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招牌惠隆齋

民國時期,有些大店鋪,掛上金字招牌。什麼叫金字招牌呢?就是用金粉裱字的招牌,要掛塊金字招牌倒是不難,但要真正成為顧客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卻非易事。要有雄厚的資本,崇高的信譽,過硬的商品質量,好的服務態度。例如北京的同仁堂、全聚德,天津的勸業場,長沙的九芝堂等,就是這樣的金字招牌。而惠隆齋資本雄厚,涵蓋全縣,信譽高尚,譽滿平江;生意興隆,經久不衰,是一塊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

金字招牌惠隆斋

惠隆齋創建於民國初期,原名榮慶齋。民國二十一年(1932),其兄遷居漢口,將店鋪移交給弟弟黃湘材打理,易名惠隆齋。

惠隆齋所在的上西街,是當時縣城最繁華的黃金地段,惠隆齋又是上西街最顯眼的店鋪。雖是單面鋪,但鋪面寬,進深長,營業面積寬廣。晚上,一般的店鋪用煤油罩子吊燈,而惠隆齋卻吊兩盞汽燈,燈光明亮,如同白晝。1948年縣城有電燈後,才改成多盞電燈照明。

金字招牌惠隆斋

惠隆齋主要經營副食,兼營南貨。前店後廠,自產自銷,批零經營。廠裡有七副大石磨,12頭黃牛,店員、工人60多名,在當時夫妻店和一、兩個夥計居多的小店中,惠隆齋鶴立雞群,首屈一指。生產和經營的副食達50多個品種。生產工人中,不乏名師巧手。其中大茴餅、面薄脆、寸金糖、麻片、麻圓坨、仁片糕等,是貨真價實的名牌產品。

茴餅,是惠隆齋招牌產品。不但個兒大,色澤好,聞著香,且大而不空。餅殼酥而不硬,用白麵加茶油製作。芯子有沙糖、冰糖、紅絲。餅殼上有惠隆齋的紅印商標,產品蜚聲平江城鄉。縣城人下鄉走親戚,大多數用一筒茴餅作為禮品。由於茴餅量足料好,製作精良,利潤低微。

端午節的糖包子是惠隆齋的另一個招牌產品。吃包子、粽子是漢人過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也是區別其他節目飲食的一個重要標誌。粽子縣人可以自己包,但包子卻要到市上買,每年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縣城的飲食店、包子攤及部分齋鋪開始製作銷售包子。因而,上街買包子也成了人們過節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時,惠隆齋集中所有糕點師傅,從早到晚,加班加點做包子。到這裡買包子的人山人海,內三層外三層擠得水洩不通。買包子的人拿著竹籃、竹盤。一次買幾十上百個。這種擠包子的場面,其熱鬧、其火爆、其震撼,難以言表。

為何都去惠隆齋搶買糖包子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包子個大、面白、糖多、味道好。用的小麥精粉,老面發酵,用手工和麵、揉麵,面揉得熟,其芯子有白糖、冰糖、紅絲、芝麻等。成本下得重,薄利多銷。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個包子才賣三分錢。

惠隆齋名聲遠播。生意經久不衰,靠的就是商品質量。為保證產品質量店裡有嚴格的質量標準。老闆黃湘材,深入到各道工序檢查監督。一次,掌案師傅認為本店的茴餅十分暢銷,供不應求,在下料時少放了40斤砂糖、20斤茶油,以為這樣可以降低成本,老闆肯定高興。誰知黃老闆知道後,不但不高興,反而責備他說:“你省了成本得點小利,但降低了質量,長久下去,就會砸了惠隆齋的招牌,就會失去顧客,失去大利。你這是幫了我的倒忙。”並立即要他們返工重新按規定標準下足配料。

要保證產品質量,還必須把好原料進貨關,該店有十多個店員負責蒐集信息,採購物資和原材料。哪裡的貨好就到哪裡進。比如,小麥、糯米,到產地直接收購。河南盛產紅棗和花生,紅棗個大、味甜;花生顆粒飽滿;他們便到河南採購;海帶、墨魚、魷魚乾等,便到臨海的寧波調運。直接從原地進的貨物和原料,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價格也低一些,降低了產品成本,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有一年,市場糯米緊俏,本縣及周邊的縣、市都進不到糯米。採購員經多方打聽,得到了南縣有貨的信息。於是便眼明手快,立即趕往南縣訂購了大批糯谷。不但解決了本廠需要,還向外拋售了幾百擔,既解決了其他食品廠的原料問題,本店也獲得了一定的利潤。

俗話說:和氣生財。黃湘材常對店員們說:開店望客,顧客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所以踏進我們店的顧客,我們都應該笑臉相迎。不論他買不買貨,都要客氣接待,有問必答,百拿不厭。對進店批發的客戶要張煙泡茶,遠路來的還要留餐。店裡的商品,不論是自產的還是經營的都要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如果店員錯提了等級或以次充好或短斤少兩,都要追究責任,賠償對方。對成批購買貨物的顧客,如遇到本店缺少的品種,一定要到外店代為配齊,為顧客節省時間。為方便顧客進貨,店裡規定天亮開門,晚上10點以後才關門。

惠隆齋是平江縣的頭塊金字招牌。老闆黃湘材亦是個十分開明的人士。解放前,他樂於資助修橋等公益事業,經常接濟有困難的貧困百姓。解放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慷慨解囊捐獻飛機大炮,支援抗美援朝前線;政府每次號召增資,他都拿出金條、光洋。1956年公私合營,他帶頭將鋪裡的全部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參加公私合營企業。

1949年7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南下支隊進駐平江。頭幾天全城商店關門,只有惠隆齋敞開店門營業。解放軍使用中國人民銀行1948年印發的人民幣。當時各店鋪都不收人民幣,上城賣菜和農產品的農民也只收光洋和銅角子,造成解放軍官兵和南下工作支隊幹部幾天吃不上菜。但黃湘材的惠隆齋一直收人民幣。進城的農民和其他商店見縣裡最大的商店惠隆齋收人民幣,後來都跟著開始收了,使人民幣在平江逐漸成為當時流通的主要貨幣,縣城市場很快繁榮起來。

(作者系城關鎮人,原平江縣商業局退休幹部)

金字招牌惠隆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