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乘法口訣,美國孩子就學不會數學了?

點 孩子的數學能力一直是父母們尤為關注的重點之一,有些父母甚至早在幼兒園時期就讓孩子背誦“九九乘法口訣”了。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孩子對乘法可以很快上手。但在美國,並沒有“九九乘法口訣”,那麼美國孩子怎麼學習乘法以及其它數學知識呢?本文的作者小媛老師在美國小學從事教育工作,她例舉了美國小學老師將數學和美術結合教授孩子知識的方法。這些方法讓孩子更直觀、更容易理解乘法、分數、對稱等概念的本質,同時也帶給孩子樂趣和美感。文中有清晰的配圖,父母們也完全可以在家帶著孩子一起做,也不失為一個有趣的親子游戲。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小朋友常常掰著手指頭算數學。被我們中國學校視為經典的“九九乘法口訣”在美國更是不復存在!很多美國學校的教室裡只貼著這樣一張“乘法表”: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沒有乘法口訣,美國孩子學乘法也是自有妙招!來看看這張圖,美國老師讓學生把一個個的橡皮泥小球,捏成4*4, 5*2和3*3的矩陣(array),然後按照小球的數量算出答案。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這樣的方法看起來有點笨,卻有它的好處。因為它可以讓孩子們更直觀地理解乘法運算原理。換句話說,孩子在運算時不僅僅知道4*4=16,更進一步探究為什麼4*4=16。

下面這張圖是美國孩子在數學課完成的。乍一看,這不是一幅摩天大樓的美術作品嘛?仔細觀察發現,學生把一個個的乘法矩陣貼在大樓上,真是美術和數學的完美結合。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還有這位美國老師,讓孩子把關於7的乘法畫在一朵花上...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看到這裡,有朋友要問啦:“難道美國孩子的數學是美術老師教的嗎?” 其實,在美國的數學課堂上,這種藝術和數學的結合時有發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美國老師是如何讓孩子們在藝術創作中學習數學知識的。

1

數學與美術結合: 分數學習

美國小朋友從二年級開始,就要接觸分數的概念。老師會讓小朋友們用硬紙板做一個“分數樹”,直觀的理解整體(whole)和部分(part)的關係: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樹幹是整體1,樹枝分成1/2, 再分成1/4, 1/8 和1/16,最後點綴上綠葉。一棵獨具創意的“分數樹”就完成了。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2

圓的等分

美國學生從七年級(相當於中國的初一)開始學習使用圓規。其中“如何用圓規將圓形等分”是重要的一節。美國老師創造出了這樣的美術作品:

首先,用圓規將圓形等分成12份,怎麼做呢?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然後,在大圓的邊緣上,畫出相併的小圓圈。在大圓的中心畫同樣大小的小圓。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最後塗上顏色,給人以3D的視覺感受,真是獨具匠心。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3

立體形狀 3D Shape

美國小朋友從一年級開始要學習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在立體圖形的學習中,小朋友們不僅要辨識各種形狀的名稱,還要了解各個形狀的特點。如:有幾個稜,幾個面和幾個角?這對於熟悉了“平面圖形”的小朋友來說,立體圖形的特點有些傻傻分不清楚。

小媛老師在第一年教書時,曾拿著各種立體形狀在前面展示,我們一起探討每個形狀,可是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似乎並不理想。剛好當時學校提倡STEM教育,將數學和藝術、工程結合起來。於是我讓每個小朋友親自動手做出這些形狀!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這下,小朋友們一下來了興致,大家比賽看誰做出的形狀最漂亮。隨後還一起用棉花糖和牙籤搭出了3D的形狀。

為配合教學,小媛老師還在教室裡做了這樣的教學海報。學生們看著眼前的3D形狀,沒有一個人說不出每個形狀的特點了!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接下來,學生們用立體形狀搭建一座城市。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面積與周長之城”,因為你要計算出每座樓的面積與周長。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4

數學中的對稱 Symmetry

對稱是數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邏輯思維和美感的培養很有意義。

老師為每位同學拍照,並把照片打印出來: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將照片從中間剪開,如果怕剪不齊,可以用切紙器paper cutter: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對稱要求從中線開始,左右兩邊的圖案完全重合。學生用尺子,在白紙上找到對稱的地方,並用黑色的小點做標記。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按照左邊照片的樣子,在右邊畫出完全一樣的對稱圖像。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在塗顏色時,也講究左右顏色的一致。現在美美的自畫像就做好啦!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5

柱狀圖也能變藝術

記得小時候,班裡的小夥伴們都很熱衷於背誦π數列:3.141592653...為了讓孩子們的記憶過程更有樂趣,學生們將π畫在一張方格紙上: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將π的數字依此塗在方格紙上,既幫助記憶,也學習瞭如何繪製柱狀圖(bar garph):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將背景點綴下,瞬間變成了一幅浪漫的藝術作品: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6

會動的線條:視錯覺的美感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提到美國學校流行的歐普藝術形式: 通過靜態的線條(Lines)和形狀(shape), 形成光學錯覺,給人以奇妙的動態藝術感受。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當學到“數學模式(pattern)”的時候,小媛老師就帶著學生們一起繪製了這幅歐普藝術作品。同時,它也考驗著學生“直尺”的使用能力。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首先,在上面的白紙上,用六條“直線”將白紙分成12個基本等距的部分。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然後,每隔一個部分畫四條“笑臉的線”。然後以有顏色,沒顏色,有顏色的模式,將其塗色。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接下來,在剩下的每個部分,畫出四條“傷心臉的線”。同樣以有顏色,沒顏色,有顏色的模式,將其塗色。這次可以換一種不同的顏色。

小媛老師在教低年級孩子的時候,遇到不小的挑戰,因為小朋友們很容易將分割線畫彎,或無法相交於一點。所以,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建議家長先幫孩子畫好6等分的線,然後小朋友按照模式規律來塗色就可以了。來看看小媛老師學生的作品吧:

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没有乘法口诀,美国孩子就学不会数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