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慣性”很重要,紀錄片選題的國外經驗先看節展

抵抗“慣性”很重要,紀錄片選題的國外經驗先看節展

導讀:近年來,在熒屏上出現的國產紀錄片始終難逃重複的窠臼,這與當下整個紀錄片的生產環境有極大關係。如果我們將視線放到全球紀錄片行業,可以看到它選題的多樣性受到多方的共同培育,尤其是一些紀錄片節展平臺在整個過程中對選題偏好、創作支持等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文 | 多米

作為紀錄片行業的盛會,各大國際紀錄片節展定期舉辦紀錄片交流活動,展映優秀紀錄片作品、評選獲獎紀錄片,在交流中使作品及其製作團隊到更多的目光和支持。例如,世界最大的紀錄片節——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每年12月會在阿姆斯特丹市阿爾發藝術電影院公映參展賽影片,目的在於鼓勵世界各國優秀的紀錄片,為普及和提高紀錄片的藝術水平起推動作用。

從獎項到基金,從論壇到平臺,紀錄片節展不僅是國際優秀紀錄片的一次亮相機會、紀錄片相關工作者的交流空間,更讓紀錄片製作者在操作困難選題時得到創作引導和資金支持。

讓“獨特選題”也登上舞臺

為了避免最終故事的雷同,不少紀錄片節展在提案階段就刻意偏向特定題材或擁有獨特故事的創作團隊。

抵抗“慣性”很重要,紀錄片選題的國外經驗先看節展

成立於1988年的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紀錄片節。IDFA創始之初比較注重政治等社會性題材,目前的題材範圍已經變得越來越廣闊。不過從各大國際電影節的的獲獎作品和展映片單來看,每個電影節對於作品的選題與意義仍然有著不同的評價標準甚至偏好。這樣的設定,一方面使受到電影節認可的作品被更多行業內外的人們注意到,另一方面,也鼓勵、啟迪著紀錄片工作者在選題上的靈感與偏向。

在去年紀錄片國際節獲獎之路論壇的分享環節,謝菲爾德國際紀錄片節合作發展總監西爾維婭·貝德納茨擇介紹了挑選項目的私家秘訣,揭示了該紀錄片節的遴選標準以及評選現狀,“我們每年在市場上選很多的故事作為侯選,我發現其中有50%到60%的故事是雷同的,這種是不會入選的,我們要保證的事情就是我們要保證我們的作品所選的項目是足夠國際化的,有國際的代表性。”

而電影節展在紀錄片價值和理念上的推動,可以參照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從1955年舉辦第一屆開始,短片電影節一直以“全世界的電影為爭取世界和平而鬥爭!”作為口號,宗旨是“反帝、反殖、支持被壓迫國家和人民的鬥爭!”之後舉行的每一次電影節,都在向世界紀錄片人強調和傳達著打破種族隔閡、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價值觀念。

抵抗“慣性”很重要,紀錄片選題的國外經驗先看節展

與獎項頒佈相比,電影節展映的形式則更加輕鬆靈活,避免了懸念與緊張感,電影節舉辦者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向參與者推薦各類影片。創建於1941年的波蘭克拉剋夫紀錄片節,在聚焦動畫短片、紀錄短片、獨立電影短片的競賽單元之外,在展播單元則選擇學生片和兒童片的展播,同樣對該類選題起到了推動宣傳、交流共享的作用。

碰撞交流也很重要

除了頒獎與展映的選題鼓勵之外,更能對一項生僻選題製作起到實際推動作用的活動,就是電影節展上的交流論壇。在這裡,紀錄片製作者、與投資人、贊助商相聚一堂,討論紀錄片的製作與商業合租問題,可幫助更多創意萌芽期的紀錄片步入正軌,也方便紀錄片人與商業合作伙伴之間的思想交流與探討。

多方的支持和參與,往往使電影節的平臺成為項目合作與討論的重要橋樑。有著“西班牙國際電影節皇后”之稱的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受到西班牙文化部、聖塞瓦斯蒂安市政府及私人企業的支持、資助,同時也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支持與承認。這是西班牙創辦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電影盛會。它以”世界各國電影製片人、電影技術人員、電影藝術家進行合作”為宗旨,從1970年起設立電影市場,展銷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為交易者提供服務,方便國際相關工作著進行業務洽談。

抵抗“慣性”很重要,紀錄片選題的國外經驗先看節展

類似的還有剛剛結束的北美Hot Docs論壇,這個紀錄片界特有的“Pitching大會”。今年的Hot Docs論壇在多倫多大學的HartHouse舉辦,四周是近300人的觀眾席,中間有2位主持人和20位左右的買家,另外三張空位留給要做演示的項目提交人(一般是導演和製片人)。每一個做演示的團隊有7分鐘時間來闡述項目的基本信息,包括故事結構以及項目的獨特性,用1分鐘播放片花,再用7分鐘時間來回答買家問題,賣家最關注的通常是故事,有時候製片人在場也會被追問尖銳的資金問題。經過為期兩天的緊張討論和博弈,買家和賣家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各方關注,幸運的話還可以找到所需資源。

“全鏈條”解決經驗

無論是對於剛剛步入行業門檻的新人,還是已經有著豐富從業經驗的紀錄片創作者,選題的重複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資金短缺”。有時選擇比較成熟的題材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對於一些比較困難,或少有人操作過的選題,參加節展也不失為一條捷徑。一方面,紀錄片節展不僅提供商業合作的對等交流平臺,另一方面,它們還會有設立具有扶持性質的培養項目與基金,為紀錄片製作者在技術和資金方面提供雙面支持。

世界範圍內,關於紀錄片新人培養和項目孵化的計劃有很多。新西蘭紀錄片基金會創立的“紀錄片實驗室”,是一個為期三天的孵化器項目,旨在教育、鼓勵和培養擁有共同目標的電影製片人,以及開創多平臺的創想和溝通。在這個項目中,本地和國際的專家作為導師,向選定的項目團隊介紹該業務領域的發展和技術,幫助所選團隊們瞭解到自己的項目,並提供反饋、建議和未來戰略。

今年的翠貝卡電影節聯合AOL慈善基金會,計劃投資一些正在拍攝中或後期製作階段並計劃在2017年6月後首映展出的紀錄長片,並對入選影片有著“以人性化的,帶有啟迪性的方式突出那些影響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的最緊急的故事”的要求。而美國的聖丹斯電影節也設立了紀錄片基金,投資全世界範圍內反映社會問題的紀錄片長片。

抵抗“慣性”很重要,紀錄片選題的國外經驗先看節展

隨著各種合作信息更加豐富多元,中國對於紀錄片基金的模式也進行了逐步嘗試。從2013年開始的南派紀錄片基金,2014年的“北迴歸線”紀錄片天使基金、中尚雷禾紀錄片創作基金,到2016年的金樹國際紀錄片節投資基金,2017年央視金橋設立的一億元紀錄片專項基金,中國紀錄片基金為國產紀錄片的發展提供了一份助力。

對於紀錄片人才培養,中國目前還沒有針對性較強的項目。由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起的“青蔥計劃”已經舉辦了三屆,為青年導演提供了許多好的機會,隨著市場細分,紀錄片的新人培養計劃也可以提上日程。

紀錄片的選題之困,背後其實是整個產業鏈不成熟的體現。要讓出現在熒屏上的紀錄片故事更加多元,人才、資金等都需跟上,但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構築。參考全球紀錄片節展和論壇的發展情況,國內紀錄片也可以在暫時從這個較為具體的行為上獲得對應經驗。總之,我們呼籲更多相關基金和行之有效的培養計劃建立,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則需要市場與投資商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