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有多少時間是花給自己的?

最近有一個很大的覺醒啊。

大概的意思是,我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如果要變得更好的話,就必須解決有關於自己人生更多的難題(這句真像句廢話),而要

解決更多的人生難題,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多一整段的時間用來思考。

重點不是一整段時間,而是一整段可以用來思考的時間。

這個區別就在於,時間我是大把大把的有,但是能讓自己整個投入進去,不被別的什麼東西打斷,並且得出某種結論的時間,就需要很用力去尋找了。

你會說:開會也能解決問題啊。

開會並不能解決問題,要找到“很會開會”的人,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不然開會就是照本宣科,宣佈開始和宣佈結束的一種集合形式而已。

不過今天要討論的不是開會。而是怎麼才能找到更多用來思考的時間。

我印象當中,有一些時間我是能用來想很多東西的,並且都得到了很好的答案。

比如多年前坐地鐵轉公車上下班的日子,每天路上要花近五個小時,這幾個小時戴上耳機,進入地下通道,就成為了洶湧的人潮的一份子。久了,你就發現無論是走動,站立,坐下,換站都好像不費任何力氣,真正花力氣的反而是腦子裡浮現出來的哪些問題:

這個月存了5000塊,什麼時候才能存在房子的首付呢?

感覺現在領導有點兒不喜歡我,是我能力不夠,還是做人有問題啊?

朋友說下個假期要一起出國,我到底有沒有足夠多的錢和興趣參加?

有個嘉賓拒絕參加我的節目,我該用什麼方法搞定他呢?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很同情自己。

外表看起來那麼陽光的一個小夥子,怎麼心裡全都是這些令人難過的事情啊。

所以,我看見那些外表很朝氣的人,總是會存有同情心,覺得他們肯定和自己一樣。

看見那些臉上很喪的人,就更為他們難過了——一個人,要難過什麼時候地步,心裡的色彩才會連主人都沒發覺就全氳到臉上來?

所以有老家的朋友聽說我在北京上班每天花在路上五個小時,很詫異,覺得生命怎麼能這麼浪費。

我就說自己一點都沒浪費,因為這幾個小時的時間,我全用來思考和整理人生了。

我越是認真解釋,朋友越是覺得好笑,我也覺得自己很好笑。

可能只有我這樣愚笨的人,才需要這樣的方法來讓人生變得更好一點吧。

除了坐地鐵的時間,我每天晚上還會花上一兩個小時寫日記。

寫日記也沒什麼主題,想到什麼寫什麼,久了就發現,那些讓自己鬱悶的事情。

每次在寫日記的時候,總是會得到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可能是答案,可能是方向,可能是讓自己心情變得更好一點的理由。

噢,原來令人快樂的東西是藏在文字裡,你不停地用文字挖啊挖啊,總會挖到一點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然後保存起來,隨時都用得上。

後來有車了,花在路上的時間大大節約,那時我的心情還有一點失落,雖然出行方便了許多,但損失的有意義的東西也不是一點半點。好在,很快的,開車時間也被我利用起來,加上北京附贈的堵車時間,很多問題還是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來思考的。

總之,慢慢的,屬於我自己的人生小規則出現了——每天花越多的時間思考問題,之後就會花越少的時間去修補問題,而做好一件事的效率也會高出很多倍。

明白這個之後,除了正常的上班,交流,其餘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我都努力讓自己能隨時進入到“思考瑣碎”的狀態。但這個真的是太難了,比如村上春樹說他跑步的時候都會思考些什麼,於是我也學習著跑步,學習他一樣去思考。

十次跑步中,只有半次我的狀態是不錯的——就是可以忽略到跑步帶來的負擔。

但剩下的九次半,我腦子裡全部都是“好慢啊,我什麼時候能跑完?”

“今天不跑五公里了,跑三公里算了吧。”

“前面那個人跑的好快哦,我根本就跑不過啊,算了,我根本就不適合跑步。”跑步對我來說太難了,我只能拼盡全力,才能勉強將跑步這件事情做好,根本無法分心再去思考別的問題。

我人生僅有的一次半程馬拉松,那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我腦子沒有一秒鐘能進入放空狀態,我一直在給自己加油打氣發毒誓。

後來終於跑完了,不是覺得腳累,而是覺得腦仁疼,太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跑步這件事。後來,我就慢慢地放棄了跑步,我覺得這事太不適合我了。

有朋友知道,在電視劇開拍之前兩天,我居然學會了游泳,而且我覺得游泳要比跑步更讓我身體上覺得輕鬆一些。

然後我就在劇組附近辦了一張游泳卡,無論多晚,每天我必須要遊一個小時。

開始很多次遊,腦子裡想的都是“糟了,隔壁泳道那個人遊得好好,我跟他比就是一個傻子,算了,先等他走吧。”

或者是“旁邊那個人是在和我比賽嗎?怎麼我一開始,他也開始,不行,我不能輸。”

要麼是“啊,要遊40趟,真的好遠啊。”(教練告訴我,25米長的池子每次起碼要遊40趟,1000米為好。)

“怎麼呼吸又不對了,我換一個姿勢會不會更好?”

如果所有的想法能變成大泡沫字的話,我只需要遊25米,整個游泳池就會被我奇奇怪怪的想法堆滿……

突然有一天,遊著遊著,我在想關於電視劇的一些問題,想著想著想著,終於想出結果了,我超興奮,然後猛的一看時間,我已經不知不覺遊了10個來回了……天吶!我居然成功的把游泳時間轉化成了思考時間了。

那一刻我超激動的。此後的幾次,我都是這麼幹的。比如今天,我一口氣遊了40趟沒停,就把這篇文章在腦子裡寫完了。回來之後,我只是重新打了一遍字而已。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分享這個經驗,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更多的時間,用來自己向自己提問,自己向自己解答,自己和自己探索,整個人就不會顯得那麼渾渾噩噩,凡事心裡都會有點數,人也會看起來更自信一點。

起碼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每天開車去劇組的兩個小時,游泳的一個小時,睡前躺在床上入夢的半個小時,都是能用來自己照顧自己的時間。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奇怪”時間,可以留言分享出來。

畢竟我們在對別人負責之前,首先要學會的是對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