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記黑瞎子島駐島部隊成立十週年

十年,3650多個日日夜夜,87600多個小時的堅守,165640多公里邊防線的步步丈量。十年裡,被譽為“東極衛士”的駐黑瞎子島官兵一直守護在這片重新迴歸祖國最年輕的土地上,十年的日夜堅守,十年的披霜掛雪,十年的風雨兼程,十年來他們每天最早把太陽迎進祖國,把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鐫刻在天地之間。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登島初期,帳篷和哨塔。

2008年5月30日,根據上級命令,由原黑龍江省軍區9個邊防團的239名官兵組建為某邊防團的一個營。這個營將要執行一項神聖而光榮的任務——迎接孤懸海外79年的黑瞎子島171平方公里土地迴歸祖國,並擔負黑瞎子島的守衛任務。這就是“東極衛士”的前身,5月30日就是駐島部隊的“生日”。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新營房建成後的首次升國旗

初登寶島,風雨兼程固邊建防

2008年10月14日,隨著中俄界樁揭幕儀式的到來,黑瞎子島171平方公里領土歷經79年時間又迴歸到祖國的懷抱。這片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沖刷出來的三角洲,迎來了第一批“拓荒者”。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營區綠化建設。

登島之初,島上連最基本的生活條件都無法保證。官兵們在無路、無水、無電、無住所的惡劣環境下,上演了真人版“荒島求生”,就連飲水、做飯、洗漱用的都是黑龍江裡的江水。島上道路不通,所有的建造設施和材料只能從撫遠碼頭通過貨船運至島上的臨時碼頭,再從碼頭用人力肩扛到幾百米以外的營區。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從船上卸下建築材料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從船上卸下建築材料

十一月的黑瞎子島,平均氣溫接近零下20度。建島期間,每個官兵平均每天要從事15個小時以上的高強度勞動。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是家常便飯,手套一天磨壞兩三雙,衣服半個月未曾換洗,腳上的靴子磨成“翻毛”皮鞋;有一次發電機出現故障,就在檢修的幾分鐘裡就有的幾名官兵拄著鍬把睡著了;2名士官帶領2名上等兵受領挖化糞池的任務,從早上六點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在凍土裡挖出長寬各6米、深3米的大坑,最後累得爬不上來……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踏著霞光巡邏在邊境線上。

就是在這片“不是人呆的”土地上,駐官兵硬生生地用雙手建成堅不可摧的“東極哨所”。登島2小時,7名官兵憑藉工兵鍬、鋤頭等簡陋工具完成了在銀龍島、北代島和中俄界樁揭幕現場不同方位3根國旗杆的樹立;登島第一天完成了十幾頂帳篷的搭建,當天便在島上安了“家”;僅用半個月時間,就在齊腰的水裡完成13.7公里線纜的鋪設;登島26天搭建4400平米活動板房……這群“東極衛士”忍受著肆虐的蚊蟲、呼嘯的寒風,用自己的雙手詮釋了什麼是當代邊防軍人的衛國擔當。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挖掘纜溝,苦中作樂。

十年堅守,青春熱血東極飄揚

迎國土歸國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但更艱鉅的任務是如何守住、守好。島上惡劣的自然環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挑戰,然而對於登島接防的官兵來說,自打扛起登島接防這面大旗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所有思想準備。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升旗儀式

十年前,是老班長們用他們堅強的肩膀扛起了登島接防的重任,他們紮根在這裡發光發熱,用忠誠、奉獻、擔當完成了迎接領土迴歸的重任,鋼鐵的意志、頑強的作風、出色的成績,讓他們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

一身泥一身水,一日當兵一日堅守。第一代登島官兵用雙手建成了第一代活動板房,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沒住上幾天就踏上退伍返鄉的歸程,有的老兵在臨走的前一天還在幹活,甚至連一個熱水澡都沒能洗上,沒能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他們帶著滿身的勞累和疲倦,也帶著一生的榮耀和回憶離開了黑瞎子島。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新營區綠化。

在全體登島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胸懷全局、聽從指揮,排除萬難、主動作為,尊重科學、爭創一流”的登島接防精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島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改變的是時光,不變的是忠誠。新兵下連隊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觀連史館觀看登島接防紀錄片,在這個充滿榮譽的集體裡,所有的後來者都自覺地傳承了“登島接防精神”。

2013年夏天,黑瞎子島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島上平均水深4米多。在洪水肆虐的60多個日夜裡,官兵們每天蹚著齊腰深的洪水準時升起五星紅旗,駕駛衝鋒舟巡邏執勤,邊境管控一天也沒間斷。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2013年抗擊特大洪水。

邊關無言、使命如山。在這荒涼和寂寞的環境中,官兵不懼險阻,與風雪搏鬥,同嚴寒抗爭,向寂寞挑戰,忠誠守衛著“東極哨所”,就像官兵口口相傳的那幅對聯“以島為家守邊防,代表祖國迎太陽”,這座黑瞎子島就是官兵守護的家。

不忘初心,奏響時代強軍號角

2016年5月24日,習主席登上黑瞎子島看望駐守在這裡的官兵,並詳細瞭解島上連隊建設和執行任務情況,同時勉勵官兵堅持抓好黨的理論武裝,弘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爭做“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堅持以執勤訓練為中心,培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堅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增強連隊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嚴格部隊管理,確保部隊安全穩定。表達了對駐島部隊的殷切期望。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巡邏途中,介紹邊境情況。

改變的是時光,不變的是忠誠。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隨著部隊改革不斷深入,駐島部隊也進行了轉隸重組,整個部隊煥發出新的活力。兩年來,駐島官兵始終牢記習主席“發揚以島為家、艱苦創業精神,忠誠履行戍邊職責”的囑託,不斷加強部隊全面建設,時刻不忘以強邊固防為主業,切實保證邊境的安寧穩定。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駕乘摩托雪橇巡邏。

今年開訓以來,駐島官兵積極響應習主席號令,隨之掀起練兵備戰熱潮,大抓實戰化訓練,吹響新時代強軍號角。官兵們始終不忘登島初心,牢記歷史使命,將自身磨礪成捍衛主權的鋼釘、應急處突的鐵拳、鞏固邊疆的堡壘、展示實力的窗口,為建設能打勝仗的新時代精兵勁旅奮勇前行。

整理:包永軍、李許富、馬飛東、瞿良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冬季全線巡邏。

駐黑瞎子島部隊:一朝迎島顯風骨 十年風雨礪征程

祖國在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