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謊,因為你說了第一個謊,最終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圓第一個謊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天才瑞普利》

注:瑞普利和雷普利是同一個人,翻譯差異。

不要說謊,因為你說了第一個謊,最終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圓第一個謊

左一,鋼鐵俠中的小辣椒,中一迪克,右一男主瑞普利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做自己,尤其是當我看到如此美好的你,一邊瘋狂地嫉妒著你,渴望摧毀你,一邊又瘋狂地愛著你,想要成為你。電影《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Ripley)就講述了這麼一個帶有強烈情感的故事。

不要說謊,因為你說了第一個謊,最終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圓第一個謊

湯姆·瑞普利

劇情中任何一個細節都非常精巧。影片一開始,瑞普利身穿借來的普林斯頓的校服演出,富商漢尼拔.堅尼以為瑞普利與自己的兒子同校同級才向他提出去歐洲尋回兒子的請求

而漢尼拔說過的每一句話都被瑞普利模仿得惟妙惟肖,使迪奇驚為天人,漢尼拔只提過一次的妻子的名字雷普利也牢記在心,輕易就得到了梅爾蒂的信任。

不要說謊,因為你說了第一個謊,最終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圓第一個謊

左迪克,右瑞普利

片中雷普利殺掉三個人,每次行兇的處理都震撼人心。

第一次是在失控中殺死迪奇,說雷普利失控是因為之前迪奇打了他,在害怕和絕望中雷普利才掄起了船槳。

船槳擊中了迪奇的太陽穴,血液崩潰般地流淌出來,遠景中雷普利拿著船槳一次又一次地向迪奇砸去,流著淚活生生地將他敲死。極其安靜,只剩海水的聲音。

旅店的服務生物把倉皇逃回的雷普利當作了迪奇,雷普利楞了一下。也就是在這以後,雷普利才開始動用自己的才能,一方面隱藏自己的殺人罪行,另一方面借用迪奇的身份過上他曾經渴望過的生活。所以說殺死迪奇並不是從一開始就計劃好的,而是一次意外。

不要說謊,因為你說了第一個謊,最終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圓第一個謊

第二次殺人是殺死識破他假冒行為的弗萊迪。

弗萊迪思維敏捷,在他闖入雷普利假冒迪奇所租置的公寓時就對雷普利充滿了懷疑,況且他一開始就同雷普利互相看不順眼,那樣的人焉能不殺。

雷普利在他闖進門以後用石膏頭像猛敲他的腦袋,而就在五分鐘以前雷普利還在叮囑輕浮的弗萊迪不要亂碰那昂貴的石像。

這一幕很容易就令人回憶起韓國電影《紅字》的結尾裡,照相館老闆娘拿著聖母像一次次砸向丈夫頭部的場面,同樣都是在行兇結束以後,警察來回在室內走動,被清洗得一乾二淨的殺人兇器模糊在警察身後不遠處的畫面。

當然,《天才雷普利》在前,《紅字》在後。

不要說謊,因為你說了第一個謊,最終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圓第一個謊

找不到弗雷迪的高清劇照,用這個代替一下。勿怪

第三次殺人是在影片的結尾。

彼得趴在床上,微笑著講“關於湯.雷普利的一些好的事情”,他的聲音溫柔、低沈而優美,雷普利輕輕俯在彼得的背上,耳朵貼著他的身軀,脆弱地笑著傾聽情人纏綿的低語,手中握緊了一條長長的絲巾。

鏡頭一轉他走回自己的船艙,坐在床邊陷入寂寞。

彼得的聲音還在繼續,然後是短暫的呻吟,雷普利哭著喊他的名字,然後什麼聲音都沒了。

而電影一開始的時候,正是雷普利呆坐著的這個場面,他面無表情,旁白他的聲音輕輕說:“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如果往事皆可抹去,從我生命的開頭,從我借校服的時候開始……”

關於彼得的死,無需擔心會怎樣收場,雷普利依然會巧妙設計,逍遙法外。

不要說謊,因為你說了第一個謊,最終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圓第一個謊

彼得是個同性戀者,對於瑞普利來說,是天使

影片中,雷普利和彼得有過一次對話,他對彼得說:

“不管你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都會給自己合理的藉口。誰會覺得自己是壞人?你可以把往事塵封在地下室,鎖上心門,永遠不去想,我都這麼做。直到你遇上心上人,你只想把鑰匙交給他,讓他打開心鎖,走進你的心房。但是你辦不到,因為你的心太黑暗,藏了心魔,不想讓人看見你的醜陋。”

Ps

我覺得影片中有一幕打動了我,就是當彼得在指揮合唱的時候,雷普利進來了,彼得不經意地轉頭望見了他,然後暗自微笑。

我以前的心上人也這麼做過,我在上課的時候,突然發現他就坐在那群學生裡,有時候不刻意的東西方顯得美好和難得,真希望為彼得留住那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