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人生巔峰”的感覺嗎?

“7號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副總經理劉同。”

7年前,當我第一次在《職來職往》節目上被這句話叫到時,我並不知道這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第一期節目播出後,我眼看著自己微博的粉絲一百一百的增長。以前很努力寫的微博轉發很難超過50,節目中說的一句話轉發居然破百,我對自己說:難道,這便是我人生的巔峰了麼?

害怕從“人生巔峰”跌落的我很認真的準備每一期節目,每一次發言,那年我29,覺得那是讓人生唯一變得開闊的機會,絕不能失去它。

命運會給付出的人饋贈,也會給奔跑的人驚醒。有一天,節目製片人面露難色的告訴我:“你以後可以不用錄這個節目了。”我知道他的苦衷,所以也未做強求,但對於一個好強的人,一個很努力想把一件事做好的我,心裡是難過的,那時滿腦子都是“原來人生巔峰那麼容易就過去了啊”。

“人生巔峰”果然很容易就過去了……但想想過去的那一年多,給我帶來的其實還是挺多的。它讓我知道:如果你很認真,就一定會被人知道。如果你準備夠充分,就一定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你真的關心一個人,就一定能用你的方式幫助到他。它也讓我知道,沒有人能永遠靠一個機會走到人生盡頭,或許這也是一個新的起點。那年我31。

31歲那年,人生寂寥,不敢與人討論任何。我媽問我:怎麼電視上看不到你了?

我假裝瀟灑:我想冷靜冷靜。

於是那年每個下班之後的夜裡,無所事事翻閱著曾經寫的日記,想著一片模糊又焦慮的未來,愈發覺得人生多端離奇。

就像29歲的我不知道自己會因為一個求職節目被很多人認識。

31歲的我也不知道當時每晚每晚翻閱的少年日記,在日記後寫下的十年對話,會在一年後結集出版成為一本叫《誰的青春不迷茫》的日記集。

也更想不到北漂最孤獨時候寫的文章會成為一本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的散文集。

大學時我心心念念想成為一名靠文字養活自己的人,卻被現實打得滿地找牙。

大學畢業9年間,工作業餘時間出版七八本書,銷量爛得一塌糊塗,被好友好心勸慰“別寫了”。銷量差其實我能接受,我只是為發表的文字得不到讀者的回應而覺得難為情。“

也許,我本身就不是一個擅長表達情緒的人吧。”我時常這麼否認自己,卻又會從任何一位讀者的回應中找到信心——哈哈,你看,我還是可以的嘛。

人生兜轉,惹笑天上人。

現在每晚在微博評論裡都能看到新老讀者的讀後感,我內心真的會對自己說——你看,我真的是可以的嘛。

我在光線傳媒工作。

這幾年從電視部調任至影業,腦子裡對電影瞭解甚少。

老闆開會說著那些英文的縮寫,專業的術語,我拿著手機在桌下飛速檢索。

這樣的我,幾年後也參與了一些電影的工作,而很多好心人總在光線的電影上映後,告訴我:“同哥,我在電影片尾的特別鳴謝字幕裡看到你了。”

“同哥,我在電影片尾的工作人員字幕裡看到你了。”

“同哥,你的名字居然挪到電影片頭的字幕裡了啊。”

“同哥,你的名字越來越靠前了啊。”

“同哥,你的名字終於到了電影的第一個啊,連我都為你開心。”

——這是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上映時。

我把這些都截圖留著,覺得老了之後再看,應該蠻有意思的吧。

一眨眼,我就36歲了。

我突然就忘記了31歲的我到底有多焦慮了。

因為這些年每天都會很拼命的工作,很努力的寫作,想遺忘從“人生巔峰的跌落”,可回過頭一看,那時真的算是“人生的巔峰”嗎?

真是讓自己見笑了。

那不是人生的巔峰,但那應該是人生的某一座山峰。

人都應該學著接受從一座山峰下來,學著再嘗試攀爬另一座。

能爬多高就努力爬多高,能爬幾座就試著爬幾座,沒有人的人生會一直在一座山峰上,也沒有人的人生會跌倒在一座山峰下。

7年後,當年的我,當年的達人們,當年的觀眾們都變了。

如果我們再重逢,又會發生什麼呢?

響哥說:我們能不能再努力重聚一次,拿出當年的勇猛與氣勢,真誠與善良,不被任何因素干擾。每個人都點了頭。

《你好面試官》第一期節目錄制,響哥說完開場,全場燈亮,我和默默對視一眼,我倆眼裡全是淚。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沒怎麼變,愛哭。

真是娘爆了。

早年,錄職來職往:

你有过“人生巅峰”的感觉吗?
你有过“人生巅峰”的感觉吗?
你有过“人生巅峰”的感觉吗?

後來,錄職來職往,我也成長了:

你有过“人生巅峰”的感觉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