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孚教育,請尊重版權!請給我一個正面回覆!

@英孚教育 @EF英孚海外遊學留學 請給我一個正面的答覆

公 眾 號 “這才是美國”於2018年1月24日推送的頭條文章《35歲撿回的英語可以好到什麼程度》系本人於2016年七月至九月間在個人自媒體發表的《LA學習英文日記系列》文章。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由於本人英文一直是人生死穴,所以在35歲那年給自己放了三個月的假期專門去洛杉磯進修語言,每日所見所想均在自己的公號“劉同的素色咦院”中以日記形式進行更新。

回來之後,這些日記也被出版社收錄增補進我的散文集《向著光亮那方》百萬冊慶功版本中,進行全國發行。

以往我的文章被盜用,我只是投訴對方刪除,之所以今天我要發這篇微博是因為:

3 在整篇文章的結尾,多了這麼一段“人最不該收斂的,就是敢於夢想的激情。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樣,發現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敢想人生,英孚海外遊學助那些有夢想並敢去實現的人一臂之力。邁出敢想第一步,不管是提升英語、拓展人脈,還是開闊眼界、結交好友,只要你敢想,英孚送你去!”然後底下是活動信息,獎品,一系列的廣告……

4 然後我順手查了一下這篇文章,一查才發現早在2017年3月,英孚教育就用自己的公眾賬號發佈過這篇文章,作者出處的地方同樣沒有打上劉同二字,而是“薦閱”二字。

到了2018年1月24日,我的這篇文章開始變成了廣告。除了“這才是美國”帳號之外,這篇廣告文章還發表在其他的網站上,也就意味著這是英孚教育的長期的、主動的、統一的行為。

一個謊言說多了之後,自己也覺得是真的了對嗎?這篇文章被你們用了一年了,然後你們就真覺得這是為你們英孚教育而寫的文章了對嗎?

當我看到這篇推送的時候,我覺得自己35歲那三個月是被英孚“包養”的,如果沒有你們,我根本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無法出國唸書,打破內心的對英語的自卑感。我每天早起讀書,下午作業,晚上寫日記,每天累得要死要活的,然後就被你們這個英語機構一句淡淡的“與你共勉”,加上你們的廣告就佔為己有了,彷彿我不是為了我自己去唸書的,我是為了你們去唸書的。

在這篇推送的文章裡,上來就堂而皇之標明瞭“廣告”二字,我想,這麼一篇廣告,如果經過了英孚公關部或者市場部的審核,一個大的機構就沒有一個人問一句“我們拿劉同的文章做我們的廣告軟文,合適嗎?我們是否需要徵求他的意見?”嗎?或許也有人質疑過,但英孚最終的做法還是把我的文章發出來了,然後在照片下做了一個小小的標註,當英孚想出這個辦法的時候,心裡會覺得超開心的吧,覺得打了一個漂亮的擦邊球?

可你們不是做國際交流的機構嗎?

你們的行為處事準則不是都應該和國際接軌嗎?

你們這種做法是一家正規的英文教育培訓機構嗎?

你們這種做法在你們認為的國外行得通嗎?

你們在底下做著這麼一件不光彩的事,面上卻教大家走向國際,追求夢想,誰信呢?

我不信。

可是,如果我個人要了這個錢,是不是就證明和解了,我35歲那三個月於我人生最重要一段經歷和思考就能為他人所用了?

顯然不可以。

我需要一個尊重。

圖一、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圖二、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圖三、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圖四、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圖五、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圖六、

英孚教育,请尊重版权!请给我一个正面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