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說起來,魅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魅族子品牌。雖然一直以“青年良品”自居,但卻經常在某些配置上“以下犯上”,直逼自家大哥魅族的產品,因此魅友中一直也流傳著“魅藍真旗艦”這樣一句調侃的話。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不久前,魅藍正式發佈了新品魅藍 E3。它不配備了全面屏、側邊指紋識別,甚至還用上了高通的新處理器驍龍636和光學變焦雙攝。在魅族旗艦遲遲還未現身的現在,魅藍 E3似乎一不小心又跑到了準旗艦的位置。

新配方里還是熟悉的味道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拿起魅藍 E3,可能你會覺得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隨著“全面屏”的普及,各大手機廠商的產品外觀又逐漸變得相似,有了“撞臉”的可能。好在,在魅藍 E3身上我們還能看到一些魅族的經典家族設計元素,譬如一體式金屬機身和同色系一刀切的弧形天線設計等等。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比起其他廠商“迫不得已”的將指紋識別放在機身的背部,魅藍 E3的處理要討巧得多——直接採用了在魅藍S6上出現過的側邊指紋識別設計,不但終結了正面還是反面的爭端,而且還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機身的美觀。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3選2卡槽設計,全網通必然是標配,TF卡擴展也是剛需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底部的數據接口毫無意外的採用了USB Type C接口,魅藍在這方面一向是比較積極地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在這個價位的機器上,同段位的競爭者通常做法是將千元機的配置提高,從而提高價格,因此外觀工藝多半還是千元機的水準。而魅藍 E3本身就是衝著魅藍準旗艦的概念設計的,所以在外觀方面,你無須懷疑,魅藍 E3絕對能在同價位的機型中歸入漂亮的那一梯隊。即便是我們手中這最不起眼的金色版本,更不用說還有丹青配色和殲20定製版這種“妖孽”的存在了。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至於屏幕方面,魅藍E3的配備的是一塊比較常規的5.99英寸18:9的LCD屏幕,分辨率2160×1080,標稱亮度為450cd/㎡,素質方面中規中矩,並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當然,這也是目前同價位全面屏手機的普遍水準。

從mBack到Super mBack

魅藍E3搭載的當然還是自家的Flyme 6。系統方面其實並沒有太多好說的,畢竟它已經發布了一年有餘,廣泛的應用於魅族的全系列機型,是個人人都臉熟的定製系統了。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雖然系統我們已經很熟悉了,但是這次按鍵又換了個新玩法。不管系統怎麼變,魅族喜歡折騰按鍵這個習慣倒是一直沒變。從經典的小圓圈到mBack按鍵,再到這次為全面屏而生的Super mBack,短短几年間,Flyme的系統按鍵就變化了三次,這變換的速度就算是連我這個經常接觸魅族手機的人也覺得有點太快了。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輕觸、重按、上滑,雖然Super mBack操作邏輯也並不複雜,熟悉一下也能很好的適應,但是這種頻繁的變化對於普通消費者,甚至是魅友來說都並不友好,因為這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增加了用戶使用的成本。好在魅藍 E3的系統裡提供了一種折中的解決方案,可以將導航欄變為傳統的三鍵,這對從其他手機換到魅藍 E3的用戶無疑是更具親和力的做法。

當然,這裡還要小小的抱怨一下,既然都給出了三大金剛按鍵可供選擇,為什麼不順手把調整按鍵順序也一併給做了呢?希望下個版本能有些驚喜吧。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在配置方面,魅藍 E3這次也是頗有看點的,因為它配備了高通最新的驍龍636處理器。14nm FinFet,8×Kryo 260核心,最高主頻1.8GHz,Adreno 509圖形核心,與千元機普遍採用的高通驍龍625處理器相比,性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直逼高通驍龍660。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從軟件測試結果來看,高通驍龍636處理器的CPU性能大約能達到高通驍龍660的80%,Adreno 509圖形核心雖然不及Adreno 512,但是實際測試成績亦有70%的實力。再加上全系6GB LPDDR4X內存的加持,性能雖不能說“超英趕美”,但是也不必再像驍龍625的機型一樣,一進遊戲就忙著把畫質調到最低,同時也不至於對目前的熱門手遊望而嘆興。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E3的外觀絕對是漂亮的,但漂亮和實用之間向來總是要做個取捨的。為了保證機身的厚度和重量,所以魅藍E3只能放棄了大容量電池,內置3360mah的電池在目前來說只能算是平均水準,可以保證一天刷刷微博、聊聊天的日常使用,如果經常玩遊戲的話還是常備移動電源吧。

mCharge低溫快充給魅藍 E3的續航做了很好的補充,假如臨出門發現手機沒電了,那麼接上原配的充電器半小時就能補充至50%以上的電力,保證在出門的路上也能愉快的刷刷刷了。

雙攝,這次還加入了光變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之前魅藍note 6的相機已經廣受好評,這次魅藍 E3當然選擇的是將其發揚廣大——雙攝硬件升級,變為1200萬像素IMX362傳感器的廣角鏡頭+2000萬像素IMX350傳感器長焦鏡頭的組合,擁有了2.5x光學變焦的能力。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日常拍照使用,魅藍E3的相機表現不俗,Dual PD 全像素雙核對焦速度足夠快,而且對於主體的判斷也比以往的魅族機型要更準確,對焦更為果斷,很少遇到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發生。整體成像風格微微偏向於暖色系,色彩鮮豔,觀感比較討喜,在手機屏幕上有比較好的觀看效果,拿到電腦端觀看也不會令人失望。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不過,有點費解的是,魅藍 E3的拍照界面中只有2x變焦的快捷按鈕,如果想要實現標稱的2.5x變焦就只有通過雙指放大的方式。也就是說,實際上點擊2X就只是數碼變焦而已,意義並不太大。同時這也就意味著,一般情況下,魅藍E3默認只會使用廣角鏡頭進行拍攝,如果想一直啟用長焦鏡頭那就只能進入專業模式或者切換到雙攝虛化模式了。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雙攝虛化模式下,會自動啟用長焦鏡頭,此時相機的對焦性能相對廣角端要弱一些,偶爾會需要手動點擊屏幕選擇合適的焦點。照片背景的虛化效果較為明顯,主體邊緣部分也比較自然,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拍攝的物品最好和背景有些明顯的分界線,不然虛化效果可是會大打折扣的。

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魅藍 E3體驗評測:一不小心從千元機變成了準旗艦

單從產品層面來說,漂亮的外觀設計、高通驍龍636處理器、6GB DDR4X 運存和2.5x光學變焦雙攝,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魅藍 E3都是一款優秀的產品。雖然早它一步發佈的紅米Note 5使用了“水桶機”這樣的宣傳語,但個人認為,其實魅藍 E3卻更符合這個稱號。畢竟在性能相當的前提下,魅藍 E3還有著更漂亮的外觀設計以及2.5x光變雙攝,即便電池稍弱,但是20W的低溫快充卻足以補上這點短板。

既然提到了紅米Note 5,那就順帶聊聊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魅藍 E3和紅米Note 5這兩款該怎麼選?

其實我覺這個問題說起來很簡單,雖然這兩者採用了同樣的處理器,看起來非常的接近,但實際上兩者根本並不在同一個競爭段位上,因為兩者的定位並不相同。

因為全系都標配了6GB LPDDR4x運存,所以魅藍 E3的起步價格來到了1799元。雖然與頂配版的紅米Note 5定價沒有多大的差距,但是紅米Note 5卻有著多種運存可供選擇,起步價相比魅藍 E3自然是要低上許多。而且從它的市場定位和定價策略來看,紅米Note 5很顯然是針對千元機市場推出的一款產品,銷售主力很顯然是更符合千元機市場定價的4+64GB版本。

所以說,這兩者並沒有存在太大的競爭關係,除非你是在魅藍 E3和紅米Note 5頂配版之間猶豫,那麼很顯然我是更傾向於魅藍 E3的,畢竟在外觀方面要漂亮太多。

不過話說回來,魅藍 E3真正的競爭對手恐怕還是市面上價格不斷下探的高通驍龍660機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