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龍泉驛: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

成都龙泉驿: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新發展,新機遇。龍泉驛如何抓住“東進”“中優”的戰略機遇邁開步子加快發展呢?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給出了答案——“招大引強、招才引智”,大家紛紛認為,只有深刻認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深刻把握重大項目的聚集效應和帶動作用,才能切實在成都“東進”的宏偉實踐中,讓藍圖變為現實。

創新招商引資方式 招大引強增強發展後勁

“可能只有做過招商工作的人,才能體會得到收穫之後的那份樂趣吧。”90後的芒烈是龍泉驛區商務與投資促進局的工作人員,對於招商中的苦於樂,他深有感觸。剛剛過去的廣交會,他和同事們一起組成的龍泉驛招商“小軍團”前前後後忙了一個多月,週末加班幾乎成了常態。為了讓參會的客商更好地瞭解龍泉驛,他們的策劃方案、宣傳資料是討論了又討論、改了又改,最終,融入了汽車、客家、桃花、古驛等要素的宣傳資料成功的吸引了與會者,有客商甚至當場就“拍板”要來成都投資。

近年來,龍泉驛區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提升主動“發牌”、借勢招引能力,成功吸引了眾多企業進駐龍泉驛。今年3月集中開工的32個重大項目,包括投資160億元的中韓LNG發動機研發及製造基地、投資60億元的中植一客新能源擴能項目、投資20億元的屹豐汽車產業園等,這樣一批產業發展前景好,具有戰略性、帶動性的大項目、好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後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868億元,突出了龍泉驛區招大引強的有力實踐。

下一步龍泉驛區如何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如何招大引強爭搶發展後勁?成都經開區汽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重點把握全球汽車產業新趨勢和知名整車企業新動態,精準對接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國企央企、民營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特別是針對龍頭型、基地型、引領型、帶動型項目,創新生態圈招商模式,健全常態化招商機制,提高專業化招商能力。在招商思路上,將從要素招商、資源招商逐步轉變為集群招商、園區招商;在方式方法上,將大力實施專班招商、駐外招商、委託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拓展招商網絡渠道。打破思維定式、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加強招商引資隊伍“三專”能力(專業思維、專門隊伍、專業能力)建設,專業化、精細化、目標責任化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動項目建設,助力區域經濟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

人才興,則產業興;人才強,則產業強。目前,龍泉驛區發展處於“轉型升級、增速提質”的攻堅期,經濟發展方式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由投資拉動轉向創新驅動,由工業邏輯轉向人本邏輯,要實現這些轉變既需要非常之策、非常之舉,更需要非常之人、非常之才。

龍泉驛區作為成都市“東進”戰略的主戰場,擁有探索人才與產業高度融合的良好土壤,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進駐。

成都柏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創立剛滿三年的小公司,但在成都經開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裡也算小有名氣。公司主要研究中藥配方顆粒及經典名方複方製劑,截至2017年底產值已經超過1000萬元。公司總經理張坤是一名“龍漂”。“正是因為創業園提供的各種政策幫助、平臺支持,我們這樣的小企業才能生存至今。”張坤說,藉助現在各種政策的東風,他相信未來公司產值將會大幅增長。

如今,建好人才“生態圈”,讓“龍漂”人才安居樂業、紮根發展已成為全區共識。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龍泉驛區將積極深化體制改革,全力以赴構建人才“生態圈”;紮實抓好重點工作,以點帶面實現“新突破”;切實加強統籌協調,齊心協力匯聚“正能量”。同時,將積極運用市場力量,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及各類市場主體的靈活優勢,有效整合全社會創新資源要素,推動人才工作更好更快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