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他們的記性很好,能在多年以後仍然記得早已離開不見的人,被時間流逝模糊的事,掩藏在歲月裡的細枝末節,和埋葬在遺忘角落裡被時代淘汰的舊物件。

每個人的生活裡,心裡,一定都有那麼一個記憶的百寶箱,就像我們都有的小情緒。

不愛扔掉那些“破爛兒”,不是因為有多忘不了過去,只是歲月經過,那些都是一路走來的印記,舊物件的意義可能就在於它見證著人的成長。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前段時間趁著換季,想著收拾收拾屋子,也讓那些久藏於封閉空間的小物件出來通通風。

發現很多小物件對我來說,都有著特別的意義,小碎花枕套,那是小時候媽媽親手做的,小學六年,一直枕著它入眠。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學生時代與朋友的信箋,每一封信都飄散著青春的味道,泛黃的紙張依舊能看到清秀的字跡。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姥姥的眼鏡盒把記憶拉回從前,姥姥還坐在沙發上,戴著老花鏡看著報紙,我靠在她身邊很安心...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好像一下子被推開了隱秘的成長大門,這些小物件,雖小而重,它們都指向了一個樸素的願望:為了帶著某些特定的情誼一起生活。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很多人喜歡舊的物件,喜歡和它一起成長,一起經歷的過程,那些百寶箱裡都裝了些什麼呢?

一個散發著木頭香味的竹蜻蜓,是姥爺親手搭建起的愛的堡壘。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對愛的定義有太多種——媽媽織的毛衣,爸爸買的玩具,奶奶縫的棉襖,爺爺給的零錢……最讓我覺得遺憾的是姥爺的離去。

他陪我看了至少五次86版的西遊記,在我哭鬧時學豬八戒逗我笑;帶我去秋天的山上摘各種野果吃,教我認哪些有毒;用竹子親手給我做了一個竹蜻蜓,圓了我要變成哆啦A夢的願望……

他沒有教我任何大道理,卻親手用一生的時間,建造家的規則和庇護給我,成為愛的根源,叫我明白生活的意義是將它傳承。”

一疊火車票,汽車票,機票,電影票,是上一次戀愛時留下的美好;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那時我們想都沒想過,25小時的硬座會讓腳腫成什麼樣,腿麻成什麼樣,硬是瞞過父母,帶上小鹿亂撞的心,牽著彼此的手,在某個夏天去看海。

一些學生時代傳過的小紙條,寫過的信,那些名字的縮寫,那些青澀的文字,那時的煩惱,還有一起合照的大頭貼...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不論愛情還是友情,即便這其中的情誼早已消散,那些曾經留下的物件都是這段情誼最好的詮釋。

分享過彼此最珍貴的這段時間,即便分離,也會成為日後人生裡溫暖的一塊印記。

在一段關係中,哪怕有一塊是你直覺相信的情誼和信任,那一塊也就值得倍加珍惜。也許目的地會令人漸行漸遠,但共同的經歷依然在裡面為此做著辯護證詞。"

“寫滿微不足道心事的日記本,是成為 Better Me 的心路歷程。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年少時代的我們,心事總是千篇一律。關乎外貌,關乎身材,關乎愛戀,關乎夢想。現在想想或許會覺得矯情,但從前自己的樣子是可愛,美好的。

舊物舊事舊人舊時光,腦海中的舊記憶總是會像吃在嘴裡的跳跳糖,呼之欲出。

偶然想起來的一個記憶中的細節,都像是附上了均勻的呼吸一般真實。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很多時候,舊,意味著恆定。意味著可控。

意味著矛盾,變節,激盪已經發生過,不會再有難以預測的枝節,不會再有突如其來的淪陷。

意味著時光早已在骨子裡刻下了誓約,意味著不同階段的自己,或瘋狂或幼稚,或迷茫或堅定。

我在整理的舊物中,還發現了很多意外的驚喜。那些年讀過的青春小說;用過的按鍵手機;還有寫滿非主流傷感語錄的摘抄本,喜歡的明星的海報,貼紙;這些舊物件串連了我的整個青春。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實際上,捨不得丟的,不是東西本身,而是它所承載的青春,回憶,和那些早已散落在天涯的人。

已經過去的那些舊時光,如果沒有這些老物件,我可能會以為是夢一場。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說起舊物件,我會想到我媽,她擅長收集舊物,可能我這個習慣是遺傳她。

家裡有一臺很古老的縫紉機。記得小時候,她常常會給我們做鞋墊,或做床單枕套,一圈圈密密麻麻的走線,讓整個墊子鋪在腳底下更平整舒服,再搭配她自己勾畫一針針縫紉的圖案,是世上獨一份兒的。那種腳踩在縫紉機上面吱呀吱呀的聲音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時代飛速得發展,很多東西都被我們迅速淘汰,有了新的替代品,好像就能輕而易舉跟過去告別。

所以,我們才需要留下點什麼,等到老的時候,再拿出來看,會覺得像親人一樣吧。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有人說:“在陌生的地方,它們是最熟悉的東西。”

很多看起來沒什麼價值的老物件,可能在別人的生活裡有很重要的意義。

按照心理學說法,這些老物件叫做“過渡品”。它代表你的過去,代表你和某個人,某個地方的聯繫。

當你進入新的環境,或者面臨新的挑戰,它會讓你覺得自己並沒有陷入完全陌生的境地,陪你踏出冒險的第一步,暫時安置你的脆弱。也給你時間,等你強大起來。

有個鄉村歌手唱過這樣一句歌詞,“我願意用所有明天換一個昨天。”

有時候,你的昨天會吸收你所有的恐懼和挫折。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應對人生的武器。你也許必須不停調整自己才能面對這個世界,但起碼可以留一些不變的東西給自己。

它們熟悉你,你也熟悉它們,這種感覺不是誰都能給予的。

長大後你會意識到,生活裡並不存在心想事成,在意的人會離開你,工作會把你壓垮。

在不知所措的時候,你可能會在這些舊物件上感受到一點熱乎勁兒。那些記憶長久存在,同它們提供的安全感一起成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真的在意,任何情誼,在一起時記得多拍照,多留一些可以記錄時光的物件,不要嫌麻煩,也不要覺得時間還有很多。

那些朝夕相處時的點滴,每一個瞬間都不算多餘,比如:精心製作的飯菜,情到濃時的纏綿,爭吵時哭花的臉,玩鬧時笑彎的眼,醜的美的都值得留念,誰叫這人生稍縱即逝。

若有幸走到最後,偶爾一起看看來時的路,更懂得這愛來得不容易。若無緣相伴前行,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想起時,回憶至少有家可歸。

念舊是一種病,改不掉又怎樣?

希望一生能有一人,陪你走過最漫長的時光,也希望一生能擁有一些老物件,見證你曾來過這個世界的足跡。

有人說,念舊的人活的像個拾荒者,但我希望念舊的人,拾起的都是那些閃閃發光的日子。

我想每個人生活中都有被賦予了專屬意義的小物件,或代表思念,或代表成長...

你甚至都會害怕這些小物件身上殘留的時光味道,稍不留神就會飛散。

如果恰好有時間,不妨翻檢下自己記憶的房間,把你珍重的物件拿出來擦拭,或許當你想起那些過往的人和事時,會對當下的生活有另一種理解,並且它會給予你一種莫名的力量,支撐著你繼續前行。

如果你也有被賦予特別意義的小物件,

可以在留言區分享你與它們的故事。

聽·說FM

每期一首歌,不定期分享

一個故事

一部電影

一種心情

一些聲音

如果你累了,不妨閉上眼睛

只管聽~

we connect music to people

▷END◁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