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沃爾科特、威爾希爾、本特納、貝拉、拉姆塞、張伯倫……這些名字都曾是足球經歷遊戲裡著名的-9/-10妖人,而如今……

塵埃落定之時,回首溫格執教下的阿森納,不難發現這漫長的22個年頭,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前一階段,溫格從東瀛飛赴英倫,帶著極其濃厚的學院派風格,開始對九十年代中期作風頗為強悍的阿森納進行系統改造。在這位法國中年男人到來之前,阿森納靠著強悍作風,在剛剛運作幾年的英超聯賽中,也算是一方豪傑,但無論是球隊成績,還是江湖地位,都遠遠稱得上豪門。在他到來後,阿森納迅速收穫聯賽冠軍,而比穩定軍心的冠軍更重要的是,溫格開始經年累月的重新塑造這支球隊的風格,終於實現了成績和地位的雙提升。

在榮耀的2003-04賽季,溫格和他一手打造的球隊創造了賽季不敗,塑造了世人皆知的阿森納打法,開創了“美麗足球”的先驅。成績斐然,英雄輩出,說是令歐陸諸強聞風喪膽也不為過。直至和巴塞羅那相遇於2006年5月的歐冠決賽,阿森納最終不敵對手,是役成為兩支球隊各自發展史上的分水嶺。對溫氏槍手而言,2005-06賽季結束後,球隊的發展走向了後一階段。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後一階段,從2006-07賽季開始,此時的阿森納剛剛度過一個無冠賽季,迫切希望能重整旗鼓,但在聯賽崛起的曼聯和切爾西面前,阿森納已經開始在陣容方面明顯準備不足。隨著核心球星亨利在2007年遠去伊比利亞半島追求夢想,阿森納儘管在2008-09賽季再次接近歐冠決賽,但又一次輸給聯賽的老對手曼聯。此後十年,阿森納再沒有踏入歐冠半決賽,包括還沒開始的2018-19賽季。這期間,阿森納不僅在歐戰成績無法取得突破,在聯賽也長期處於被壓制的狀態,由於年年勉強維持聯賽前四,以致於被球迷戲稱為爭四狂魔。

一直到2013-14賽季,阿森納才以奪得足總盃的方式結束九年無冠的尷尬。而這期間,儘管陣容問題導致的成績波動,對於球隊成績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但溫格對於陣容的補強,依然不是以引進強援作為重點。在財政上的困境,甚至迫使球隊在轉會市場上留下了“1英鎊”的笑柄。出現這種局面,與俱樂部的經營策略有關,與溫格的用人策略也有關,對於俱樂部培養的年輕球員的提拔和重用,是溫格在溫後期用人策略的最大特徵。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21世紀以來,像阿森納這樣還從未更換過主教練的頂級球會,已經屈指可數。但是,並不能因為主教練的始終如一,就簡單的認為阿森納的用人策略也是一成不變。

事實上,由於主教練位置的穩定,球隊在遇到需要調整經營戰略的時候,反而比主教練頻繁更換的球隊要平穩得多。對於阿森納來說,在2006年之後,球隊的用人策略,明顯從依靠成名外援,轉變為更多依靠尚未得到公認的半成品球員,這其中,以法佈雷加斯在亨利離隊之後,年僅21歲就接任阿森納隊長為成型標誌,包括沃爾科特、本特納、威爾希爾等正宗青訓產品,以及范佩西、納斯里、阿德巴約等在加盟阿森納時尚屬半成品球員,都是在這之後逐漸成為球隊主力。

此時的溫格,已經讓阿森納徹底告別了後防五老的時代,並經歷了博格坎普、皮雷、亨利、維埃拉、維爾託德等火槍手的巔峰歲月,已經開始力圖藉助巔峰之餘威,讓阿森納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依靠年輕球員繼續貫徹美麗足球的理念,延續槍手的戰術風格和比賽成績。一大批年輕球員在2006年之後從阿森納走向歐洲足壇,這是事實,當納斯里、范佩西、阿德巴約、法佈雷加斯等球員在其他球隊威風八面時,溫格又一次對球隊的人才策略進行微調,從依靠引進半成品的年輕球員,轉為更加徹底的依靠隊內青訓球員。著名的英倫五虎,正是在這期間開始成為酋長球場的常客。

拉姆塞、張伯倫、吉布斯、詹金森和威爾希爾,在那張著名的集體簽約合照中,看上去是那麼像溫格的五個孩子,在當時普遍被認為是以俱樂部建隊支柱為培養模板。然而,幾年時間過去了,昔日五虎已經飄落四海,張伯倫去了海港,吉布斯遠赴村莊,詹金森在次級別聯賽都進不了大名單,拉姆塞和威爾希爾屢屢遭到質疑。與他們當初被認為可以達到的成就相比,這些人的處境顯然與曾經的期待差距甚遠。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沃爾科特曾經被認為是英格蘭足球的希望。和貝克漢姆一起出現在德國世界盃的訓練場時,沃爾科特年僅16歲。但在阿森納效力的14年間,沃爾科特始終沒能達到人們的期望,狀態最好的賽季(2012-13),小老虎也只是收穫14個進球和10次助攻的中流成績,和他曾經的發展模板歐文相比,小老虎的這一點成績完全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在已經結束的2017-18賽季,小老虎轉投埃弗頓,終究是沒能在阿森納證明自己。

沃爾科特的離隊,對於阿森納來說,是具有象徵性意義的轉會。無論是效力時間、教練重視,還是球迷期待,小老虎都絕對是溫後期最讓人期待的槍手。他的離隊,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溫格已經放棄了以塑造青訓槍手為核心的建隊思路。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注意了,沃爾科特的離隊,是溫格已經放棄這樣的思路,而不是開始放棄。在沃爾科特離隊之前,溫格已經在過往幾年加大了收購成名球星的力度,從波多爾斯基到厄齊爾,從卡索拉到扎卡,從奧巴梅揚到姆希塔良,溫格調整建隊策略的動向非常明顯。

2017-18賽季的阿森納已經走到了俱樂部歷史發展的關口,混跡歐聯的處境不會讓熱愛槍手的人感到滿意,調整建隊策略,是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做出的改變。除了沃爾科特,英倫五虎之一的吉布斯也是在上賽季離隊,此外,還有科克蘭離隊,詹金森外租,威爾希爾的續約遲遲沒有落實。這些細節都在反映著阿森納和溫格為順應時事、扭轉頹勢所做的改變,然而,上賽季最終的結局是球隊一無所獲、聯賽遠在四名之外、溫格提前宣佈卸任主帥一職,至此,從成績方面講,阿森納從2006年開始的年輕化策略,稱不上成功。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圖:克勞利在上賽季前離隊,進一步表明了溫格調整建隊策略的態度

而伴隨著近兩個賽季在轉會市場上重金投入,拉卡澤特、奧巴梅揚、姆希塔良等人的到來,槍手在中前場位置留給年輕球員的機會已經非常有限。如果在世界盃結束後,球隊注重補充短板,那後防線上的槍手青訓球員也將面臨主力的競爭危機。何況接任槍手的主帥並不一定和溫格的喜好相近,幾乎可以確定,曾經屬於年輕人成長樂園的阿森納,恐怕將會一去不復返了。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溫格在06年之後的幾次人才策略轉變,都沒能取得成功呢?或者換個角度說,是什麼原因,導致槍手在過去十幾年裡,一些在剛出道被廣泛看好的球員,並沒能達到理想的高度呢?

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把球員、球隊相關的因素大致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種,那導致阿森納溫後期青訓成果不佳,既有內因,也有外因。

首先是球員自身的問題,包括球員的心理素質和自制力,這是最大的內因。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沃爾科特在2010年世界盃前曾對媒體說,“四年前入選英格蘭參加世界盃的大名單,對我而言是動力,更是壓力。我成了這個國家足球最大的希望,但在另一方面,也成為了這個國家足球最大的失望。”

年少成名的球星如何把控自己的心理壓力,如何在心理素質並未成熟的少年時代不被媒體所左右,其實很難。觀察近十年來,與這批溫格調整用人策略後的年輕槍手同期,世界足壇傷仲永的例子不勝枚舉。最典型的莫過於巴薩曾經的“下一個梅西”博揚,以及“才華十倍於梅西”阿蘇林。與他們相比,沃爾科特、吉布斯等槍手,並未成長為球隊的領袖級球員,其實並不是小概率事件。相反,在才華兼具的情況下,強大的心理素質,可能更重要,就像如今在曼聯的拉什福德,以及幾年前的凱恩,都是屬於受到媒體干擾非常小的球員,他們的共同特徵是很少出現在媒體視野,但卻讓人感覺每個賽季都在穩定的進步。

除了球員的心裡素質,自制力也是影響一個球員成長的關鍵內部因素。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倫敦紙醉金迷,雖然並不是所有槍手都沉迷於都市繁華的夜市,但年少成名的球員更容易缺乏自制力卻是社會學的普遍現象。在這一方面,威爾希爾是年輕槍手缺乏自制力的典型。在2004年前後,這位被不少槍迷視為“太子”的潛力核心,不斷出現在英國小報的視野中,抽菸、吸食大麻、泡吧,他做的這些可能和英國社會普通年輕人並沒有兩樣。但他是職業球員,職業球員的身體素質是他們在這個職業中賴以生存的最大資本。不珍惜自己的身體,對於職業球員來說,其實就是不尊重自己的職業。近幾年來,威爾希爾屢屢在球場上遭遇傷病,已經逐步步入中年的他,在身體方面也並未成長得足夠強壯,對於一名在英超競爭的中場球員,身體素質往往會有決定性的作用。

威爾希爾的例子並不是孤例,事實上,即使不談已經早早離隊的阿德巴約、本特納等人,槍手陣營中和威爾希爾一樣缺乏自制力的年輕球員並不在少數,如今,屢屢出現在時尚圈的貝萊林,明顯是又一個成長期後勁不足的“前傷仲永”球員。

第二個內部原因,是球隊的影響。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溫後期槍手的主力陣容普遍由年輕球員佔據,尤其是在厄齊爾和卡索拉加盟之前,阿森納的中場核心是法佈雷加斯等年輕球員。青年才俊充滿了想象力和爆發力,但在穩定性和抗壓力方面並未如人意。也就是說,核心球員過於年輕,對全隊其他年輕球員的成長相當不利,這會使得其他年輕球員缺乏榜樣的力量,在逆境時也缺乏跟隨的動力。事實上,這種情況多年來並沒有被溫格所改善,也成為長期被槍迷吐槽的地方,即阿森納隊內並沒有真正的領袖,尤其是在兩大中衛也逐漸傷病頻繁。這種情況下,槍手屢屢在遭遇硬仗時潰不成軍,缺乏放手一搏的魄力和奮勇直追的動力。長期以往,容易導致年輕球員在自信心和抗壓力方面難以成熟,進而制約了自身狀態和能力的進步。

球隊的影響還在於主帥的用人思路。讓年輕人多“壓一壓擔子”,並沒錯,但關鍵是要做好“兜底”。阿森納近幾個賽季在陣容方面的最大問題是,往往在逆境時,隊內找不到可以扭轉局勢的人,年輕人在這種時候臨危受命,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隨著球隊成績的不理想,繼續使用尚在打磨期的年輕球員,並且要求他們將目標設定為重返榮耀,這其實已經有了飲鴆止渴的意味,或者,也可以用拔苗助長來形容。直到進一兩個賽季,引進幾名成名的中流水平球員之後。阿森納大面積依靠年輕球員去拼搏的局面才有所改變。

說完內因,我們再來看看外因。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英超對抗的激烈程度舉世矚目,憑藉著高節奏的對抗,英超可以保持足夠的球迷關注度。兼具力量和速度的球員在這個聯賽中越發受歡迎,無論是克洛普打造的搖滾紅軍,還是瓜式曼城的快速推進,其鮮明特徵便是進攻有速度,退防有秩序。前者在不斷補充類型球員(馬內、薩拉赫)之後收到顯著效果,後者也是幾乎更新了全隊,才完成蛻變。這種革新的力度對於溫後期的阿森納來說,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但現實是足壇戰術的趨勢越發追求速度和力量,溫後期的年輕槍手難以在這種現實中具有足夠的競爭力。

同時,市場價值巨大的英超持續不斷的吸引外籍球星加盟,各大球會可以依靠手中的資本引進合適的成品球員,迅速打造全新風格的戰隊。換句話說,就是留給阿森納年輕球員成長的容錯空間越來越小,因為一不留神,其他球隊已經絕塵而去。這種現實,反應在阿森納身上,便是在溫後期幾乎每個賽季,阿森納都出現陣容上的殘缺不齊,一次次在賽季關鍵的二、三月崩盤。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圖:溫氏槍手的最後一個冠軍,隊內核心球員已經不是自家青訓產品,而是近幾年引進的成品球星

大量外籍球星加盟,英超早已不僅僅是“英格蘭聯賽”,而是“世界聯賽”,現在的英超,早已不是依靠青訓球員就可以打天下的時代。縱觀上賽季的英超四強,當家球星極少是出自自家青訓體系:百分曼城的中軸線阿圭羅、薩內、席爾瓦、德布勞內,利物浦的三叉戟馬內、薩拉赫、菲爾米諾,曼聯的進攻端盧卡庫、博格巴、桑切斯,僅有熱刺的主力陣容中,自家青訓的碩果累累。但近幾年來,熱刺的年輕球員雖然看上去潛力無限,卻也是有著步阿森納後塵的苗頭,他們屢屢在關鍵賽事中失利,主帥波切蒂諾更是一冠難求,將這歸因於過多依靠年輕球員,球隊缺乏沉穩氣質,並不為過。

培養自己青訓球員值得歌頌,但對於志在冠軍的豪門球隊,卻並不值得過分提倡。用一個可能不那麼恰當的例子來比喻,對於一支以爭冠為目標的球隊來說,成績才是期末考試的基本分,而青訓球員發揮如何,其實只是加分項。如果本末倒置,那諸如南安普頓這樣的球星加工廠,或許也一樣值得推崇。

為什麼06年的歐冠決賽,成了槍手造星工廠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阿森納的溫格時代已經謝幕,但這位老人給球隊留下的價值觀卻是長久的財富,他追求的足球藝術,塑造的球隊風格,或許還會在這個俱樂部留下痕跡。但那個屬於年輕球員的阿森納溫後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