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網視導讀 : 隨著“限韓令”的啟動,一大批日本IP開始湧入中國市場,《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戰》《東京女子圖鑑》都有了各自的中國版“分身”。然而,另一個問題接踵而至:這些在中國落地的日本IP,相當大一部分並沒能很好地完成本土化改造,最終招致廣泛的差評。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上週《晝顏》悄然登陸內地院線,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獲得了6.4分,日本雅虎映畫上的成績是3.41分(滿分5分)。與獲得巨大聲名的同名日劇相比,作為續集的電影版在口碑上並沒什麼值得誇耀之處。

2014年,日劇《晝顏》不但在本土收割大片好評,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也引發了不小的熱議。這部劇獨闢蹊徑地將“婚外情”與“女性覺醒”結合起來,併力圖從一個更客觀的角度去描述出軌者這個群體,這些都讓《晝顏》顯得與眾不同。

時隔三年,《晝顏》在2017年推出了電影版,續寫主人公 紗和與北野的婚外情故事。同年6月,僅僅距離日本首映過去9天,《晝顏》電影版便登陸上海國際電影節,還製造了一票難求的火爆場面,主演上戶彩與齋藤工也雙雙亮相上海。

電視劇版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電影版

《晝顏》的電影版被普遍認為是一部“狗尾續貂”之作。人們失望於它並未在婚姻制度與女性獨立的主題討論上做出更具深意的探掘,反而拍得更像是一部純愛電影。

不過,《晝顏》電影版依然佔得了當年日本本土票房第13的位置,這樣的成績不能算壞,但《晝顏》這個IP到了電影版這一步,已經顯露出走不下去的疲態。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這似乎是一件既讓人興奮又叫人沮喪的事情——興奮的是製作者與出品方,沮喪的是劇迷與觀眾。《晝顏》電影版遭遇的口碑滑鐵盧,是不是意味著日本也存在著過度消費IP的迷狂?或者,這對我們的電影市場是否存在某種預警?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在日本,小說改編、漫畫改編以及電視劇衍生的劇場版,是IP文本開發鏈條上最重要的三環(暫且不論手辦、遊戲等IP衍生品開發)。同時,日本是一個出版業相當發達的國度,整個社會流動著濃郁的全民閱讀氛圍。偶像女團乃木坂46甚至會推出一系列文學特輯,誦讀坂口安吾、中原中也、中島敦這些大文豪的作品選段。

長久以來,松本清張與山崎豐子大概是最受影視改編青睞的兩位作家。松本清張的一部《霧之旗》,前後就推出過好幾個改編版,女主飾演者從倍賞千惠子、山口百惠到堀北真希,年代橫跨昭和與平成兩個時代。

而山崎豐子最有名的《白色巨塔》,傳奇演員田宮二郎在劇版與電影版兩度飾演財前醫生,富士電視臺臺慶50週年同樣選中了《白色巨塔》來翻拍,至今是不朽的日劇經典。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松本清張與山崎豐子的作品永遠在拿人心的凋敝、時代的黑暗開刀,這樣沉鬱哀痛的故事居然一直受到歡迎,大概也是日本獨有的風景——沉痛與輕盈,都為其所愛。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與此同時,這十年也是漫改IP近乎井噴的一個階段。如果粗暴地做一個比較,漫畫相對輕小說還是更為主流,而日本始終存在著一個亞文化不斷“吞併”主流文化的趨向,也就難怪《銀魂》這樣充滿戲仿與吐槽等亞文化屬性的漫改真人電影可以有如此強勁的勢頭,一舉拿下了去年本土電影票房季軍的成績。

當然,漫改並不是從這十年才起步的,早在1987年,《比波普高校》拉開了漫改的序幕。而在這十年,誕生了真人版的《浪客劍心》《鋼之鍊金術師》《進擊的巨人》,也有越來越多的少女漫畫邁向了大銀幕。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山崎賢人、菅田將暉這些“小鮮肉”往往是漫改的主角首選,這似乎與在中國流行的“IP+小鮮肉”的商業公式不謀而合。

這是因為人氣漫畫主角的年齡設定往往與受眾相仿,而這也決定了無論從商業考量還是原著契合度,人氣“小鮮肉”一定是最佳首選。同樣的,在中國被追捧的IP中,青春戀愛文學(也包括結合了奇幻元素的)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由青春偶像擔綱主角不過是一個“正確”的商業邏輯下的選擇。

不過,這兩者之間仍有差別,關隘就在於日本“小鮮肉”往往對“演技”懷著莫大的虔敬與追求,而中國不少的“小鮮肉”就在這點上差了一口氣。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相比小說與漫畫改編,電視劇衍生出的劇場版大概是中國觀眾相對陌生的一類IP開發。在日本,即便當年引起巨大反響的《晝顏》,最終話收視率也不過16%。

但有一類電視劇的日常收視率,輕輕鬆鬆就有16%以上,那就是以《相棒》為代表的國民級電視劇。2000年開播的《相棒》目前已更新至第十六季,剔除外傳系列,去年推出了第四部電影版。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很難說清《相棒》能獲得如此長久成功的根本原因,一切能說出的理由似乎都像是一種事後追認。而另一部在1997年1月問世的《跳躍大搜查線》也有著與《相棒》類似的國民好感度。

總共推出過7部電影版,2003年的第二部電影版更是創下了史無前例的173.5億日元的票房奇蹟,至今仍是日本真人電影最高票房紀錄的保持者。

類似的例子還有《名偵探柯南》。從漫畫到動畫再到動畫電影,走上大銀幕後的《名偵探柯南》,推理分量越來越輕,而動作片元素越來越搶眼。從製作者角度出發,當然是希望充分利用大銀幕的優勢,儘可能製造視覺奇觀來滿足觀眾。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晝顏》、《深夜食堂》大IP崩壞線路圖

但觀眾真正想看的是什麼?是像詹姆斯·邦德一樣上天入地的超級特工柯南嗎?推理崩壞的《柯南》還有什麼看頭,真正留住觀眾的是人物,只要那個外表看起來是小學三年級卻擁有一流推理頭腦的江戶川柯南永不退場就足夠了。

所以再回過頭看《晝顏》,從電視劇版到電影版,這當然是一次精密的商業計算,但弔詭的是,《晝顏》電影版卻陷入了某種“自我審查”,它丟掉了再度向婚姻制度發出微弱的質疑聲的勇氣,這麼一來,它也就丟掉了被電視劇版培育起的支持者們。《晝顏》電影版正是對《晝顏》這個IP的最大背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