外操縱,藏匿於柳州市,並以柳州市為重要中轉地的跨國跨省販賣國外軍用制式槍支犯罪團伙。共搗毀加工、儲存槍支及槍支零部件的倉庫2個,用於製造槍托的工具設備5臺,抓獲買賣槍支犯罪嫌疑人66人,查獲各類制式槍支60支、仿64手槍1支、氣動力槍支33支,各類制式子彈10723發、氣槍鉛彈17619發,製作彈藥用火藥1.7公斤,手雷2枚、爆炸物1箱,制式槍管、槍身、彈匣、機匣、槍栓、槍機、瞄準鏡等槍支零部件一大批。該案的成功偵破,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案例五:桂林市公安局多警聯合,偵破部督“3.01”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專案

2013年3月8日,公安部通報稱:桂林市“陳某”在互聯網上公然倒賣居民二代身份證,數量較大,且所倒賣的身份證均系他人遺失或被盜後的真實證件,社會危害極大。公安部將該案列為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部督案件,要求廣西迅速偵破此案,並擴線打擊相關違法犯罪活動。3月12日,桂林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由治安管理支隊、網安支隊、技偵支隊等單位民警組成的專案組,對該案各個階段的偵破工作進行統一部署。

桂林市公安局網安支隊迅速抽調支隊精兵強將成立了專案工作小組,多次組織專案民警召開案件分析會,對每一步的案件偵破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指導制定出了一套完備的工作方案。偵查員對嫌疑人留下的線索進行細緻的互聯網摸排,發現其大量待出售的二代居民身份證照片以及出售身份證的廣告。

2013年3月27日晚,專案組判斷抓捕時機已經成熟,兵分四路,成功抓捕涉案的四名犯罪嫌疑人。28日凌晨,桂林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偵查員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在抓捕現場連夜對所有的涉案計算機、U盤、手機等進行了現場取證,共取回臺式主機箱6臺、筆記本1臺、U盤2個、手機5部。

案例六:桂林市公安局破獲特大部督製售假冒“美的”商標的商品案

2013年6月,桂林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發現桂林市有人通過互聯網購買並銷售大量“美的”產品,通過摸排,發現其於桂林市疊彩區大河鄉百業商貿物流城5棟8-10號有實體店,所賣全是假冒“美的”商品。

通過調查發現賣家在廣東佛山市順德區,辦案民警立即趕往佛山市。秘密調查後,基本掌握了從事生產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犯罪活動的嫌疑人員徐某貴等人的基本情況、真實身份以及完整的組織結構關係,共排查出廣東生產廠家2個,銷售窩點5個,生產銷售人員20餘人,查出涉及桂林本地售假經銷商10餘家,並全部落地查證,查出不少涉及其他省份的售假經銷商。

桂林市公安局決定向公安部申請發起集群戰役,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廣東、廣西、湖南等省市聯合行動,統一收網。6月27日,廣東順德搗毀7個製假窩點,當場抓獲徐天貴等犯罪嫌疑人27名,現場查獲假冒“美的”電風扇1045臺,電磁爐170臺,其他假冒“美的”產品85臺,帶有“美的”註冊商標的電磁爐面板200個、底盤1790個、條形碼45000個、不乾膠標識16000個、紙箱783個、說明書18000本、合格證10560個、銘牌12940個、3c認證42000個、能效標識900個、製假設備、原料等物品一批。涉案價值約1500多萬元。桂林市成功搗毀銷售假冒“美的”家電產品的犯罪團伙7個,各縣搗毀銷售窩點8個,當場抓獲管文輝等犯罪嫌疑人14名,查獲假冒“美的”牌電磁爐421臺,假冒“美的”牌電風扇635臺,假冒“美的”牌電熱水器86臺,假冒“美的”牌電水壺243臺,共計1385臺,桂林市總涉案金額520.3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10.76萬元。

案例七:河池市公安局成功偵破黃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7年6月,河池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工作中發現,黃某在網上大肆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其中包括公民的身份證、住址、聯繫電話等信息。經過周密偵察,公安機關於2017年8月21日將犯罪嫌疑人黃某抓獲。在犯罪嫌疑人黃某的儲存介質中共發現各類公民個人信息7億餘條,其中包括有公民詳細姓名、身份證號、住址、電話等的公民個人信息2000餘萬條,數量特別巨大。目前犯罪嫌疑人黃某已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案例八:崇左市公安局破獲部督“7.27非法獲取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7年7月26日,崇左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協助重慶市城口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偵辦“鄧飛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的涉案嫌疑人藍某培時發現,其租住的房間(崇左市城南新區憑祥小區)內有6臺計算機正在運行,計算機中存儲有海量的公民個人隱私數據。因藍某培自稱懷有身孕,重慶警方對其進行訊問後採取了取保候審措施,並將其使用的手機1部、移動硬盤1塊及臺式計算機硬盤1塊扣押。

根據現場勘查發現,網安支隊判斷藍某培的丈夫何某華及小姑何某慧有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經對兩何傳喚調查發現,涉及公民信息的數據主要為境內外郵箱賬戶及密碼,數量達數億條,涉及國家包含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荷蘭、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等。經審訊,犯罪嫌疑人何某華、何某慧對涉嫌收售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供認不諱。2017年7月29日,何氏兄妹因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被江州分局刑事拘留。

偵察發現,該團伙屬於典型的“洗信”團伙,通過各類網絡渠道購買了海量(數億條)的國內外網站郵箱賬戶和密碼,然後用專業工具進行處理,篩選並驗證出賬戶、密碼正確的信息,再將篩選過的用戶數據進行打包銷售。隨後,崇左公安機關對涉及廣西的犯罪嫌疑人進行抓捕,共抓獲嫌疑人7名,移送起訴4人。2018年1月,公安部專項辦將該案評為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專項行動全國十大精品案例之一,獲得全國通報表揚。

案例九:崇左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破獲部督“305案”

2016年3月,公安部接到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海關移民執法局的線索通報,稱有中國網民涉嫌在互聯網上傳播兒童淫穢信息(美方並不掌握實際行為人)。根據美方通報線索,公安部迅速部署廣西開展調查。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網安總隊將案件相關線索通報崇左市公安局網安支隊,要求立即開展核查。

從線索圖片判斷,案發地大概範圍在寧明縣寨安鄉範圍。專案組在村中逐戶逐人排查,發現三個女孩與圖片中的被侵女孩的相貌、衣著特徵高度相似,而且,其中一名女孩的衣著一模一樣。經過多方面的認證,專案組斷定黃某安有重大作案嫌疑。

3月6日下午,專案組在黃某安家中將其抓獲。經依法訊問,黃某安對性侵幼女的事實供認不諱。供述稱,從2010年5月份開始就實施了性侵幼女(年齡在5-6歲之間)的犯罪行為,性侵猥褻女童6人(其中強姦4人,猥褻2人)。嫌疑人黃某安的手機、內存卡上,拍攝存貯了大量的視頻及圖像資料,共享到QQ群及115網盤、360網盤供網民交流,獲得群主獎勵一臺手機,話費獎勵通過網銀轉賬或現金獎勵,共約4000多元,並供述為其提供利益的群主的手機號、QQ號及網絡暱稱。

經過對嫌疑人黃某安提供的線索進行深挖,初步確定了江蘇朱某兵和貴州蔡某海有重大涉案嫌疑,並將有關情況上報公安廳和公安部。公安部領導責令公安部網安局組建專案組開展偵察工作,公安部專案組對涉案數據進行分析,梳理涉案QQ號共涉及全國30個省、直轄市的500多名涉案對象,全國各地先後抓獲了近200名違法犯罪嫌疑人。

該案為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移民執法局第一例與中國合作的成功案例,也是2015年中美打擊網絡犯罪以及相關事項高級別聯合對話機制建立以來,兩國執法機構在線索協查、案件協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之一。

案例十:賀州市公安局破獲“5.19”龍愛量子網絡傳銷案

2017年,賀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偵察發現,以林某慶、郭某崇等人為首的龍愛量子產業(深圳)有限公司通過龍愛物聯網量子生活商城平臺,利用投資產品可獲贈積分、實現數字金融共享為名,以收取入門費並以高額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為誘餌,以提供推薦獎、對碰獎等獎勵作為計酬依據,吸引大量參與者進行註冊投資,引誘會員不斷髮展下線人員,從中騙取鉅額財物,涉嫌非法傳銷。賀州市公安局立即立案調查,該案件涉案價值175億元、涉案會員數達190多萬人,是僅次於“善心匯”專案的網絡傳銷大案,同時也是廣西第一起雲計算環境下的網絡傳銷案件。目前,共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40餘人,凍結公司及個人賬號185個,凍結資金16.25億元,查扣後臺服務器數據及電子檢材一批,查獲倉庫2處,查封量子產品46類約219萬餘件。

案例十一:北海市公安局破獲“10.16”特大部督傳銷案

2012年1月5日,北海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工作發現,有網民用暗號在談論資本運作,北海警方盯案不放,通過細微的線索,歷時一年多的艱苦偵查,成功破獲“10.16”特大部督傳銷案,該案涉案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是傳統傳銷結合網絡技術的新型特大傳銷案,也是迄今為止北海市破獲的最大一起傳銷案件。截止2012年12月31日,專案組民警先後在吉林、北京、貴州、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成功抓獲了包括此傳銷體系源頭人物劉子強在內的犯罪嫌疑人70餘名,凍結傳銷資金5300多萬元,扣押小轎車6輛、手提電腦50多部、手機、照相機、攝像機、銀行卡(折)一批,一舉剷除了盤踞在北海乃至全區長達三年的特大新型傳銷體系,有效威懾了傳銷違法犯罪份子的囂張氣焰,用強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告訴那些還存有僥倖心理的傳銷分子,北海不是傳銷的天堂。“10.16”傳銷案入選了公安部“2012年精品案件”。

案例十二:梧州市公安局破獲“12

20”系列電信詐騙案件

這一系列類似的案件發生後,梧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啟動多警種合成作戰機制,投入警力全力開展案件偵查工作,併成立了由網安支隊、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刑偵支隊、萬秀分局、技偵支隊等單位組成的專案組,共同開展分析研判工作。在對相關案件進行彙總串並以及對案件的涉案資金流、通訊流及各項涉案信息進行篩查後,發現了一個龐大的網絡詐騙組織,以哈爾濱為機房,遙控梧州、廈門等地“香鍋店”進行網絡詐騙活動,組織人數高達20多人,主要針對梧州地區實施詐騙,僅梧州市受害者就超過50多人。

專案組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於2017年12月29日、2018年1月27日先後組織開展了2次集中統一抓捕行動,在黑龍江、福建、湖南、雲南、廣西等地抓獲詐騙團伙成員24人,成功打掉一個以“網約交友”為名的詐騙團伙,刑事拘留20人,核破案件50餘起,涉案金額達100餘萬元。

目前,該案尚在進一步偵查中。

案例十三:來賓市公安局破獲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來賓市公安局網安支隊與刑偵支隊轉戰廣東、浙江、內蒙古等地,破獲來賓建市以來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開創了來賓市公安機關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先河。

2016年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來賓市中心支行向來賓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報案:從公民個人徵信系統發現,合山

市農村信用社有異常頻繁查詢,懷疑有人非法操作該系統,進行非法查詢公民銀行個人信息,要求公安機關介入調查。來賓市公安局從網安、刑偵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專案組立案偵查。

辦案民警很快就鎖定犯罪嫌疑人就是某銀行職員陸某安。其利用在銀行工作的便利,非法對公民個人徵信進行查詢,後將查詢到的個人徵信報告通過QQ郵箱,轉賣給合山市某信息部的寧某和陳某燕(女)從中牟利。之後,專案組又查明桂林市蔣某佳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楊某隆是洩露的公民個人信息的二道、三道買方。8月10日,專案組在來賓合山市將犯罪嫌疑人陸某安、陳某燕、寧某3人抓獲,在桂林市將犯罪嫌疑人蔣某佳抓獲。2016年8月25日,專案組又北上內蒙古,經多方努力,最後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將犯罪嫌疑人楊某隆抓獲。經審訊,陸某安等5名犯罪嫌疑人對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不法事實供認不諱。據統計,從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2月3日短短40多天時間裡,陸某安共查詢並出售9363份個人信用報告,獲利93630元、陳某燕獲利27萬餘元、蔣某佳獲利18萬餘元、楊某隆獲利9萬餘元。

目前,寧某、蔣某佳已被判刑,陸某案、陳某燕被取保候審。

案例十四:貴港市公安局偵破部督“順利”木馬案

2015年4月28日,貴港市公安局網安警在貴港市港北區國際新小區抓獲實施QQ詐騙的張某賓等7個嫌疑人,並發現其使用“順利”木馬及“順利”木馬的後臺網址。5月4日,又在廣匯東湖城小區抓獲羅某等3個嫌疑人。經審訊,羅某等人供認其從以6000元的價格從“傑哥”購買“順利”木馬的源代碼,然後架設後臺,並以每個帳號1000元的價格賣給實施詐騙的嫌疑人。5月15日,貴港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廣東警方的協助下,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抓獲了“傑哥”(陳某輝,廣東梅州人)。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根據自治區公安廳網安總隊和貴港市公安局黨委指示,申請部督案件,併成立專案組對使用“順利”木馬實施的嫌疑人實施抓捕。隨後,網安支隊先後在崇左市、玉林市、防城港市、來賓市抓獲實施詐騙的7個團伙28名嫌疑人。

案例十五:

防城港市公安局偵破系列網絡詐騙案

2016年6月,有人通過QQ與防城港市港口區蒙某取得聯繫,宣稱可以出售考試真題跟答案。蒙某支付數百元的費用之後,對方提供了部分試題跟答案給蒙某(實際上都是假試題)。並稱,如果要看剩下的試題跟答案,需要繳納保密押金。蒙某急於拿到試題跟答案並取回押金,於是分7次向對方總共支付了28960元。隨後,對方失去聯繫。

經過防城港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縝密偵查,逐步鎖定了團伙的主要嫌疑人。2016年7月至9月,防城港警方先後在湖南省衡陽市、桂林市抓獲譚某、匡某、周某、羅某、陳某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扣押作案銀行卡6張、手機5部、筆記本電腦6臺、奧迪Q5汽車1輛、現代汽車1輛、本田汽車1輛,凍結贓款人民幣160多萬元。初步統計,有超過1000人上當受騙。

案例十六:欽州公安局偵破“宇峰公司被詐騙146萬”特大網絡詐騙案

2017年6月23日11時許,靈山縣宇峰集團公司財務人員被人冒充公司領導用QQ詐騙人民幣146萬元。6月27日12時受害人才察覺並向靈山縣公安局報案。欽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經縝密偵查,發現賓陽籍的潘某榮、潘某歡有重大作案嫌疑。6月29日7時許,辦案民警在賓陽縣賓州鎮將犯罪嫌疑人潘某榮、潘某歡抓獲,當場繳獲作案電腦2臺,電腦主機3臺,銀行卡5張以及路由器等涉案物品一大批,追回贓款15000多元。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潘某榮、潘某歡均對其結夥實施QQ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通過網絡冒充該公司“老總”向公司管理人員發送詐騙短信,套取企業相關職員通訊錄,建立一個虛假的公司管理QQ群,再把公司財務人員拉進QQ群中。隨後扮演“老總”在QQ上與公司財務人員進行交流,要求財務人員轉賬。公司財務人員信以為真,沒有核實便往他們指定的賬戶打了款。待錢轉入指定賬戶後,潘某榮、潘某歡便將錢財迅速轉移。

案例十七:欽州市公安局偵破首例涉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案件

經認定,被告人陳某浩編寫的三本電子書的內容涉及大量爆炸物品、槍支、重大殺傷性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煽動、教唆他人以暴力極端手段危害和剝奪他人生命,製造社會恐慌,具有極強的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性質,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和煽動性,極易引導人的心理和行為走向。

欽北區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人陳某浩以製作、出售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書籍的方式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其行為已構成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罪,應當以該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遂依法提起公訴。

2018年3月,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陳某浩涉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一案提起公訴,這是欽州市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首例涉嫌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犯罪案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