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於量販,來源於生活中文藝咖的惡搞動物手工銀飾!

異喜堂的主理人是一對夫妻,他們在高校任職美術教師。十年的青春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變得越發程式化。而立之年,毅然決然地辭去人們豔羨的職位,開始自己手工做銀飾。

不拘於量販,來源於生活中文藝咖的惡搞動物手工銀飾!

做手工是丈夫江輝的業餘愛好,當年他就是靠這一手技能,追到了美貌能幹的妻子。結婚後,兩個常常一起琢磨銀飾雕琢,並將它發展成了兩人的共同愛好。

不拘於量販,來源於生活中文藝咖的惡搞動物手工銀飾!

不拘於量販,來源於生活中文藝咖的惡搞動物手工銀飾!

同時異喜堂在妻子心裡,更像個小家,她說:“所有江輝不準養的小寵,都在這裡變成了現實!”。在店鋪成立之初,兩人堅持溫潤的手工製作,希望用有質感的銀飾,讓人們感受到手工的溫潤。

不拘於量販,來源於生活中文藝咖的惡搞動物手工銀飾!

由於十年循規蹈矩的設計經驗,兩人不喜歡常規的銀飾,往往從一次旅遊、一隻流浪小可憐身上獲得靈感。奇異而新穎,可以為佩戴者帶來驚喜,就是妻子為店鋪起名“異喜堂”的寓意。

不拘於量販,來源於生活中文藝咖的惡搞動物手工銀飾!

異喜堂在成立初期,店鋪中並沒有過多的寶貝。夫妻兩人抱著慢慢做、慢慢玩兒的心態,希望可以讓每個真心喜愛它的人,得到有質感的銀飾。

不拘於量販,來源於生活中文藝咖的惡搞動物手工銀飾!

但正是這份豁達與瀟灑態度,讓這家店鋪成了文藝咖們的集合地。他們喜愛這份手工的質樸,認同雕琢中對生活的詮釋,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從銀飾中感受到快樂與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