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

陳學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

本季《跨界歌王》已經播出兩期節目,我個人Get到的跨界“驚喜”是陳學冬。無他,因為低音表現實在出色,尤其是第二期節目中演繹《葉塞尼亞》時的演唱呈現,堪比專業級。

選擇這首歌曲,本就彰顯出陳學冬在選曲方面的獨到,這首由趙鵬老師原唱的作品,低音方面輸出是亮點,選擇挑戰教科書式低音,陳學冬可謂勇氣。單就演唱而言,大眾似乎更傾向於追逐高音效果,固化認知裡堅信,音唱得越高歌手就越厲害,比如將哨音奉為終極大法。誠然,高音確實能夠顯示歌手機能,但其實,低音同樣是重要的衡量標準。某種程度上來講,低音甚至比高音更加難得,因為高音看開發,低音看賦能。這講的是,理論上,只要按照科學的方法訓練,幾乎所有人都能夠開發出不錯的高音。而低音方面,往往需要看天賦,最終唱到多低的位置,要分先天條件。

並且,只是嘗試性探底還不夠,對於演唱呈現,保持低位置穩定的音色才是關鍵。所以,我才講陳學冬的低音表現可算優質。聯繫到陳學冬的個人經歷,這種“優質”似乎具備邏輯自洽性。能夠進入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已然證明陳學冬在音樂方面的出色賦能,畢竟,被國內頂尖的音樂學府選中,必定是具備良好的聲音條件及可觀的可塑性。具體到《葉塞尼亞》這首歌曲裡,這兩點得到印證,演唱過程裡陳學冬向下的意識非常明顯,最終呈現接近於Low C,並且全程保持不錯音色,將這首頗具異域色彩的歌曲,演繹出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味道。

所謂Easy listening,這並不是特定音樂風格,而是跨風格的音樂形態,直觀表現就是“聽感”,具體呈現為開放、輕鬆、自然。達到如此效果,要求演唱者至少在音色、語感、情緒三方面處理到位。演唱《葉塞尼亞》時,陳學冬正是在音色、語感、情緒上進行了類專業級別的處理。

陳學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

關於音色,陳學冬的技術聲線跟原始聲線相近,都屬於低沉磁感,由此,他的演唱自帶日常對話效果,從而突顯出自然真實。當然,陳學冬演唱時的技術聲線是經過刻意處理的,在本嗓基礎上潤色打磨。《葉塞尼亞》裡的人聲音色呈現,高深寬比例恰當,磁感氣感足夠,低頻泛音充沛,這種態勢從歌曲開場陳學冬開嗓即刻就有體現,“藍色的秋天,靜靜的河邊,戀人的呢喃,投入的雙眼。”每句都有渾厚質感,氣息包裹著吐字,傳達出強烈磁感。單就這幾句的演繹已然整體塑造出Easy listening氛圍,臺下各位明星的面部表情直觀反映出聽者享受的體驗。發聲技巧方面,陳學冬雖不能跟頂尖專業歌手比擬,但是巧妙通過音色塑造來適度支撐整體演唱,有足夠胸聲支撐,共鳴腔打開,從而強化音色的立體感。從流行音樂的審美標準來講,音色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這方面,陳學冬具備足夠辨識度。同節目裡第一季的王凱,以及本季的劉愷威同樣在低音方面表現突出,但是陳學冬音色的辨識度足以保證演唱效果的差異化,因為其音色完整呈現出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維度,表現力更具層次以及立體。具體到《葉塞尼亞》裡,第一段主副歌跟第二段主副歌,動用的是兩種音色,前部分深沉婉約,後部分則開啟更堅實跟穿透的模式。這種針對歌曲編排進行音色塑造,體現出陳學冬良好的意識。


談到控制,這同時正是陳學冬演繹版跟趙鵬老師原唱版的差異。演繹版通過前後兩部分不同的設置,營造出電影劇情般的行進過程。並且在細節處足夠講究,比如為配合人聲“低音炮”的音色,編曲中特意設置巴揚,這種產自異域的古老手風琴音色跟陳學冬的“低音炮”相當配搭,悠揚中承載著古老神秘的氣息。從演繹的角度來講,這場演出是出色的,陳學冬將一首重點在“難度”的歌曲,打造出更加豐富的層次,這其中有老電影的懷舊,有歌劇的藝術,當然,還有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

陳學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

始於音色,但不止於音色,這是節目裡陳學冬傳達出的重點,他表示要基於音色優勢進行更多演唱探索的意願。這表明,他的演唱訴求並不侷限於發揮音色特質,此外至少還包括上面提到的語感跟情緒。

關於語感,首期節目演唱《愛你在心口難開》時就有詳細體現,此番演唱《葉塞尼亞》,更是通過語感對歌曲進行了二度創作。除卻編曲設置,陳學冬演繹版跟原版最大差異就在於演唱時的語感。陳學冬選擇在日常感跟藝術感尋找平衡點,既有日常的處理,又有藝術的裝飾。以第一段主副歌為例,開場“藍色的秋天,靜靜的河邊,戀人的呢喃,投入的雙眼。”前三句是相對藝術化的表達,最後一句則是日常表達,藝術時通過增強字尾收韻來達到強調效果,日常時,通過氣聲推送突顯耳語輕吟效果。這些處理都在證明陳學冬在演唱語感方面的講究。

陳學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

第一段副歌,是陳學冬集中塑造電影式氛圍的部分。低沉輕吟呼喚“葉塞尼亞”的名字,緊隨的“你撕開我的心臟,卻不說話”以及“我抱緊你的身體,裝瘋扮傻”,通過強烈的對話語感在交代男女主角關係基礎上,側重渲染的是糾結痴迷的情感,並且,在其中能清晰體感到陳學冬演唱吐字時動用的“嘆氣”方式。節目裡陳學冬自爆鍾情老電影,這是真事,歌曲的演繹裡就有具體體現。《葉塞尼亞》,這首原本屬於偏直白簡單的歌謠式作品,經由陳學冬演繹呈現出電影情節的連貫跟層次。第一段主副歌負責情緒積蓄,畫面感是暗色調。第二段主副歌負責釋放,畫面感是亮色調。兩部分間的過渡採取女聲吟唱,從而達到場景轉換以及情緒遞進的效果。在兩部分轉換間,陳學冬良好的語感得到徹底展示,暗色調部分咬字充分飽滿,亮色調的部分咬字乾脆跳躍。這種靈活韌性,保證針對不同編排能夠進行恰當傳達。無論哪種色調,基於陳學冬語感的傳達,最終效果都是舒適跟清晰,他唱出的歌詞,能夠完整順暢抵達聽者。

良好語感可以視作是陳學冬作為演員的優勢,同時也可以是作為歌手的天賦。在出色語感支撐下,跟語感聯通的情緒自然足夠到位。《葉塞尼亞》是演唱的歌曲,同時也是演出的音樂劇。這裡的“演出”除卻舞臺實體的呈現,還有陳學冬情緒的傳達。

歌曲開場微閉雙目,即刻進入到情緒裡,深沉並且剋制。隨後第一段主副歌呈現,都在這種情緒中進行,最別緻的在於演唱跟情緒同步,比如在演唱“刀割在眉間”這句時,保持深沉情緒的同時陳學冬適時將眉毛挑起。由此演跟唱同步操作,抽象的情緒得到具象化表達。第二段主副歌,轉換風格後,情緒順勢進入到輕快愉悅。演唱間,陳學冬表現出的更多是明朗鬆弛,甚至有種愛情勝利的驕傲。當然,結尾句最終落腳的情緒點還是迴歸到開場的深沉剋制。這種有起伏的情緒處理賦予演唱更多真實的因子,從而促成Easy listening的效果。並且這種處理已經突破單純的情緒表達,上升到歌曲主題的呈現。最終落腳點似乎在講明,這首歌曲整體還是定位在“傷情”,那些過程裡出現的快樂跟美好,或許最終只能淪為回憶。

陳學冬的“低音炮”,是Easy listening級的賞聽

情緒是路徑,通過《葉塞尼亞》裡的情緒處理,可以接觸到更加立體真實的陳學冬。比如,在潮流時尚的外型下隱藏著古老傳統的審美趣味。陳學冬喜歡傳統音樂,並且偏重具備現實質感的風格,民謠、成人情歌、甚至是歌劇,骨子裡就有懷舊基因。再比如,作為歌手,陳學冬的型格是豐富的,在歌曲裡既能表現憂傷又能表現陽光,正如本人性格,往往存在反差表現。唱歌時嚴肅專業,臺上互動時又足夠輕鬆,本期節目跟吳瓊老師進行的巴揚“雙簧”演奏就足夠頑皮。

所以,在《跨界歌王》裡,陳學冬完成了從演員到歌手的跨界,外界見識到他“值錢”的低音炮聲線,並瞭解到他有多會演唱。同時,陳學冬還完成了立體化性格的呈現,可以是深沉紳士也可以是頑皮男孩,這位跨界明星存在待發掘的多種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