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導讀:隨著技術進步,社會朝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去。與此同時,我們傳統的精神家園正在丟失。當有這樣一部紀錄片,記錄下快速變化世界中的不變身影,你是否會羨慕他們的生活?

文 | 糖主

久居城市的人,總有一個田園夢,希望有一天不用拼命的趕點上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實每個田園夢的背後,都會付出比朝九晚五更多的辛苦。

只有追求天然和自由的人,才會樂在其中。

下面的這些人,每天都在過著我們羨慕的生活。

面對環境的改變、技法的更新和功能的變化,他們始終堅守,在變與不變中找到平衡。

浙江玉環的漁民,用“延繩”放下魚餌,捕捉四十米海底下的鰻魚。

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延繩捕魚,這種捕釣方法不是最高效的,但卻是最符合生態規則的,取之有道,只釣大魚不傷幼魚。

一次捕魚持續七八個小時,漁民要不間斷的製作釣具、投放餌料、投放釣具,再取線取魚。

遵從天氣情況,參考潮汐變化,延繩捕魚是人們對大自然的倚重。

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無論時代和技術如何改變,人與自然的共存之道一直未改變。

在浙江興華有一種垛田,先人們將一片沼澤,變成一塊塊水中菜田。

油菜、芋頭、香蔥、蘿蔔,各式蔬菜紛紛在這裡安家。

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聰明的興華人還會自創澆水工具,從河道取水直接澆灌,最難伺候的“渴死鬼”芋頭,也能茁壯成長。

垛田的誕生,是中國人因地制宜的千年智慧結晶,它的傳承是順應自然,在人生逼仄處做出大場面的絕地反擊。

在煙霧繚繞的峨眉山深處,有一群熱愛武術的人。

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他們每天勤於煉習,要將峨眉武術發揚光大。

即時面對當今武術發展的難題,他們始終沒放慢以武修身的腳步。

還有內蒙古歌唱家其其格瑪 ,堅守原汁原味的長調唱法,將歌唱舞臺從故鄉草原搬到了世界各地。

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還有哈薩克族小夥,用手工製作的毛皮滑雪板,在雪山叢林間肆意穿梭馳騁。

變或不變,世界和“初心”都在那裡

時代在變,技術在更新,我們常因走得太快,而忘記為何出發。在傳承中,堅守隨時間而來的智慧;在流變中,找尋不應忘記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