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小彩舞”骆玉笙葬礼,一切从简骨灰葬大海,姜昆惋惜!


图:骆玉笙不是天津人,她从小跟着养父母漂泊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她4岁跟养父演杂耍,养父叫骆彩舞,会变中国戏法,常常说着说着就把骆玉笙变出来,再让她给围观的人唱上一段京剧二黄。骆玉笙命运是很苦的,那么小,正是需要关心与呵护的时候,却始终跟着养父母到处奔波。面对苦难,骆玉笙倾诉无人,她只能在唱京剧中发泄自己。

图:她个子小,唱京剧二黄虽然有了名气,但能跟她配戏的人却不好找。骆玉笙6岁时,京韵大鼓祖师爷刘宝全先生来南京演出。骆玉笙见到了这位“鼓界大王”,她被刘宝全的技艺深深吸引。骆玉笙后来这么评价刘宝全先生:“听起来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后来,骆玉笙有幸接触到了京韵大鼓少白派创始人白凤鸣,开始迷上了京韵大鼓。17岁骆玉笙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抉择,放弃京剧,改学京韵大鼓。

图:骆玉笙早年历经艰苦,但有幸的是拜对了师父,更有幸的是后来听从师父安排到了福地天津。韩永禄是一位技巧全面的老弦师,他精通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少白(凤鸣)派的各种唱腔,而又不拘泥于传统。骆玉笙跟着师父,不但学到了京韵大鼓的精髓,还学到了怎样为人处世。


图: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2002年5月5日,这位艺术大师因呼吸系统衰竭在天津辞世,享年89岁,她在寂静中离开亲人,离开她热爱的文艺舞台和观众。她炉火纯青的艺术,在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独占一席,被中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誉为“国宝”。

图:北京、天津、河北、台湾等地区的文艺工作者和观众来到北仓殡仪馆,为国宝级艺术大师骆玉笙送行。近500人胸佩白花,在哀乐声中向骆老深深鞠躬,表达哀思。文艺界知名人士冯骥才、罗扬、刘兰芳、姜昆、常宝华、苏文茂、李伯祥、张志宽以及骆玉笙的弟子们出现在吊唁现场。

图:相声名家姜昆哽咽着接待了记者的采访。他说:“骆老是上一个世纪艺术界的奇迹。因为没有哪一个人从四岁红到八十九岁,而且能在艺术上不断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骆玉笙是长青树和不老松。骆老生前每次见到我,总是鼓励我多创作和表演新节目,为振兴曲艺和吸引青年观众做贡献,我一定记住她的话,多出作品奉献给亲爱的观众。”


图:骆玉笙在台湾的两位弟子桂静文和王友兰是专程从台北赶到天津,为老师送别的。追悼活动在哀乐声中有条不紊地结束了,根据骆老的遗愿,她的骨灰将撒入大海中。她那“细雨轻阴过小窗,闲将笔墨寄疏狂”的恬淡意境和“万里春光”的豪阔气势,将永远留在大家心中,与喜爱她的观众同在,她那“金嗓鼓王”的妙音绝响将长留人间。

图:宋凤仪接受专访,回忆与骆玉笙大师相识交好的经历。在她眼中,骆玉笙始终秉持高洁人格,“认认真真台上演戏,清清白白台下做人,这是骆先生一直坚守的品格。”旧社会曲艺的女演员生活很苦,时不时要陪酒陪唱,但骆玉笙对这一切一概是拒绝的,这样,即使在当时的一些小报上她都鲜有绯闻。宋凤仪回忆:“‘认认真真台上演戏,清清白白台下做人‘这就是骆先生始终坚守的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