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導讀

3月24日到4月1日期間,上海藝術電影聯盟發起的“德國電影大師沃納·赫爾佐格作品回顧展”在天山電影院成功舉辦。在此之前,沃納·赫爾佐格親自參加了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組織舉行的中德電影交流會,與影迷們分享了自己的電影夢和人生夢。

沃納·赫爾佐格年過古稀,卻依舊堅持電影創作。在分享會中,他鼓勵年輕的電影人要勇於實踐自己的夢想,不要半途而廢。其實沃納·赫爾佐格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部關於追逐夢想的電影。

“如果我放棄這個計劃,便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我不願意這樣活著。”

他叫赫爾佐格,是一位大師級的德國導演,

這個名字對於多數人來說還是很陌生。

但是作為“新德國電影四傑”之一,

他在電影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連拍出了《穆赫蘭道》的大衛·林奇都對外宣稱,

赫爾佐格是他最崇拜的導演。

他還是一個夢想家,

一個熱愛電影的狂人,

用電影去創造他的夢。

他說他與普通人的區別就是,

他敢於說出自己的夢想,

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這個好萊塢當道的電影市場裡,

他是一個逆行的異類。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我從未受過專業的電影訓練

赫爾佐格▷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1942年9月5日,赫爾佐格出生在

德國一個偏遠的山村。

父母一早離異,

他與兩個兄弟跟隨著母親在農場里長大。

赫爾佐格童年時期未曾接觸過電影,

直到12歲才看了人生中

第一部電影《人猿泰山》;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也從未受過專業的電影訓練,

卻在15歲就寫出了自己的劇本。

赫爾佐格在他14歲時,

就知道拍電影會成為他的終身事業。

中學還沒有畢業的時候,

他向電影公司投出了他的劇本,

但是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輕視與敷衍。

他意識到要拍電影,必須得靠自己。

當時還在慕尼黑上高中的他利用晚上的時間

去一家鋼鐵工廠做焊工,

為自己的電影籌集資金。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在此期間,他還進行了徒步旅行。

一有時間,就背上行囊出發。

14歲起,赫爾佐格就遊歷了

英國、希臘、墨西哥等地。

甚至在18歲的時候,

跑到了正處於內戰的蘇丹地區。

赫爾佐格聲稱,

自己曾徒步穿過了德國的邊境。

他熱愛徒步,將它視為一種精神力量,

並且認為這種力量對於

電影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他曾說,

“我的電影是用雙腳拍出來的,而不是雙手。”

他說道,

如果自己開辦了一所電影學院,

徒步走完5000公里

是學生入學的必備條件。

赫爾佐格的第一臺攝影機

是從慕尼黑電影學校偷的。

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偷竊,

他說自己有權利用它。

這個辯解不無道理。

赫爾佐格早期拍攝的

七八部電影已經說明了

這臺攝影機發揮了它應有的最大價值。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生命的標記》劇照

靠著這臺攝影機,

才19歲的赫爾佐格嘗試拍攝了幾部短片。

赫爾佐格的電影都是自己兼任編劇和導演,

資金也是自己打工掙來的,

所以每部電影都在極少的預算下拍攝完成的。

21歲時,赫爾佐格就

成功創辦了電影製片公司,

緊鑼密鼓地開拍自己心目中的電影。

1968年拍攝完成的長片《生命的標記》

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新導演銀熊獎,

赫爾措格也因此成名。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赫爾佐格的電影都在

探討人性與歷史、政治的關係。

《生活的標記》講訴了

在希臘島嶼上看守彈藥庫一群孤獨的士兵,

與世隔絕的生活、

炎熱的氣候將他們推向了瘋狂。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阿基爾,上帝的憤怒》的劇照

之後拍攝名片《阿基爾,上帝的憤怒》

是根據一位冒險家的傳說故事改編的。

影片記錄了一名幻想家從亞馬遜河

逆流而上尋找黃金的探險之旅。

這不僅是一部探討、

批判殖民主義的電影,

對人性的貪婪也進行了揭示。

赫爾佐格是帶著生命的激情進行電影創作。

他曾說過,“要是我的一部電影需要

我爬入地獄,與魔鬼較量,我會去做的”。

的確如此。

在每部拍攝成功的電影背後,

都有一個屬於赫爾佐格傳奇的故事。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侏儒也是從小長大》的劇照

《生命的標記》拍攝於希臘,

當時赫爾佐格與希臘軍事集團發生衝突,

他用槍叫囂著,如果有人要逮捕他,

他將毫不客氣地殺死對方。

在拍攝《侏儒也是從小長大》(1970)時,

影片中的侏儒演員為了拍攝效果,

需要被汽車碾,被火燒,冒著生命危險拍攝。

等影片拍攝成功後,赫爾佐格為了表示感謝,

跳入了刺跟人手指一樣粗的仙人掌林裡。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赫爾佐格

赫爾佐格經常跑到偏僻、危險的地方進行拍攝。

在非洲拍《新創世紀》(1971)時,

遭遇喀麥隆政變,

赫爾佐格站錯了政治立場,被捕入獄,

不幸感染了瘧疾和血吸蟲病。

在拍攝《阿基爾,上帝的憤怒》時,

經費不足,為了吃早飯,

赫爾佐格甚至賣過自己的靴子和手錶。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赫爾佐格吃鞋

最傳奇的一次要數赫爾佐格

為了激勵新進的導演埃羅爾·莫里斯,

打下了一個賭:如果對方拍出一部電影,

他就吃掉自己的鞋子。

結果莫里斯真的拍出了一部紀錄片《天堂之門》。

赫爾佐格並沒有食言。

他在此片的首映式上面對上千名觀眾,

吃完了自己烹飪了5個小時的皮鞋。

赫爾佐格調侃自己說:

“我想我不應該再拍電影了,

我應該找家瘋人院去住。”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兩個“瘋子”的相遇

他的電影離不開“瘋狂”二字。

赫爾佐格影片中的主人公

大多是超現實的幻想者,

帶著他自己的影子。

赫爾佐格說過:

“我常執迷於英雄的形象,

也就是超越自身的限制,

打破社會的桎梏,

憑藉著夢想與努力,獲取人類的尊嚴。”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而《阿基爾,上帝的憤怒》的主演

金斯基也是這麼一位狂熱的瘋子。

金斯基是赫爾佐格少年時的鄰居,

一位暴戾的怪叔叔,

尼采式的怪物。

他曾無緣無故地把自己關在浴室裡兩天兩夜,

把馬桶、水箱、玻璃通通砸爛。

而這件事成為了少年時期赫爾佐格的夢魘;

也會一絲不掛地在樹林裡遊蕩,

跑到樹屋中悄無聲息地呆上兩三天;

或者會因為不滿意襯衫沒有熨好,

而對房東怒哄幾個小時。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赫爾佐格和金斯基

這種罕見的激情和攻擊力

是赫爾佐格所追求的。

在電影的世界裡,他們天生一對,

都是幻想家,如同小孩子一樣執拗。

赫爾佐格找到了金斯基,

兩個瘋子相遇,

註定會創造出更多的癲狂。

為了展現非凡的才華,

亢奮的金斯基將自己關在狹小的臥室裡,

十小時不斷瘋狂地背誦演繹臺詞。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可卻是狂呼著自己的演技是

“不朽的,是劃時代的”金斯基

在《阿基爾,上帝的憤怒》拍攝的中途,

揚言要退出。

赫爾佐格急了,

威脅他說,如果要走就開槍殺死他。

這不是虛構,赫爾佐格電影的拍攝現場

就如同一個瘋人院一般,

充滿著瘋狂的氣息。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追逐夢想的過程遠比夢想本身重要

《陸上行舟》是赫爾佐格

最為用心拍攝的一部作品。

它取材於某位橡膠大王真實的故事,

一位痴迷歌劇的空想家要

在南美洲的秘魯小鎮中建設一座宏大的劇院。

為了籌集資金,

他買下一處叢林開採橡膠,

而後續的銷售需要一條大船來運輸。

在拍攝中,最為瘋狂的是,

攝製組真的將一艘巨船拉入了雨林山中。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為了拍電影,他當著上千的觀眾吃了一隻鞋子

△《陸上行舟》劇照

一隻巨船穿越山脊,

這種超現實的意象被真實展現在鏡頭前。

雖然真實故事的結尾,

大船翻山越嶺時脫離了繩索,

在河流中被撞得粉身碎骨,

計劃也流產失敗。

雖敗猶如,就像赫爾佐格強調的,

追逐夢想的過程遠比夢想本身重要。

赫爾佐格的人生就如他的電影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