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刺繡,這一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中國古老手藝,如今已是時尚圈的新潮流,而且美的精緻、美的細膩,讓你無法忽視。今年的時尚圈,刺繡單品隨處可見,無論是大面積的平鋪還是小細節的點綴,都能讓你看一眼就想剁手。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由刺繡而引發衍生的一系列作品,包括服裝、擺件、燈具、皮具等產品,展示對刺繡迴歸生活,貼近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刺繡是中國風元素的代表之一,所以愛上刺繡的單品也就有了中國的文化底蘊。燃鵝,自帶國風氣質的刺繡君,在幾千年的時尚演變中卻多了幾幅全新的面孔。但是,無論是霸氣還是優雅,刺繡中的東方美依舊讓人難以忽視。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更是東方刺繡的狂熱愛好者,他用大量的刺繡裝飾皇宮和自己的袍子,他甚至還親手為女兒挑選美麗圖案。而路易十五的寵姬旁帕多夫人更擅長於用繃圈繡制絲綢工藝品,其作品成為宮廷貴族競相模仿的藝術品。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中式刺繡追求光滑與平整,法式刺繡則講究凹凸的立體感。前者更適宜於表現逼真的花鳥魚蟲,後者更善於講述更為抽象的精神和情緒。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中國粵繡

法式刺繡和中式刺繡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料:亮片、珍珠、緞帶、寶石......這些材料組合的圖案立體感強、造型更加多變。法式刺繡出現在高級定製的禮服、婚紗裡多一些。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但就在前不久,一個1米8的華人“糙爺們”代表工作室在倫敦領取了刺繡屆的“奧斯卡”金牌。然而,榮譽的背後,是整個團隊夜以繼日的付出。完成一件刺繡作品,少則一個月,多則一年。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宋亞樵(Rexy Sung)

很多人都無法相信,這樣一個看上去有點粗獷的男生,卻是一名貨真價實的繡郎。他叫宋亞樵(Rexy Sung),Rexy出生於臺灣,九歲來到蘇州。當身邊的男孩子都在看動畫、玩遊戲,他卻每天追在蘇繡街的繡娘後面,用軟軟的臺灣腔問十萬個為什麼:“在繡什麼呢?怎麼穿針呢?”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Rexy說自己這麼多年聽過太多的質疑和嘲笑,直到他在倫敦學服裝設計時,遇見了來自溫州的女友Ada。他們喜歡研究不同國家的刺繡技法,還一起去英國刺繡坊 Hand&Lock 研習刺繡。

他們的畢業作品,正中央是一隻被羽毛覆蓋住身體的鳥兒,但老師要求學員繡出完整的鳥身。鳥身都被羽毛蓋住了,為什麼還要繡出來?”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Ada非常困惑,跑去問老師。老師卻告訴他們越看不見的地方越要講究:隨著時間流逝,也許有一天,羽毛會脫落。這時,收藏它的人會發現,原先被覆蓋的地方竟然這麼美,他會被這種美感動到。”

畢業作品-用了400小時,這種追求極致的態度,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心裡。

大學畢業後,Rexy 留在倫敦工作,Ada 則回到國內創業。然而沒過多久,他們漸漸發現,商業世界總是逐利的,自己的理想與現實背道而馳。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2015年,Rexy與Ada決定創立“中國的Lesage”。 在上海的一幢小洋房裡,他們大聲地宣佈:“Lunéville工作室成立了。” 即使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他們也會把錢花在最好的針線上。工作室所需的材料,Ada都會從國外揹回來。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Lunéville工作室作品《簪花仕女圖》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Rexy與Ada喜歡法式刺繡的年輕化與創新,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摒棄了中式刺繡,他們把唐朝壁畫、京劇花旦統統融入到繡品中。

低眉頜首之間,滿頭珠翠輕搖晃動。眉頭微微蹙起,嘴角似揚非揚,彷彿下一秒,美人便要抬眼,輕啟朱唇。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他們根據《權力的遊戲》繡的作品小金龍,還被買下來,當作禮物送給HBO美國總部,粉絲激動地給他倆留言:關注了兩年多,終於等到你們紅了。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靈感來自《權利的遊戲》

不記得是從哪一天開始,上海 “永盛裡”, 一間特殊的洋房,“中國的Lesage”掛滿繡品的走廊,常常會有一群姑娘,圍在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大叔”身旁。他正在一針一針地,教姑娘們學刺繡。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但也有很多人質疑,學習刺繡到底有什麼用?Ada想了想說:

人一輩子要做很多“沒用”的事,比如刺繡。我們總是一邊暢想生活之美,一邊困在紛繁的日常中,我們正在喪失一種把柴米油鹽過成詩酒花茶的能力。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人要享受生活,而不僅僅是活著。刺繡,這應該是我們感受昔日繁華最好的物品,而一針一線之間都是對於昔年最好的註解。刺繡,昔日中國人對衣服最美好的想像,無論貴賤,無論繁榮或困頓,繡孃的針思線畫,把這種美好變成文化。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文化傳統的延續唯有在時間的座標系中保持生活的儀式感,才能讓儀式發揮承載文化符號的功能。刺繡應該是我們感受昔日繁華最好的物品,而一針一線之間都是對於昔年最好的註解。一件刺繡從描樣、釘珠、刺繡等等可以說凝聚了歷史與技術的精華所在。

1米8的糙漢玩刺繡?人稱“張飛繡郎”還讓半個娛樂圈為他打call!

文化傳統的延續唯有在時間的座標系中保持生活的儀式感,才能讓儀式發揮承載文化符號的功能。刺繡應該是我們感受昔日繁華最好的物品,而一針一線之間都是對於昔年最好的註解。一件刺繡從描樣、釘珠、刺繡等等可以說凝聚了歷史與技術的精華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