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王毅解读 “中国风格的大国外交之路”

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中国崩溃论”自己先崩溃了,变成了一个国际笑柄。“中国威胁论”虽然有了新的翻版,但却更加不得人心。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整理|黄 祺

今年中国外交亮点

人民日报社: 2018年是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今年中国外交有哪些亮点?

王毅:今年的中国外交亮点主要体现在四大主场活动上。

一是4月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旋律是改革开放。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本届年会将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展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前景。

二是6月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旋律是弘扬“上海精神”。扩员后的上合组织将重温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开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新征程。

三是9月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旋律是“一带一路”。非洲各国的兄弟姐妹将会以这次峰会为契机,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四是11月在上海首次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旋律是市场开放。中国将向世界张开双臂,展现市场潜力,欢迎各国参与和分享中国发展的新机遇。

总之,2018年中国外交的大幕已经拉开,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将为中国自身发展营造更好外部环境,也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更多正能量。

中央电视台:自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开展元首外交,引领树立起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展现了领袖风范,同时推动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您是怎么看待中国元首外交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的?

王毅: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的最高形态,有着其他交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设计师,亲自擘画和推进了精彩纷呈的元首外交。

习主席遍访世界57个国家,接待了110多位外国元首访华,这些重大的外交行动不仅极大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为解决当今许多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而习主席本人的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也使很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领导人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成为了中国的好朋友。

2018年,除了主持四大主场活动之外,习主席还将赴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和阿根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晤。我们相信,习主席亲力亲为的元首外交将会进一步展现为人民谋福、为国家负责、为世界担当的博大情怀,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篇章。

半岛问题:各方应拿出政治勇气

路透社:中国一直高度重视朝美的直接谈判,请问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为了实现半岛长治久安,中方是否认为美方应该撤离驻韩美军?

王毅:这是一个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话题,我们看到朝韩双方抓住冬奥会的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密集互动,南北关系迅速解冻,这为冰封已久的半岛形势注入了一股久违的暖流。发生这样的变化有人似乎感到困惑,但其实是情理当中。我们看到冬奥会期间,朝鲜并没有进行新的核导实验,美国、韩国也暂停了针对朝鲜的军演。事实证明,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良方,为南北改善关系营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现在,半岛问题的解决终于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对朝韩双方为此做出的努力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接下来的关键,是各方积极呼应、形成合力,共同把半岛局势重新纳入到和平的轨道,把半岛核问题重新纳入到对话解决的轨道。为此我们呼吁各方,尤其是美朝双方尽快进行接触和对话,各方沿着“双轨并进”的思路,既坚持无核化目标,又积极构建半岛和平机制,在推进无核化的进程中同步对等解决各方包括朝鲜方面的合理安全关切。这既是中方的一贯立场,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所确定的目标。

我还要说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隧道的尽头已经显露曙光,但是前行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半岛局势出现缓和时,各种干扰就会如影随形、接踵而至,现在又到了检验各方是不是真心希望解决半岛核问题的关键时刻。和平必须争取,机遇需要把握。各方应以半岛和平大局为重,以本地区人民安危为重,拿出政治勇气,做出政治决断,尽快开展一切必要和有益的双多边接触,全力推动重启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的对话谈判。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我们的努力。

中美可以有竞争,不必做对手

彭博社: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愿意采取一切工具来防止中国的国有经济模式破坏国际竞争,那么请问,中国是否也愿意采取一切工具来反击?如果是的话,中国将会采取哪些工具呢?

王毅:你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攻击性,当然我认为你主要还是要问中美之间的关系。作为外长,我有责任首先就我们的对美政策再做一次明确的重申。中美双方达成的重要的共识是很多的,我们都认为中美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重要责任,双方将在互利互惠基础上拓展各领域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好分歧矛盾,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合作应对重大地区和全球性挑战,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合作将造福两国,也将惠及世界。如果说中美之间有竞争的话,那也应该是良性和积极竞争,这在国际交往当中也是很正常的。换句话说,中美可以有竞争,不必做对手,更需当伙伴。

中国将继续坚持走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振兴不可阻挡,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美国一些人认为中国因此要取代美国在国际上的作用,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误判。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平发展,成功之处在于合作共赢。这与传统大国曾经走过的路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欢迎。也就是说中国越发展,越能为世界做贡献。当然,中国实现自身现代化的道路还很长,我们不会也不必去取代美国的作用。中美双方应该在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双方各项共识基础上相互尊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美关系数十年历经风雨,但是对话与合作始终是主线,因为这是唯一明智也是现实的选择。

大家关心中美的贸易摩擦。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打贸易战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选择贸易战更是抓错了药方,结果只会损人害己,中方必将做出正当和必要的反应。作为两个利益高度融合的大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既要对两国人民负责,也要对世界各国负责。我们还是希望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通过平等和建设性对话,共同找出一个互利双赢的解决办法。

回应中国“锐实力”

王毅:过去几十年,西方一直在对中国作出各种评判和预测,归纳起来无非一种是“中国崩溃论”,一种是“中国威胁论”。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中国崩溃论”自己先崩溃了,变成了一个国际笑柄。“中国威胁论”虽然有了新的翻版,但却更加不得人心。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事实是什么?那就是: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年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了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国家的总和;中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超过了70%,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中国还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贡献者,我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维和经费出资居世界第二位。此外,在过去五年中,中国还通过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成为参与全球治理、维护贸易自由化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要贡献者。

对于这些事实,只要不怀有偏见,不奉行双重标准,从中看到的绝不是什么威胁,而是满满的机遇。所谓“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

哈萨克斯坦国际通讯社:习主席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到2018年已过去5年,现在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一带一路”倡议与自己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但我们也感到个别西方人也对倡议的目的、实现方式、透明度以及是否符合国际规则有疑虑。请问,未来5年的“一带一路”倡议会如何发展?如何回应对该倡议的疑虑?

王毅:“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阳光倡议,共商、共建、共享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黄金法则,这六个字决定了“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鲜明的平等性、开放性和普惠性。也就是说,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由参与方商量着办,一切都在阳光下运作。没有一家独大,而是各方平等参与;没有暗箱操作,而是坚持公开透明;没有赢者通吃,而是谋求互利共赢。

去年5月,14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投出的“信任票”和“支持票”。迄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大批合作项目正在全面地推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中国在巴基斯坦开工建设的十几座电站,将彻底解决巴国内缺电限电的历史困境,仅其中一座电站就满足了上千万民众的日常需求。中国企业收购陷入困境的塞尔维亚钢厂,不到一年就扭亏为盈,不仅保住了5000多人的就业,还使整个城市浴火重生。中国企业接手希腊最大港口的经营,货物吞吐量迅速回升,重新跻身欧洲大港行列。中国和法国联手在英国建设核电站,成为“一带一路”高新技术项目合作的典范。

“一带一路”是全球公共产品,当然遵守国际规则;“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平台,自然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去年高峰论坛发表的联合公报已经对此做出了公开承诺,强调要统筹好经济、社会、金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我们真诚欢迎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共同把“一带一路”建设好、推进好,不仅加强各国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要开展政策、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不仅接地气,还要高标准;不仅效益好,而且高质量;不仅惠及中国,更要造福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