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居然可以移植?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日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引發熱議的研究——

他們發現通過注射RNA,記憶竟可能從一隻動物轉移到另一隻動物身上!這項研究發表在了美國神經科學學會旗下的《eNeuro》上,並在學術界帶來了大量討論。

記憶居然可以移植?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我們知道記憶儲存在我們的大腦裡。但它具體藏在大腦的什麼部位,卻一直沒有一個切實的定論。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記憶的形成來自於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導。每一次喚起記憶時,同一批突觸就會重複激活,增強記憶。這個觀點已經流行了一個多世紀,也被記載在了教科書中。

但這項研究則向教科書發起了挑戰。該研究的通訊作者David Glanzman教授是神經科學領域的著名“異見者”,他認為,RNA在記憶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記憶居然可以移植?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在一個簡單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們清楚地表明瞭RNA的參與。研究中,他們選擇了經典的海蝸牛Aplysia californica作為研究對象,這一物種曾協助人類探索記憶的儲存機制,並幫助3位科學家摘得200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UCLA的研究團隊發現在輕微的電刺激下,這些海蝸牛很快就學會了保護自己——在觸碰之下,它們會縮起自己身體上纖細的部位長達一分鐘之久。相反,沒有被電擊的海蝸牛則沒有類似的防禦反應。

記憶居然可以移植?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隨後,精彩的環節到來了。研究人員們分離出了前者神經系統內的RNA,並注射到了後者中。他們發現那些原本沒有遭受過電擊的海蝸牛,竟也學會了防禦——在輕微的觸碰下,它們也會長久地縮起纖細部位。相反,接受對照組RNA注射的海蝸牛,則沒有出現這一現象。換句話說,RNA能讓海蝸牛憑空學會新的防禦行為。

這看起來就好像是記憶得到了移植。” Glanzman教授說道。

記憶居然可以移植?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這一發現看起來非常反常識。在一般人的印象裡,RNA的主要作用是傳遞遺傳信息,指導蛋白合成。誰能想到,它居然可能和記憶形成有關?Glanzman教授坦誠,哪怕是他實驗室的成員,最初都充滿了懷疑:“我花了很久才說服我的課題組成員去做這個實驗,他們認為這是個蠢主意。”

這項研究刊出後,許多神經學家都認為其具有一定的顛覆性。“這個想法非常激進,也挑戰了領域內的觀點。”MIT的知名華人神經學家蔡立慧教授說道。她指出,記憶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可能有許多要素參與其中。這項研究無疑是“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然而,她依舊相信突觸在記憶儲存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記憶居然可以移植?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另一些研究人員指出,儘管論文中的數據可信,但很難說是RNA直接決定了記憶。RNA一般的起效時間需要幾分鐘到幾小時,它如何能介導幾乎是瞬時產生的記憶呢?它又如何將大腦中無數的部位連接起來呢?在他們看來,如果RNA真的參與到記憶的形成中,它的機制更有可能是間接的。比如非編碼RNA參與的基因調控就是一個潛在的解釋。

記憶居然可以移植?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為此,許多學者認為在興奮之餘,應當謹慎對待這項研究帶來的推論:海蝸牛的確是經典的神經科學工具,但它們的大腦依舊簡單。我們需要在高等動物中重複這一實驗,才能確定RNA在記憶形成乃至轉移中的作用。

但正如一些科學家所指出的那樣,這項研究本身值得鼓勵。儘管主流觀點認為突觸的增強是記憶儲存的基礎,但目前這一方向上已經發表的12000多篇論文依舊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機制解釋。Glanzman教授的研究雖然激進,但卻給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了一條新道路。

“我們對記憶知之甚少,”一名學者補充道:“任何新的道路都令人興奮。

[1] RNA from Trained Aplysia Can Induce an Epigenetic Engram for Long-Term Sensitization in Untrained Aplysia

[2] Memory transferred between snails, challenging standard theory of how the brain remembers

[3] Memories May Not Live in Neurons’ Synaps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