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開發商送你的面積可能是違規建築,小心房都被收了!

關注小資家,每日瞭解樓市行情!

在這個寸土寸金是時代,買房一定要錙銖必較,畢竟一平的面積就相差好幾萬了。所以很多開發商都喜歡用贈送面積來吸引購房者,好處誰都想要。但是這贈送的面積是否合法呢?會不會是違規建築呢?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開發商會做這種沒有利益的事呢?

注意,開發商送你的面積可能是違規建築,小心房都被收了!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違法建築是指:未經規劃土地主管部門批准,未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擅自建設的建築物和構築物。所以你買的房子中贈送的面積,很可能就是一種違建面積,真的不一定合法!

所以如果遇到開發商說贈送面積,一定要看看會不會是以下套路,其實根本就是違建或公共面積。

1、偷面積

所謂“偷面積”,就是利用商品住宅現行的建築設計規範,儘量多設計一些既可以讓業主利用、但又不計入銷售面積,或者只計算一半面積的居住空間(如陽臺、入戶花園的面積按50%計算;層高低於2.2米的空間也不計入銷售面積等),以提高單位使用率,讓購房者覺得“物超所值”。

“偷面積”實際是鑽了《建築面積計算方法》的空子,減少了建築面積的套內平面面積。這樣一來,可以幫助開發商減少上繳稅費,在樓盤營銷時,更是可以利用“偷”來的面積送給買房者,以增加項目銷售亮點。但說實在話,這種其實還能接受部分,但也不要太誇張,比如陽臺比房間還大,那就沒什麼用了!

2、違建面積

部分開發商給業主的“贈送面積”,是通過擅自變更規劃設計、違章搭建起來的。具體操作手法是,在建設項目通過規劃驗收後,再自行或通過購房者集體委託其指定的關聯裝修公司,對房屋進行二次裝修改造,使得房屋實際使用面積增大。

這種面積風險非常大,因為是違建,籤合同的是購房者,所以如果被起訴了後果完全是購房者承擔,開發商早金蟬脫殼了,所以有這種操作的贈送面積最好不要!

對於房屋面積,大家一定要有所瞭解。比如下面小資家評估的房產,面積45.54平方米,總價204.11萬元。

注意,開發商送你的面積可能是違規建築,小心房都被收了!

這裡說的建築面積就是房子的所有面積,包括使用面積和結構面積等。但開發商贈送面積是不會在這裡入手的,而是共有面積,比如承諾給頂層業主的頂層陽臺、地下室等等。但實際上,這些空間本來就屬於所有業主共有,如果在這裡搭房子,很大可能會被拆除的。

所以雖然開發商贈送面積的承諾很美,但也要看是不是套路,如果是以上情況,那還不如老老實實買房子,不考慮那麼多,這樣也不至於承擔額外的風險。

謝謝您的垂閱,做房產評估,上小資家官網(世聯評估的線上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